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教科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翻转课堂: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的现实选择
张岩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教科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的现实选择。同时,翻转课堂对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做好课前学习的发起者和监督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后学习总结的评价者和反馈者。
翻转课堂 教师教育课程 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其中,翻转课堂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各大主流媒体都给予了积极关注,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所谓的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习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最早的翻转课堂实践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迈阿密大学商学院的莫里·拉吉和格兰·波兰特首次尝试将翻转课堂运用到微观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上,学期结束之后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动机更高,参与性更强。后来,宾州州立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都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尝试。如果说翻转课堂在高等教育只是个别院校的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其在中小学的兴起则大有后来居上的燎原之势[2]。其中,美国的可汗学院、艾尔蒙湖小学、高地村小学、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在翻转课堂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并且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近年,我国教育界开始逐渐关注翻转课堂,很多中小学相继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研究,其中,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更是已经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几经开始逐步尝试在具体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3-4],但是目前高师院校对于翻转课堂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尚处于观望状态。2005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改革工程”,旨在消除教师教育制度及其课程的弊端,确立新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高师院校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而课程的实施则很少涉及。因此,高师院校的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和被动性非常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难以落到实处。所有教育改革的实施如果没有落实到课堂,就都是空的,至少是流于形式的[5]。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最近兴起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借鉴。
(一)翻转课堂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现实呼唤。
目前高师院校为了更好地建设教师储备队伍,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教学实习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是在教学上仍然延续的是传统的以多媒体为载体,教师课堂传授的集中授课制。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延续着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进行灌输式教学,无法得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无法构建充满对话、自主和协作的真正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忙于记笔记,考前忙于背笔记,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质疑和批判的能力。翻转课堂的出现,恰恰能够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实践,翻转课堂中教师通过制作教学短视频,引导学生课前学习;课中教师通过练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同时,师范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有“传递性”的,它们会像“影子”一样附在师范生身上[5]。在大学中受到教师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师范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也会尝试模仿和推行类似新型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是师范生建构实践性知识的支持平台。
教师的专业是实践的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落实到教师育人实践的能力提高上。但是在教师教育领域,人们往往发现新教师无法很好地适应一线教学工作,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教师教育割裂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导致师范毕业生实践知识的匮乏。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和运用,是个体在实践中通过对话与交流、概括与总结形成和展现的[6]。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或许要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真正主宰[7]。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落实,还借助于教师教育课程日常教学模式的调整。翻转课堂强调课前学习知识点,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和运用知识。通过翻转课堂在课中引导师范生对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对教学名师上课视频进行观察和体悟,进行真实的教学情景模拟,这些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师范生强化实践意识,引导师范生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在情境中通过实践体验丰富和发展实践性知识。
(三)翻转课堂是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学需求。
反思性实践者是唐纳德·舍恩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专业工作者是通过“行动中反思”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而非借助于“原理和技术”[8]。反思性实践者概念的提出为教师形象的定位提供了全新视角,教师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建构和提升自身的经验,才能够持续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是高校教师教育改革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师范生树立运用教育理论和知识对实践进行科学反思的意识,注重对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主张在课堂中教师只是旁观者和即时引导者,组织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通过运用理论对相关案例和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批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后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行相应的知识补救。所有这些主张都契合了培养师范生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学需求,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反思意识,增强他们“在行动中反思”的能力。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引入我国后,一些学者开始对翻转课堂的内涵、模型和实施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一些高校也开始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翻转课堂,但是研究显示翻转课堂在实践层面的操作中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并没有明显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一些任课教师在“形”上实施了翻转课堂,却没有做到“神”似[9]。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强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我们还必须认真思考任课教师在翻转课堂实践中的角色问题。
(一)课前学习的发起者和监督者。
翻转课堂主张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要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通过发布相关教学视频,上传学习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督促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为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知识准备。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通过课前的知识学习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基础和保障,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则直接决定翻转课堂的最终效果。在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中,任课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模块,组织和引导师范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知识内化和技能提高。
(三)课后学习总结的评价者和反馈者。
翻转课堂不仅包括课前的知识学习,课中的知识内化,还包括学生课后的学习总结和知识补救。课后的学习总结这一阶段对于师范生专业成长同样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知识迁移和内化,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生成长为“反思性实践者”。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课后的学习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课堂活动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并记录下来,教师应对学生的反思记录进行相应评价和指导,并针对学生困惑给予相应的知识补救;根据学生对教师课堂的评价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完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9-63.
[2]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而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3]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7):9-11.
[4]翟雪松,林莉兰.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4):104-109.
[5]余文森,连榕,洪明.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3(4):103-111.
[6]刘旭东,吴银银.我国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1(5):17-24.
[7]陈国泰.析论教师的实践知识[J].教育资料与研究,2001(34):57-64.
[8]唐纳德·舍恩.夏林青译.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5.
[9]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