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
我想谈谈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个最近几年相当热门的话题。先声明一下,讨论的重点在小说,因为我主要是翻译小说的。近10多年来,中国小说在美国、英国等英语世界不是特别受欢迎,出版社不太愿意出中文小说的翻译,即使出版了也甚少做促销活动。就像某个评论所说:
中国作家写作一般缺乏纪律,书写的速度大概是一个小时五百英里,写成的作品里常有前后不一致、与事实不合的错误,缺乏有说服力的人物和荒谬的情节等问题,可以说是一种“浮躁”的现象,中国作家和评论家也承认有这样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写作态度方面,另外还有写作技巧或经验方面的缺憾。由于缺乏客观的角度或经验不够,作家看不到他们的小说的一些可以理解的错误。
中国小说在西方并不特别受欢迎可能与小说中的人物缺少深度有关。大体来说,中国小说的叙述是以故事和行动来推动的,对人物心灵的探索,少之又少。而把人物写得跃然纸上,使人物形象烙印在读者记忆里,是西方敏感的读者评价小说好坏的一个标准。
前一阵刚过世的著名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夏志清教授提起的一个现象,可以有助于说明中国小说为何走不出去。那就是现代中国作家的“感时忧国”倾向使得他们无法把自己国家的状况和中国以外的现代世界的人的状态连接起来。我个人认为当代作家也有类似情况,太过关注中国的一切,因而忽略掉文学创作的一个要点——小说要好看,才有人买!这个现象可能跟教育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作祟。关注中国国内的社会现状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若因此忽略了文学作品应有的普遍性,很可能有不良效应。
德国汉学家顾彬曾把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贬为垃圾。他批评得最为严重的一个现象是,中国作家很少看得懂外文。比方说莫言,他可能是近年来唯一一个不懂任何外语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顾彬认为这个缺失导致中国小说视野过于狭隘,我同意他的说法。中国作家到国外旅行演讲,必须完全仰赖口译的协助,因此自行到处走动与当地人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通常就是和中国同胞在一起,等于是人的身体出了国,但其他种种(语言、心态)还是留在中国。
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小说过于冗长,似乎不知见好就收的道理。这个写作倾向或许跟传统章回体小说根深蒂固的影响有关。中国古典名著,如《红楼梦》等,要是用西方当代小说评论标准来看,不见得能算是伟大的小说,因为书里夹杂了太多无关紧要的琐碎细节,使得叙述不够流畅。《红楼梦》是否算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小说?不该有的都有了,该有的却不一定都有。这些看法极具争议性。
当年“五四”时期的改革派文人提倡除去传统写作的影响,效果为时不长。以我看来,传统文学的结构与写作方式对当代作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而导致中国文学走不出去。这关联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否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文学标准?我这么说,可能有人要指控我宣扬文化帝国主义,以西方的文学标准来评价中国小说。我的想法是,如果中国小说构思写作严谨又具国际性,相信绝对可以走出去的。市场也会决定一个小说该怎么写,这是很现实的,尤其在世界各地读者日益减少的现在。
以上这些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批评可能让读者反感,因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的重点放在“想走出去”的作品。我想我们都同意不是每一本小说都能或都需要翻译成外文的。有些作品就是纯粹为国内的读者写的,能受到这些读者的欢迎就可。但当一部作品想要走出国境,就必须注意一些潜规则。以后是否有中国小说可以成功地违反所有潜规则以及市场标准?很难说。但对大部分的小说而言,不管是在翻译后寻找出版社时,或是出版后面向读者介绍时,这些潜规则是不容违逆的。
此外,世界闻名的作家都有一个了不起的编辑帮他们成为伟大的作家。身为一部小说的作者,很难完全客观看待自己的作品。编辑不是作家,但可能是最好的读者。很不幸的,编辑和翻译在中国出版界的地位不够高,报酬也微薄得很。据我所知,中国的很多出版社缺乏有才华的编辑,因此小说有毛病也就无法避免了。
(摘自《博客天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