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央视近期播出的《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全球电视机构首次全面系统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
制作这个选题的纪录片有“六难”:第一,题材本身尚无可参考的完整思想体系和学说;第二,无处不在的深度变革,难以归纳、提炼;第三,“网”不可见,镜头上没有直接面对的目标;第四,专业性高,普通受众较难理解;第五,互联网日新月异,未来较难把握;第六,国外在互联网产业和研究领域都走在前沿,中国人来做这部面向国际的片子更加不易。
面对即将迎来大变革的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只看到眼前的热闹和利益。引动国人对互联网的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引动对互联网时代的规则与秩序、生存方式等思考,成为该片责任。
中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还有多远的路?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说:“第一,在互联网核心技术层面,我们还远未能起到引领作用;第二,我国还没有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第三,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跟不上,信息化程度亟待加强;第四,我国还没有培育出成熟的互联网文化环境。”
对“互联网强国”的蓝图,制片人石强说:“举个例子,一个国家在本土诞生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基础,中国全都具备:人口基数、人口教育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统一的文字语言。”“互联网时代,人口数量变成了极富价值的元素,这恰好形成了中国的优势。”
该片也敲响了警钟——成为互联网强国,绝非技术问题。第四集《再构》提示着世人:互联网解构并重构着社会结构,深刻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互联网要求高度透明,不透明的既得利益群体是它的天生敌人。而第九集《世界》有一句解说呼吁:“整个中国社会都需要为中国的互联网谱写全新的软件。”
(蔡梦吟文,摘自2014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