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山知水 生态家园—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

2014-11-20 08:32刘红伟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态研究

本刊记者/刘红伟

少年李文华:自强自立 踏实铺路

1932年,山东广饶。李文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之艰辛可想而知。6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广饶农村,上小学时全家搬到了天津居住。沉默的父亲和辛勤的母亲,在那个动乱时代支撑起这个家。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仍义无反顾地供他顺利读完高中。父母身上那种浓浓的山东农民的忠厚、朴实、勤奋的作风,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他的灵魂,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文华,从小就学会自强自立,刻苦努力。李文华小学就读于天津师范附小,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初中转学到工商学院附属中学,当时由于父亲失业,家里已无法负担他在工商附中这么一个私立中学的学费,当时他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考取市立中学。李文华毅然通过暑期破釜沉舟地学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天津市立三中(现天津市一中),在老师的指点与教诲下,他的学习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边叔扬老师的数学课特别感兴趣,当时数学成绩常常拿满分,这为他以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勤奋刻苦,坚韧不拔,李文华在求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踏实为学,夯实基础的益处。而这些体验其实并不只是简单的读书之道,也蕴含着博大的做人、做事之道,贯穿于他之后科学生涯中,成为指引他从一个成功迈向另一个成功的“垫脚石”。

伴随着新中国传来的第一声啼鸣,李文华在之后也迎来了人生的跨越。1949年,李文华高中毕业,他曾被多个高校录取。面对诸多的专业,他毅然选择北京大学农学院的林学专业作为他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后来恰逢全国院系调整,李文华进入刚刚成立的北京林学院,这里聚集了一大批林学方面的专家,名师荟萃,师资雄厚。李文华幸运地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在这一段青年成长最关键的时期,他尽情地沐浴在各名家大师的“春风”中,聆听他们字字玑珠的教诲,学习了大量专业的基础知识,且开始尝试着运用践行,为之后他开展林业和生态方面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谈及他为什么选择北大农学院森林系。一方面是由于北大的名气,另一方面是他就读的中学离美国新闻处很近,它在临街设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小型图书馆,冬天在那里看书很暖和,他和同学们经常光顾。一次,他偶然看到一本介绍美国国家森林公园的图书,书中有一幅照片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著名的巨杉和花旗松的森林,它们是那样的壮美、挺拔,还有数十人才能环抱的‘世界爷’,树基的空洞可以容纳汽车行驶,令人为之震撼。这激起了我对大自然的向往。在城市长大的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能到大自然中,亲眼看看这些森林?想不到这个一闪而过的愿望,竟成了我毕生事业的前奏!”

早在大学时期,李文华就开始翻译有关专业的俄文文献,并在期刊上得到了发表。这件“小事”在他不平凡的科研生涯中,虽然仅仅算是一小步,但其意义非同寻常,翻译工作不仅增加了李文华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了他的俄文阅读水平。可以说这是他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积极探索的第一步,也是他长达60多年生态研究生涯的一个起点。

漫漫人生路,可以采撷的片段何止如此。

作为一名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磨砺时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青少年时期的李文华深刻体会中国从一个任凭列强欺凌、千疮百孔的积贫积弱之国,到翻身做主成为一个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国的不易。涌入到新中国的建设洪流中,他始终坚持“自强自立,踏实为学”的良好品质,并将其放置于之后60多年的生态研究生涯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生态研究之路。

李文华院士考察哈尼梯田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课题,首次以森林、草原和农业三个定位站为基础,建立了生物生产力模型,并与世界接轨

六十年生态研究剪影:不忘初心 勇于探索

迈进生态研究的大门,李文华就注定一生与野外科学考察有不解之缘。谈及科学考察,李文华表示感受颇多,“科学考察在我的科研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使我能在‘文革’中一度中断的科学研究得以继续,同时也为我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体验到综合研究的真谛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从教学为主向科学研究为主的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1953年大学毕业后,李文华留在了学校,在范济洲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森林经理方面的教学工作。刚参加工作不久,林业部组织了一个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先遣小组,前往小兴安岭为第二年苏联专家来东北调查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林业部要求北京林业学院选派2人参加这一考察任务,李文华是其中一员。当时原始林区野兽很多,特殊的地理环境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也体会到了考察队员们习以为常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真实情景。工作条件是艰苦的,但东北森林的雄伟和植被类型的丰富使他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了,从此也坚定了他从事林业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这位八十二岁老人的身后,承载着太多新中国生态研究发展大大小小的历史瞬间: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对北半球分布最广的暗针叶林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70年代,他率先用数学模型探讨森林植被宏观分布规律,提出了欧亚大陆暗针叶林历史演化和统一起源的假说;他率先把国际上发展迅速的生物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研究方法向国内介绍,并应用于长白山和青藏高原的研究之中;他还率先把系统分析和信息技术引入到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中,模拟生产了中国第一张森林分布和生物生产力彩图,并完成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积极开创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73年,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悄然而至。这一年,李文华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并担任林业组的组长。考察队首次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西藏森林的分布、组成、结构和生产力的特点,填补了该地区森林研究的空白,彻底扭转了西藏无林的陈旧观念,为西藏地区立地条件的划分、树种选择及资源开发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奠定了西藏森林资源在我国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1985年发表的专著《西藏森林》,迄今仍被认为是该地区森林研究最系统和最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为西藏森林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关树种选择、立地类型划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建议,在西藏“一江两河”等开发规划中得到了落实。青藏高原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主要获奖者之一。

青藏高原考察期间,他与王德才合作,把计算机符号模拟图的制图技术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中,创造性地利用分级打印和多层印刷方法制成的我国第一张森林分布和生物生产力彩色模拟图,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后,李文华还主持了“攀登计划”中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课题,首次以森林、草原和农业三个定位站为基础,建立了生物生产力模型,并与世界接轨;他通过引进200余个作物、牧草和林木的优良品种,确立了三元化的农业种植结构和放牧系统优化模式,开启了高原防护林的示范工程,为高原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样板。

1981-1985年,李文华作为常务副队长主持了由19个单位34个专业330多人参加的横断山综合科学考察,继续了青藏高原科考中有关基础理论的探讨,积极开展了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生产性课题的研究,把传统的线路调察与定位和半定位研究结合起来,在极端困难的高山峡谷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建立了横跨流域的5条垂直观测剖面,形成了由38部专著共46册组成的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丛书和一部大型画册的成果。

正是这些工作,使李文华从单一的林业环境的研究走向了结合生物、地理、地质、以及农业、畜牧等兄弟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并开启了致力于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的序幕,不仅弥补了我国高原生态研究的空白,更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外国学者在这一地区的垄断的地位,令世界刮目相看。

积极推动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

从林业到大农业的实践、从资源的保护理论到流域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李文华学术生涯的一大飞跃。李文华过去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方面,自从参加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工作后,涉猎的范围逐渐延伸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的综合发展等方面。

“八五”期间,李文华作为组织者,领导了由500多名专家集体协作的西南四省(区)资源综合开发的研究项目。这是一项多层次、多目标、跨行业的,以区域为单元的,以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复杂系统工程。该项目最终完成了由总体规划、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三部分组成,包括30本专著和图集的共1000万字的研究成果,为西南地区资源开发和国家建设向西部转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主持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期间,李文华还领导建立了千烟洲红壤丘陵试验站,并兼任该站站长(1988~1990年)。在南方考察队创立的“丘上林草丘间田,河谷滩地果鱼粮”的“千烟洲模式”基础上,他主要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生态工程,进一步提出了发展(Development)、示范(Demonstration)、推广(Diffusion)三者相结合的“3D”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到1994年底,“千烟洲模式”在江西红壤丘陵区已建立38处示范推广点,面积达40万亩,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到这里访问考察和合作交流。

在此基础上,李文华主编的《中国农林复合经营》专著,首次对我国农业生态工程从理论、实践到技术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该书以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对15种典型生态农业工程类型进行了重点剖析,全面阐述了我国该领域的传统经验和近期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建立起适合我国的分类系统和综合评价体系。李文华领导近百位科研人员,编撰完成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从发展、原理、模式、技术、区域、管理和展望等方面,对中国生态农业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该书获得“中国图书奖”。该书的英文版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在实现可持续农业方面“具有先锋作用的成果”,该专著被列为教科文组织生态学系列丛书出版,于1997年出版向全世界发行,向世界介绍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

李文华院士当选MAB主席后与日本友人交谈

西藏科考队林业组合影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李文华率先推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他曾受原国家科委委托,参与了《中国21世纪议程》框架草案的制订工作。同时,他积极领导并推动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和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在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他系统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方法,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支持下,李文华率领研究团队对我国森林、草地、湿地、流域、矿产资源、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补偿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应于我国的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与机制框架;他主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李文华院士(前中)与徐匡迪院士(前左)考察三峡

近年来,李文华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建设工作,特别是在生态省、生态市、生态示范区以及森林城市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推进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了科学国际交流的大门。李文华有幸成为最早走出国门,并登上国际科学舞台的学者之一。他积极参与了众多重要国际组织和科学研究计划,其中最值得提出的是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CUN)、以及东亚生态学会联盟(EAFES)等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1979年,李文华参加了以阳含熙院士为团长的中国人与生物圈代表团,受邀对欧洲4国进行参观访问,了解各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实施情况。据李文华介绍,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一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开始实行的一项国际性的长期研究与培训计划。针对全球面临的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该计划主要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尤其是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生物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李文华认为:“这次考察参观对中国MAB的发展是一件大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是怎样运行的,同时也做了一次中外生态学研究的国际交流。考察期间,我们与国际著名的生态学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了中国生态学研究国际合作的渠道,创造了国际合作的良好开局,对中国生态学发展的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1986~1990年期间,李文华连续两届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兼执行局主席,对该计划的发展方向和全世界14个领域的研究项目进行了宏观调控。他还成功地组织了中德生态环境合作计划(CERP),由德方出资在中国相继开展了森林、农村、城市、污染等8个课题的研究,成为MAB计划中规模最大和最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也为当代中国生态学的研究发展培养了一批重要的领军人物。

1984~1992年期间,李文华通过国家的推荐和大会的选举,进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CUN)理事会,并担任该组织东亚区的理事。该组织是“一个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球资格最老也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其宗旨是保护世界自然的整体性及其多样性,确保平等及可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鼓励和支持全世界自然保护科研力量积极联合起来,会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有关机构、企业和社区,制定相关政策并付诸实施”。

李文华参与创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技术网路(Ecotech-Network),并被推选为第一届顾问委员会主席。1991~1992年期间,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邀请,李文华担任亚洲流域治理高级培训顾问兼尼泊尔流域综合治理首席顾问一职。在此期间,他针对亚洲地区流域治理中的关键问题,组织了多次国际讨论会和培训班,为亚洲10个国家培训了一大批山地综合开发治理方面的人才,建立了亚洲流域治理的网络系统,并编著了9本流域治理专著及会议论文集,系统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和复合生态系统在流域治理中的经验,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高效和出色工作”的赞誉。

李文华与瑞典皇家科学院Heden院士共同发起并领导了“工—农—养殖零排放系统工程(ZERI-BAG)”,这是一项把清洁生产工艺与生态农业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生态工程。该项目在坦桑尼亚、纳米比亚、斐济、美国等国得到了成功的实施。为此,李文华应邀出席了1994年在查塔诺加市举行的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年会,并被授予该市的“荣誉公民”。

此外,李文华还参与创建了东亚生态学会联盟(EAFES),并担任第一届主席,有效地组织了中国、韩国和日本生态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2010年以来,他还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指导委员会的主席,积极推动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目前,耄耋之年的李文华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且早已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工作,积极开展科研、科普和人才培养工作。

“活到老,做到老”,他做到了。60多年的工作生涯里,他一直活跃在我国生态研究领域第一线,先后担任生态学会理事长,自然资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积极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除此之外,他继续“润花著果”著书立作,总结经验沐浴后人。

李文华院士和学生们在一起

一直以来,李文华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他主持编写的《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一书,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的第一本专著,曾两次获得国家和部级优秀科普读物奖,并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995年出版的《环境与发展》一书,以可持续发展原理和21世纪议程为指导,全面论述了当时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最新观点及论断,该书被国家相关部门作为干部选读材料进行全国推广。此外,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李文华还组织编写了自然资源科普系列丛书(14部)。该书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旨和核心,对我国森林、草地、湖泊、能源、水资源、海洋、海岸带、冰川、山地、气候、沙区资源、草场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

与此同时,李文华特别重视对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杂志刊物的建设工作。他往往会在科研项目的结项和收尾时,力争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编辑成系列丛书,并陆续发行。近年来,他参与创办和主编了多种有关自然资源、林学和生态研究等方面的杂志,至今他还担任着《自然资源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和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的主编职务,在稿件录用和审稿过程中,李文华都要亲自过目、严格把关。

李文华历来重视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始终不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积极为中国生态研究队伍培育新人。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李文华先后为中国生态研究领域培养了40多名林业和生态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位老人背后承载的是中国生态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作还在继续,李文华一贯的坚持、奉献也将延续一辈子……

猜你喜欢
生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