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人民唱新歌——云南普洱市创新科普文化纪实

2014-11-20 08:32郝祥平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4年5期
关键词:普洱科普民族

本刊记者/郝祥平

随着文化强市、生态立市城市战略的实施,普洱民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写入报告,中央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5%,进一步激发了普洱市做好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科普创新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工作热情。促进普洱科普民族文化产业快速崛起,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科学素养、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云南普洱市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探索、实践出普洱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道路。

民族会演剧照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西南边陲,澜沧江畔,地处云南西南的普洱市,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重镇。普洱市辖1区9县,人口258万。近几年来,普洱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注重科技与文化结合,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繁荣、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的喜人局面。现在的普洱,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最优美、乡愁记忆最浓烈的地区之一。这里茂林修竹,生态优美,普洱茶闻名世界。如今,普洱市也正在形成自己的另一张城市名片—斑斓多姿的民族文化。

景谷象脚鼓舞

这里是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26民族的家,其中少数民族25个,世居民族1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1%。普洱市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尤其是拉祜族、佤族等“直过”民族的文化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可以说普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和风情园。这里有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有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有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土司古城—孟连娜允镇,有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悠久的民族发展史孕育出绚烂多姿、魅力无穷的普洱民族文化,拉祜族神话史诗《牡帕密帕》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盟佤族的“木鼓舞”被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景谷傣族农民组成的象脚鼓队曾荣获中华鼓舞大赛比赛山花奖。饱含深情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传遍神州大地,风姿绰约的佤族甩发舞蹈足以让客人流连忘返。

经验独到的民族科普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以及世代相传的民间技艺,普洱市科普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诠释了民族地区科普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客观现实,显示出科学技术在提升物质文化、创造精神文化和传播民族文化中的支撑、促进作用。

从城市发展的高度强化全民科学素质责任。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全面开展,普洱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出台了县(区)和成员单位《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普洱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3.5%的奋斗目标,并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加以量化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普洱的科普文化进入了较好的发展时期,科普文化条件的改善、扶持政策的出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普洱市把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作为科普工作的最高要求,把科普推广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立足民族文化,把科普民族文化作为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目标的重要手段来加以研究和推广,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品味乡土文化的同时掌握更多的适用技术,为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更加扎实的科技文化基础。

建立文化中心,争取项目支持,创造条件强化科普促发展。普洱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历史机遇,确立了民族文化强市目标。规划建设的普洱市文化中心和先后建成的普洱大剧院、普洱文化馆、普洱博物馆、普洱图书馆、普洱美术馆、普洱科技馆、普洱健身馆、普洱档案馆和普洱文化公园,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拓宽了科普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宽广舞台。

普洱市科协积极向中国科协和省科协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促进科普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普洱特色的科普富民之路。仅“十二五”以来,全市就有39个项目获得中国科协66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63个项目获得省科协644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澜沧、孟连、西盟、江城四个少数民族边境县得到355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为全市科普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条件支撑。

组织保障,大力宣传,特色科普成果渐显。在探索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不懈创新中,普洱市成立了专门编制的市级民族科普工作队,7个县(区)成立了县级民族科普工作队,并新增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在推动科普队伍建设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同时,加大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真正“动起来”、“活起来”,2013年市、县(区)共有285个单位组织开展了科普日、科技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三大”主题科普活动,累计参加人员达10189人(次),活动受众达17.4万人(次),共拍摄编播科普电视节目52期。一批优秀的科普民族文化产品得以脱颖而出:

“北看安塞腰鼓,南观景谷象脚鼓。”景谷县高度重视民族民间器乐和舞蹈的开发,组织象脚鼓舞表演队参加各种培训和外出演出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树立起利用科技发展生产、围绕市场搞营销的思想理念,把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象脚鼓舞节目,以文化科技下乡的方式送到村村寨寨和田间地头,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和谐。

芦笙舞、摆舞源自拉祜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是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澜沧县借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平台,将科技致富、计划生育、民族团结等政策法规和有关知识,编排成“本土”民族歌舞、小品等节目;佤族原生态歌舞剧《狂欢佤部落》揭开了古老的佤族文化神秘的面纱,并以古朴、原始、优美的原生态歌舞与现代灯光、舞台、道具相融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评价,2013年“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会演”获金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目奖、最佳舞美奖、最佳演员奖及优秀组织奖。

弘扬民族文化(谭春摄)

古老的文化形态、民族技艺和生态文明,不仅要用科技的手段加以记录和传承,更要让民族文化产业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并随着时代进步逐步延长其产业链,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中实现保护和开发的有机统一,千方百计培养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让群众从本土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尝到更多甜头、得到更多实惠。普洱市着眼“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大局和民族文化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边疆繁荣开放三大构想,着力实施经济跨越发展、推进民生改善、繁荣民族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培养民族干部和开展民族理论研究、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六大示范工程,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亿元,重点抓好1个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30个民族特色村寨和1000户民族团结示范户的创建工作,开创了民族经济发展实力强劲、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民族科普亮点纷呈的大好局面。

科普民族文化:创新科技文化融合的新领域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科普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提供了新技术、新手段、新空间的同时,现代科技的进程是否必然削减民族文化的流传?民族文化的内核能否惠及科学普及的多样性?在中央着力推进的科普惠民领域里,民族地区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开拓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新天地?现代科普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民族文化腾飞亟需现代科技的翅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普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等诸多新课题、新挑战。土木建筑变为高楼大厦,机器轰鸣取代牛耕马驮,普洱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打破固有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濒危,珍贵而古老的民族技艺被视为原始落后,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被“科技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尤其广播、电视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内外文化的交流、互动,现代“文化大餐”正潜移默化地让普洱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活习惯逐步淡化,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后继乏人。面对滚滚而来的科技文明浪潮,普洱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亟需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民族文化的土壤需弥补科普条件的不足。在云南普洱,科技支撑条件明显不足。资金困难、场馆缺乏等问题长期存在,十个县、区中,除澜沧县有一个在建的科技馆以外,其它县都是依靠临时借用场所开展民族科普文化活动,创作无场所、展示无平台、交易无市场等问题比较突出;民族文化特别是独门绝技往往掌握在极少数高龄老人手中,由于缺乏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激励和保护措施,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尤其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民族文化科普—科普新领域的思考

普洱,不止是世界闻名的茶城,迄今她还保留着浓郁的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生态文化等特色民族文化。“高原普洱,世界共享”,挖掘、整理、传承和提升普洱多民族文化,运用科技文明,为民族文化腾飞助力,云南普洱的科普实践,为现代科普与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民族服饰

科学与文化“脱节”、科普公益性与手段多样化“脱节”、科学素质难涉人文领域,似乎成为了科普工作的某种瓶颈。显然,云南普洱市立足民族文化的科普实践探索对策,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科普创新不乏普遍的借鉴意义。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要内容。普洱拥有雄厚的生态人文资源、生态自然景观和生态产业集群,曾被世人惊叹为“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恩赐”、“地球上没被伤害过的皮肤”、“民族文化博物馆和风情园”。打造生态环保幸福宜居美丽家园,既是普洱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市委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就是将科普人文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通过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留住村庄历史风貌、留住乡土特色,把每一个村庄都建成融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生态特色于一体的美丽家园,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其次就是将科普人文贯穿于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始终,通过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特色产业开发、清洁能源利用、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提供示范和样板。再次就是将科普人文贯穿于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始终,通过开展生态文化普及、实施生态技术攻关全面提高休闲养生、普洱茶、普洱咖啡、生物制造和高原特色食品五大生态产业的科技含量,把发展生态产业引导到普洱参与全球竞争和产业分工的主攻方向。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工作、纳入科普升级。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既是普洱市实施民族文化强市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桥头堡”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民族文化作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在挖掘整理和制作传播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采用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等手段将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保护和展示,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发挥好科学技术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和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通过借势、借智、借力,大力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民族文化学术品牌,在科技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民族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大胆尝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引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为普洱民族文化走出去创造更加良好的文化学术环境,通过文化交流和传递不断提升普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将民族文化发展科普纳入科普研究。强化民族科普研究、出台民族科普文化创作扶持政策、加大科普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力度、加快科普研究人才培养和实现民族科普产业化等方面多做工作,为科普文化的发展繁荣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产品开发。组织更多的科技专家、科普大家和文艺作家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科普资料和创作素材,在科普产品研发中注入灵动的民族文化元素,让科普作品真正为民族兄弟姐妹所欢迎,这样边疆民族地区的科普之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服务。各级科协组织要在增加语种、文化包装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在民族语言开发应用、主体民族科技文化人才培养和节庆科普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老师、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服务,千方百计提高科普宣传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阵地建设。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特点决定了科普文化阵地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面对科普活动国际化、科普服务多样化、科普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将民族文化纳入科普阵地建设并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提高的科普服务需要,是时代赋予科协组织的一项新职责、新使命、新任务,也是科普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主题科普活动。重视民族文化科普创作、培育科普文化中介、丰富科普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服务水平。普洱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有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和活动优势,只要把科普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茶文化资源、咖啡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整合好、挖掘好、利用好,科协组织每年组织开展的科普日、会员日、科技周、“三下乡”等声势浩大的主题科普活动,就有打造品牌、提升影响、惠及百姓的更多机会和空间。

猜你喜欢
普洱科普民族
我们的民族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科普达人养成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