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雨
(教育时报社,河南 郑州 450000)
观察、画面表达与新闻摄影通讯员培训
刘红雨
(教育时报社,河南 郑州 450000)
摄影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捕捉客观物体的视觉形象,组成画面,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表达作者的情感、认识。文章从摄影教学的角度,对观察、画面表达与新闻摄影通讯员培训展开论述。
观察 画面表达 新闻摄影通讯员培训
摄影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捕捉客观物体的视觉形象,组成画面,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表达作者的情感、认识。摄影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记录,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把握。摄影作品中的形象是摄影家对生活深入观察、艺术感知、独立发现的具有表现力的典型形象。在对新闻摄影通讯员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摄影技术,准确地记录客观事物形象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摄影画面的表达能力。本文从摄影教学的角度,对观察和摄影画面表达一些看法,以期得到同行批评、指正。
一
一切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但观察对于摄影创作更为重要。因为摄影创作必须直接摄取客观物体的影像,离开对现实生活的直接观察,就无法进行摄影创作。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就是要开发学生的知觉潜能,发展学生的艺术知觉能力,让学生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想,努力在观察中寻求发现。成功观察的标志就是“发现”。一般来说,摄影教学开始时以讲授摄影技术为主,随着学生对摄影技术的掌握,逐步把重点转移到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实践证明,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比教学生掌握摄影技术困难得多,一个摄影者甚至一生都在观察与表达中探索。高明的观察能力虽不可能保证一定可以拍出富有表现力的优秀作品,但是没有这种观察能力,要拍出富有表现力的优秀摄影作品是不可能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观察能力应引导和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四点:
1.视觉选择与固有观念。人们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世界本身的性质与观看主体本性之间的互相作用。人在对外界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每天都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脑的分析、选择,形成一定的认识、观念。这种已有的认识、观念使我们不再发掘那些信息可能具有的其他价值,形成先入之见,在我们的头脑中成为一种“框框”。它使我们只能看到框框以内的事物,妨碍我们观察框框以外的事物。然而客观事物是立体的,多侧的,而且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时间观察,它表达出来的性质、意义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以固定的框框去看它,这样会丢掉现实生活中那些生动的、活生生的东西。用这种固有观念观察,很难发现新的东西,拍出的照片必然是概念化的。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固有观念,学生平时看到的优秀作品,听到的权威意见,课本上的插图,在教学中教师的摄影作品、范例、构图法则、取景、用光方法,等等,学生接受之后,如果不能灵活运用,则都可能成为框框,影响学生对丰富多变的现实生活深入观察。要克服先入为主之见对观察的影响,老师应带领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中,作去掉先入为主之见的观察、拍摄学习。
2.深入观察与事物概念。摄影观察要深入细致,因为摄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影像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认识寄附在具体形象之中,画面上的一点、一线、一形,一个阴影、一片光线都具有一定的表达作用。它们的形状、位置、大小及其之间的关系等对于画面表达都非常重要。但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的需要,几乎为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概念。人们习惯于用概念代替具体生动的感知,而不重视事物本身的具体性、丰富性及可知性。慢慢地习惯了用概念进行思维、不再具体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周围的事物。画家莫奈说:“为了真正看清事物,必须忘掉我们所看事物的名称。”在摄影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深入生活,克服概念的束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灵想,在观察中才会有自己的发现。
3.丰富联想与灵活思维。成功的摄影作品是主体的情感,认识与客观物象互相交流融合的结果。这种情景交融的中介就是联想。在观察中凭借联想使眼前的景物生发出“形外之意”,使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形成观察者头脑中的意象。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思维过程。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的某种联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在摄影观察中,积极地进行联想,如由苹果想到甜,想到培育苹果的辛勤劳苦;由长城想到伟大祖国的历史,劳动人民的苦难,抗御侵略的精神,由一片黄叶联想到秋天、丰收,等等。一个短暂的瞬间,人的脑海中可以产生无数联想,形成不断变化的联想之网。联想可以是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联想,也可以是因果关系的联想、形象的联想、情节的联想、色彩的联想……但联想必须有引起联想的条件,不是空想、胡思乱想。联想以主体的知识水平、社会经历、道德观念、思想认识为基础。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联想。应要求学生不仅有丰富的联想能力,更具有高尚的情趣。
联想一般都有一个稳固的区域,如果这个区域太小或过于稳固,联想就会千篇一律、思维呆板、公式化。因此,思维要有灵活性。摄影者要思路开阔、妙思泉涌,联想呆滞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构思就是现场构思,它和观察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触景生情,需要摄影者反应敏捷、思维灵活、当机立断,作出快速反应。思维的灵活性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作基础。联想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培养,要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4.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艺术是人们表达交流思想情感的语言,它表达交流的方式就是以情感人。科学家用科学的计算、分析、求证、实验说服人;哲学家用严密的逻辑推理阐明自己的认识;而艺术家则只能用富有强烈的思想情感的作品打动人。摄影观察的目的是找到一种寄托和表达作者情感、认识的形式。摄影创作中情感决定艺术想象的方向,是摄影创作的动力,情感为艺术想象组织材料。在观察中,情感决定你发现事物的情感属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人眼里出西施”。摄影观察好像是透过摄影者的“情感滤色镜”审视世界,所看到的是能渗透作者情感的“光波”。只有对劳动和劳动人民有深厚情感的人,才能观察到一个普通劳动者被汗水湿透的脊梁,拍出《汗与水》这样的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照片。摄影需要用艺术家的情感剖析人生、剖析世界,启迪人们对美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观察中不仅应教学生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发现,用发现的客观形象表现自己的认识、情感,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
二
摄影画面是体现摄影作品内容的物质形式,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任何摄影作品,只有符合摄影画面的表达特征,才能为欣赏者所接受。摄影观察的目的是从生活中选择、捕捉客观事物的可视形象组成画面。在摄影教学中只有使学生了解摄影画面的表达特征,才能将观察中的发现用画面形象表达出来。摄影画面的表达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摄影画面表达的直接依赖性。摄影借以表达的画面形象,是由客观现实中的物体影像“直接转化”来的。摄影创作虽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借以表达的画面形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可见物体的影像。
2.摄影画面表达的具体性。摄影画面表达的具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摄影画面表达的是具体可感知的视觉形象。第二,摄影画面上表达出来的形象,必然有其现实生活中所对应的具体事物。
3.摄影画面表达的瞬间性。客观世界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各种事物在每一个暂短的瞬间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有人说摄影艺术是瞬间艺术。被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名家之一的法国摄影家布勒松把“随时随地准备扑过去抓取生活中精彩镜头”作为他的艺术信条。他创立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就是指要特别注意从眼前展开的情况中抓取最动人心弦的一瞬间。前苏联摄影家提出 “典型瞬间”理论,主张选取不断发展中的现实的最典型的瞬间。摄影教学要在培养学生敏锐观察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具有瞬间敏感、瞬间预测能力和抓拍意识。
4.摄影画面表达的整体性。成功摄影作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一幅摄影作品的意义是画面上各种因素相互关系的综合。培养这种整体表达意识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画面的构图理论的讲解、对具体摄影画面的剖析,分析在具体画面上各个局部在整体表达中的作用学生才能明确理解。
观察和画面表达属于摄影创作的范畴。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创作的规律、特点,更要引导学生在规律特点的规范下进行创作实践。而艺术创作必须涉及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艺术气质、创作思想、观点爱好等,这些方面则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生摄影创作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具体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不可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