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幼女环游世界:如厕有招

2014-11-20 19:11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女厕幼童如厕

我女儿今年6 岁,从她9 个月大开始,我们就带她在国内和世界各地旅行,至今已经走过了亚欧和南北美洲十一个国家,在国内也游历了山西、广西、江浙、云南、西藏等省市和自治区。一路走来,在应对孩子的如厕问题上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

孩子两岁半以前都是尿不湿不离身的,记得那时行李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整包的尿不湿,颇为壮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不再需要尿不湿的辅佐了,我们在旅途中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紧张阶段,如果是行游在例如尼泊尔喜马拉雅山间的野外或者欧洲乡间还好说,原始森林或者田野就是风景优美的卫生间;但如果是身处巴黎或纽约这样的闹市,我们就必须时刻警惕孩子的便意,经常问问孩子是否有意向,一但有,必须马上找卫生间解决问题!同时也总是准备一两套备用的衣裤,以防万一。

记得女儿4 岁那年的夏季我们在欧洲度假在巴黎时住在香榭丽舍大街与凯旋门接壤的五星酒店MARRIOTT,出门前总是先让女儿如厕。逛街或者参观景点时如果女儿有“风吹草动”,马上在附近找卫生间。巴黎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例如卫生间好找,当女厕门口大排长龙时,我会跟排在前面的女士说明女儿内急,总会很被理解地先用;还有那些餐厅酒吧也比较友善,一般都能理解幼儿需要及时如厕的需求而加以配合,我们对此很感激,如果时间允许,有时也会索性在酒吧或餐厅坐下来点点儿什么以示感谢。

美国人对幼童就更有耐心了,再古板刻薄的人见到可爱的孩子,都会给出友善的笑容。去年冬天在华盛顿乘地铁,到站了女儿表示要尿尿,我跟工作人员说明问题以后她马上取出钥匙特意一路小跑帮我们开门,事后我当然对她衷心地表示感谢。另外,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大教堂里女儿内急,我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他也是特意取出钥匙引领我们去方便,事后我向他表示感谢,他则用 “谢谢你们来参观”回复我。

在拉美国家旅行时,例如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古巴,人们普遍对孩子表现出应有的耐心,无论是酒店还是餐厅,无论是免费还是收费,都可以儿童优先,有些热情的拉美人还会顺便对我给出旅行建议,例如附近哪里有好玩的地方等等,让人心里暖融融的。当然学会用西班牙语说卫生间“BANYOS”也很重要哟!这可是继“HOLA(你好)” 和“GRACIAS( 谢谢)”之后我学会的第三个西班牙语单词。

在南美洲国家秘鲁的高原旅游城市库斯科,我独自带着女儿住了小半个月,很多天都在城市里度过,除了我们入住的小酒店以外,另外也有常去的几个卫生间以备不测。但有一次如厕经验非常令我不悦。那天我们拐进一条不太熟悉的街道,女儿忽然内急,恰好旁边有一家三星酒店,我们就直接到前台询问。那位值班的中年妇女非常不耐烦,看都不看我们,一扬下巴示意我们身后就是卫生间。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忽然有人重重地敲门,出来后我们面对的是那个前台冷漠的脸孔和一句:“这里不是公共卫生间!”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如果你不想让我们用一开始就可以明说啊,为何如此出尔反尔?我忍了很久才没有向她表达出我的真实感受!那就是:“你是我见过最刻薄的女人!”

总结下来,带幼童出游,无论是在语言相通的国家或地区,还是在异国他乡,家长首先要提高警惕,经常关注孩子是否有便意,若要乘坐没有卫生间设施的交通工具,上车以前应该先让幼童方便一下。如果活动范围是在闹市或市区景点,例如博物馆或公园,最好能事先了解一下卫生间的大概地点。通常热门景点的公厕,尤其是女厕都人满为患,孩子着急时不妨跟排在前面的人解释一下特殊情况,以免孩子出状况。如果幼童的控制能力实在难以适应外出的旅行生活,家长不如临时让尿不湿来帮忙,白天穿上,晚上在床单上铺好一层防水垫,虽然睡眠的舒适度会因此而有所下降,但可以保证不用担心弄脏酒店的床单。

猜你喜欢
女厕幼童如厕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缩写
王豆与女厕
王豆与女厕
增加女厕位,究竟如何出招? 聚焦女性如厕难题
着急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