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近期的上涨势头迅猛,有经验的投资者不会忘记2007年大牛市中券商股波澜壮阔的表现。掐指一算,距离上一轮牛市已经过去7个年头!
江湖已非7年前那个江湖。
证券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变化,江湖座次已发生改变——经纪业务不断出现“搅局者”、两融业务使得奋进者排名靠前、投行业务曾经的皇冠几次易主、券业并购风生水起造就更强的“联合体”。更有曾经的江湖“大佬”,那些曾经的券商领军人因各种原因“出事”。
这是一个新的江湖,而且江湖故事将在“沪港通”的国际化大背景下继续讲下去。想要玩转这一轮的券商股大牛市,你必须注意到江湖的变化。
经纪业务:“搅局者”激起千层浪
经纪业务向来被看作是券商的传统业务,虽然近年来,经纪业务在券商整体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但仍以平均占比30%以上成为券商的主要业务之一。
从近几年券商经纪业务的营收来看,其座次排位较为稳定,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银河证券基本上占据着营收前几名的位置,但是华泰证券在2013年的异军突起成为一大亮点。
华泰证券虽然经纪业务收入一直排名靠前,但从未进入过前三甲的位置,2013年华泰证券凭借着57.84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一举占据探花的位置。其2013年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3.01%;同时公司经纪业务利润也由2012年的15.67亿元,增加到34.42亿元,同比增长119.61%,表现靓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券商中不乏出现“搅局者”——2014年,国金证券就高调地以推出“佣金宝”,喊出“万二”佣金率搅动了整个证券市场的神经。在国金证券后,中山证券又以“零佣金”的噱头吸睛,虽然“零佣通”服务最终被叫停,但中山证券此后又以超出超低佣金策略,誓将佣金战进行到底。
随着券商佣金战的全方位开战,券商经纪业务的利润率也经历了从高到低的过程。2010年,券商经纪业务利润率基本上能维持在百分之五六十的水平,到了2013年平均水平已降至不到40%。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底,71家券商实现经纪业务收入865.6亿元,同比增长41.02%;实现经纪业务利润322.16亿元,同比增长1.13倍;业务利润率为37.22%。另从今年中报数据来看,券商经纪业务的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增定增长。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券商的经纪业务有望获得进一步增长。
两融业务:发展迅猛
以往,券商给人们的印象无外乎是“靠天吃饭”——丰年(牛市)券商依靠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赚得盆满钵满;但在熊市里,因人气低迷,占据券商半壁江山的佣金收入惨淡,加之受自营业务不济影响,券商高收入的情况难以为继,日子难熬。
但是这一情况近年来在慢慢改变,随着券商创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两融业务自2010年开闸后,券商收入多元化,“靠天吃饭”的局面有所改善。
相关数据显示,两融业务开闸当年,即2010年融资融券余额仅有128亿元,但至2011年底已增长至382亿元,2012年激增至895亿元,2013年骤增至3465亿元。进入2014年,其膨胀势头进一步加速,9月23日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到7382.82亿元。
融资融券规模的急剧膨胀,为证券公司带来了一场盛宴。来自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7家证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0.3亿元,其中仅来自于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就达到163.34亿元,同比增长144%。
海通证券是上市券商中两融业务推进最为激进,同时优势也较为明显的公司之一。两融业务未开闸之前(2010年前),海通证券从未挤进过券商营业收入前三甲,但自2010年以后(含2010年),海通已经稳坐前三强的位置,且2013年的营业收入破百亿。相关资料显示,海通证券2013年实现营收104.5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公司融资融券、期现套利和约定购回等创新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6.3%,同比增加了9.8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也因为融资融券业务中出现多项违规,于今年4月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措施,海通证券也成为首家因该业务遭遇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的券商。
投行业务:平安风光不再
2009年,创业板的开闸和IPO市场扩容带给券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此后,又经历了IPO的暂停,以及再次开闸的历程,这也使得近年来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有了激增到锐减再到增长的一个过程。经过几年的历练,券商投行的排名座次变化十分巨大。
2010年,平安证券以22.51亿元的投行业务收入排在券商的第二位,其离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的差距仅有不到9亿元,一时风光无两,2011年,虽然平安证券投行业务有所下滑,但仍以17.03亿元的收入稳居第二。在这两年,平安证券蝉联IPO保荐冠军,2011年更是获得新财富“第五届新财务最佳投行”奖。投行团队人数从2004年的49人一跃增至最高峰时的350人,据相关统计,2010年至2012年平安证券从市场中赚取的承销与保荐费用高达45亿元。
2011年平安证券出现巨大人事动荡,总经理薛荣年提出辞呈,随之而来的是约有超过40名平安保代弃平安证券投奔华林证券。同年,平安证券保荐的胜景山河、万福生科等公司出现重大问题,声誉一落千丈,公司当年投行收入排名也跌落至11位。此后,平安证券投行一直无法走出困局,并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事实上,近几年券商投行高层的频繁动荡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今年10月,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辞职,他的离职被视为又一位券商大佬从奋斗多年的投行岗位离去;其后不到十天,中金董事长金立群也宣布辞职。细数这几年来,分别有孙兵、董正青、胡关金、胡继之、盛希泰、薛荣年等都从身居投行高层离职,有的结局令人唏嘘。
目前在投行业务收入上,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排名靠前。
券商并购:行业座次或将重排
证券行业的并购整合大潮自去年始。不仅有方正证券合并民族证券、国泰君安收编上海证券、中纺投资重组安信证券,更有申银万国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这样的大动作,“券商航母”也日渐成型。
目前,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已经完成,民族证券股权已登记至公司名下。方正证券有139家营业部,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地区,民族证券49家营业部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两者互补优势明朗。民族证券在固定收益业务上的优势、方正证券在股票权益类业务上的优势可进一步协同发展。
国泰君证券收购上海证券也获证监会批复,上海国际集团将以35.71亿元的价格向国泰君安转让上海证券51%的股权。在收购上海证券股权后,国泰君安的净资产和营业收入都将有超过10%的增长,行业份额明显提升。同时增加了上海证券在经济最发达的江浙沪地区积累的优质网络资源的客户,国泰君安将加速向财富管理转型,提升中长期盈利能力。
同时,收购上海证券解决了国泰君安上市前的“一参一控”问题。按照证监会要求,实际控制人参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两家、控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一家,不符合该规定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此举为国泰君安上市扫清了障碍。
2014年最受市场关注的并购莫过于申银万国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据宏源证券7月发布的公告显示,申万与宏源证券将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完成本次重组,即申万向宏源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以取得该等股东持有的宏源证券全部股票。合并完成后,新公司将承继及承接宏源证券、申银万国证券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资质、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新公司的股票将申请在深交所上市流通,注册地设在新疆。
在此次交易中,宏源证券换股价格为每股9.96元,换股比例为2.049,预计交易金额近400亿元,为中国证券业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案。吸收合并宏源证券后,申银万国市值将超过700亿元,从而跻身行业前三。
此次重组方案的推出受到市场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不仅充分利用了双方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出中国证券行业一家综合实力领先的券商航母,同时该重组方案也因其创新性较强的创新设计而形成多个亮点,在制度创新和战略布局上迈出关键步伐。
中国证券业掀起的并购重组浪潮,是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目前有并购重组意向的券商并在不少数,伴随券商并购的增多,现有券商格局也将被彻底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