王勇
(定远一中,安徽 定远 233030)
教师合作教学的价值和实践
王勇
(定远一中,安徽 定远 233030)
作为从美国移植过来的教育理论,合作教学思想在中国本土教育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获得了发展的生命力,说明合作教学对知识运用和创新及培养民主的教育生活方式有重要价值,在实践中实行合作教学,需要教师开放自我教育经验,与异质教育资源对话,并不断进行反思性实践。
合作教学 价值 实践
教育是合作的艺术,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渠道,在教学中进行合作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对于合作教学研究,已有成果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切入,强调合作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认知品质和非认知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等。随着教育实践的推进,合作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结合起来,成为教育改革诸领域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但是从根本上说,合作教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而在于创新和运用知识和形成教育中民主的生活方式,通过思维和情感的积极互动,运用自由对话技术,在教学相长的古老教育智慧的引领下,使教育中人的发展走向更完善的境界。
合作教学被誉为近些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源于约翰逊(D.W.Johnson)提出的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1]。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思潮,进入中国教育领域已有40多年的历史,并已深深扎根于本土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求知”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合作作为最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教育理念,被教育神经系统末端的教师和父母广泛接受,并在具体教育行为中体现出来。
合作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2]。一般被理解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展开的协同行为,不仅在人类高度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随处可见的合作行为,甚至在动物界的生存活动中也可以观察到初步社会化的合作性行为。合作中,不仅有行为上的机械搭配,还有情感上的互动共契和意志上的互相砥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调整自我认知,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由此可见,合作是个体全身心投入与他人的一致性活动中,从而实现外部目标或者个体自我发展、成熟和完善。
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活动,都是在群体性情境中通过互动方式表现出来的,当然这种互动可能是协调合作,也有可能是冲突竞争,如果把冲突竞争看做良性的社会互动方式,那么就可以从广义上把教育看成合作行为。在21世纪的教育四大支柱中,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求知都无法离开合作参与,合作是把其他三根支柱连接起来形成教育合力的核心要素。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不同看法。相对传统的定义,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3]。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变革,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已经无法概括合作教学的概念和外延,因为它从范围上已经扩展到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社区、家庭和学校、媒体等的合作,从深度上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教育民主生活和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目标。因此,笔者把合作教学定义为:统合整理教育资源,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育合作行为,并最终实现教育中人的和谐发展与共同成长。
合作教学之所以在不同教育改革背景中都能够获得生命力,是因为合作教学中蕴含的精神符合教育的内在价值追求。同他人一起存在并共同追求教育对人的丰富作用和对美好生活的感知能力,是合作学习的最本质特性。与同伴一起相互学习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师自身通过引发、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追求[4]。合作教学能够改变师生的人生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新和运用知识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知识进行的,知识是思维不断发现和加工建构的结果。虽然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和科学家对知识的发现过程有所不同,但是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及从未知到已知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师生在对知识进行共同研究和探讨的时候,在复杂的思维过程中保持与他人的合作与互动,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造。教师如果只关注自己,组织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或者学生孤独地追求知识而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倾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其他人的智力和情感参与,那么,这样的知识是孤立的、静止的,专为教师或学生自己享有。在现代社会开放和共享的知识背景下,这样的知识存在没有太大的意义。《礼记·学记》称之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利于人的知识社会化和师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和群体、同伴一起讨论、提问、互相解答和反复探究,可以形成对问题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构建,不是为了在记忆系统中保持知识,而是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使用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在新问题的引导下,对科学和社会的未知领域展开新一轮探索。同样离不开和他人的进一步合作,和他人合作是学习的条件,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美国教育家杜威相信课堂可成为公开分析和转变“已有”经验的公共地点:不是以正确反对错误的竞争环境,而是学生和教师通过相互合作探讨各种方案、后果、假设的地方[5]。在合作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还能够获得个体人格的成长,加深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的深刻理解。
(二)建设民主的教育生活
传统对教育的理解认为教育是成人生活之前特别隔离出来的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因此有一种特别方法和手段建设教育生活,如死记硬背乃至穷首皓经。这种单打独斗式的教学方式因为其功利目的过于强烈,而牺牲当下生活的体验性和宝贵性。在儿童中心和师生平等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珍视学校生活的意义,从学校开始积累自由、民主和积极的教育生活经验。学校获得和社会较为平等的地位,而不是正式社会生活的预备期,教育生活中的幸福主题受到重视。怎样才能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必须有人文氛围非常浓厚的教育风气,只有当校园中洋溢着温情、合作和互助的自由气息,幸福的教育生活才有可能。
教学合作是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开展真诚地沟通和交流,进行敞开和自在的心灵之间的自由对话。人们之间是平等的,价值的牵引是润物无声和水到渠成的,教育手段是人性化地充满耐心和爱心。在民主自由的情景中,教师和学生都获得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动力,他们同心协力共同打造美好的校园生活。在合作教学中,不允许蛮横的灌输和强力的说教,也减少了无谓的反抗和痛苦的挣扎。人与人之间依然有差异和冲突,但是人们之间开始有足够信心和智慧化解差异和冲突,尊重和理解拥有实现空间。合作教学是一种平等、自由和富于爱心的教育交往方式,交往中的人有被他人承认的尊重感和获得幸福生活的成就感。
教育和教学的复杂性使教育生活拥有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可开创性,这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合作教学中的主导性力量,规划和开发合作教学的丰富内容和形式。社会上没有一项职业像教师这样富有挑战性,教师面对的是永远变化的环境、个体,很难确定一种固定的教学手段,也没有永远最佳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促进教育发展[6]。教师组织和引导合作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实施。
(一)开放自我教育生活经验
合作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情感基础,情感上没有通融和交流的个体无法进行合作,所谓“两人同心,其利断金”,共同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双方的认同和努力程度。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需要不断开放自我的教育生活经验。在教师敞开的教育经验构筑的世界中,他人才能参与到真实的问题或现实情境中。如果教师封闭或者创设了一个虚假的情境,则这样的合作是缺少意义的。在经验合作教学干预措施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个人教学效能感得到了明显提升[7]。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自我效能研究得出的结论,那么,把这个结论推广到教师整个教育生活中,合作教学通过开放自我教育经验,能够更开放地吸纳周围促使教师获得成长的资源,使教师的教育生活更活跃和创造更多教育成就。
(二)与异质教育资源对话
学习的本质是拥有不同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观察、模仿、请教和互相切磋提高和提升自我。和异质教育资源开展对话,才能够获取教育营养让自己更好地进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鼓励人们善于发现身边潜藏的学习内容,并且孔子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身体力行,他向师襄、苌弘学习音乐和韵律方面的知识,向李聃学习关于礼的文化知识。《大戴礼记》记载:“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教师通过和书本、不同学科的教师、学生和其他可以滋养自我教育生命的载体不断开展对话、交流和吸收、转化,才能获得教育养料的活水源头。如果教师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或者对其他教育资源保持不信任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师很难在教育生活中不断进取和提升。
(三)投入反思实践活动
教育教学是一项反思实践性活动,通过对自己教育影像的回放、思索、自我观察和自我总结,教师既充当教学的实施者,同时又担任教育活动的评价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敞开的自我成长需求中,邀请他人参与到自己的教学活动改进中,自己在每天的日常教育生活中秉持敏感的感知能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还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地方,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等,通过对诸如此类的主题进行常规地记录和求索,基于开放的专业成长平台对自己的教学采取永远不满足的心态。在从反思到实践再到反思的教育道路上,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纯熟教育智慧和专业尊严的教师。
反思实践型教师是乐观地跟随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不畏难也不给自己增加过度的职业压力,期待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完善,同时允许自己有不断增长的追求空间。在获得专业发展的进程中,带动周围同事、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在合作中提升自我和造福他人。
合作教学可以有效连接教师和他人、学校和社会、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力量,对教师、学生和教育有美好的期待又不苛责尽善尽美,提供人类教育经验不断获得丰富的场域。在合作中,存在差异价值和不同个性的各个参与方能获得尊重和理解,同时能够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时候,兼顾到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和发展愿景。合作是学习的固有需要,是教育和教育中人的成长的基本途径,通过合作,一种健全的教育民主生活才能被合情合理地建立起来;通过合作,知识才能被运用到生活中并获得新的创造和发展。合作统整了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延伸了向未知世界迈进的眼光和能力,因此,合作教学在不同教育改革话语中都能获得运用活力。
[1]王希华.有效教学中的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24.
[2]合作[K].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23.
[3]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4):17.
[4][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馆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43.
[5][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6]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5):33-37.
[7]田丽丽等.经验合作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