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与邓小平养生之道

2014-11-19 13:16刘全
决策与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丘吉尔邓小平

刘全

20 世纪,是政治家辈出的时代,然而,能拥有健康长寿晚年的却寥寥无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中,罗斯福工作繁重,最后因脑中风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三岁;斯大林七十四岁时死于脑溢血。唯有丘吉尔活过了九十岁,并在诸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则是另一位引起世界关注的长寿政治家,他能一反领导人老年思维易僵化的定律,八十多岁时仍思维活跃,成功领导中国实现改革开放的伟业。比较丘吉尔与邓小平的养生之道,能发现诸多相同之处。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健康的爱好

丘吉尔是个先天不足的早产儿,发育比一般人晚,两岁多才学会说话,发音不准还有些口吃,三岁的时候,连说“妈妈”“爸爸”都很吃力。他早年体质弱,晚年健康状况更差,六十七岁时被诊断为动脉硬化和轻度非典型心绞痛。从遗传角度讲,丘吉尔家族并没有长寿基因,上溯七代没有一个活过九十岁的。正是这样一个体质上不占任何优势的人,竟能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在二战中能成功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不菲成绩,最终能活到九十一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么,丘吉尔是怎样弥补先天不足的缺陷的呢?首先要归功于他拥有众多健康的爱好,这些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的生命力。丘吉尔的兴趣相当广泛,除了政治外,还有军事、音乐、美术、文学等,在绘画上他也有很高的造诣。早年,丘吉尔对军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当军官。为此,他在课余参加了学校的特别陆军班,很快就学会并迷上了击剑、游泳、骑术,尤其是击剑,他曾获校际击剑比赛的银牌。作为画家,他开过个人画展;作为记者、作家,他写了《世界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并凭此荣获了195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还酷爱宠物,家中养有牛、羊、猪、天鹅等动物,他甚至还养过一头豹子。活在爱好中,成了丘吉尔的生活方式。终其一生他都生活在自己的爱好里,从而分解了工作上压力,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

无独有偶,同一世纪东方的另一位长寿政治伟人邓小平也有诸多健康的爱好。在抗日根据地,邓小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利用休息时间打打麻将,四个人围在一起,既可以娱乐,也能增进大家的交流。

1949年,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担负起解放和经营大西南的重任。西南解放较晚,剿匪任务重,加上国民党撤离大陆前将大量反动力量留在这几个省,所以各项工作异常繁重。邓小平的老搭档刘伯承在西南解放后不久即奉中央命令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离开了西南,邓小平的工作就更重了。虽然如此,他在工作之余还培养了不少爱好。那时西南条件差,邓小平业余时迷上了台球和乒乓球,在不大的地方就能达到陶冶情操和锻炼身体的目的。“文革”期间,邓小平保持着散步的爱好;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爱好就更广泛了,他爱打桥牌,爱看足球,爱散步,特别热爱游泳。同时还爱读书看报,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名著名篇,尤其喜欢看《聊斋志异》,而且还订了十几份报纸,每天都坚持看完。多种多样的爱好,使邓小平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舒畅了心情,怡养了情致,从而增加了生活的趣味,增添了生命的韧性和长度。

坚持锻炼身体

丘吉尔喜欢锻炼身体,他的诸多爱好中有不少是属于体育项目,他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丘吉尔早年就读于哈罗公学,在学习之余虽喜欢游泳,但很少和同学们一起去游,往往独自一人在学校游泳池内游,一游就是几个小时。后来,丘吉尔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他又喜欢上了划船,并且爱上了骑马,迷上了与骑马相关的打猎和打马球,经常在业余时间练习马术,马术也成为他期终考试各项成绩中最好的一项。军校毕业后,丘吉尔成为骑兵军官,因为没有作战任务,他就整天练习骑马,闲暇时打打马球,身体也因此好多了。二战期间,丘吉尔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和工作压力,但由于早年锻炼的铺垫,他不仅早就过了医生预测他活不过的四十五岁,还领导英国人民最终成功击退了德军的疯狂进攻。二战以后,丘吉尔迷恋开车,晚年还参加砌墙体力劳动,一天可砌三百块砖,这些都有益于他的健康。

与丘吉尔一样,邓小平从青年时期起就养成了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即使到了晚年,他虽然日理万机但总是忙里偷闲进行锻炼。邓小平喜欢游泳,特别喜欢在大海中游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夏季在海滨游泳能连游一个多小时,有时遇有风浪,仍继续前进,胜似闲庭信步。1992年在北戴河时,他已是八十八岁高龄,仍然兴致勃勃地天天坚持下海,每天畅游一个小时,直到尽兴才归。平常他经常抽出时间在自家院子里散步,雨雪天不便,他就在走廊里来回走动,从不间断。散步是邓小平的主要活动项目,他散步时一次走十二圈,每圈一百二十米。此外,他还喜欢登山,早在渡江战役之前,他就和陈毅利用闲暇登过泰山。1979年,七十五岁的邓小平徒步登上了黄山,觉得这是一次检验,证明他身体各方面还很好,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这一课合格了”。1980年,七十六岁时,邓小平登临了比黄山海拔高出一千二百多米的峨眉山;七十九岁时登临了长白山,并题字留念。正是通过不断锤炼自己的身体,邓小平的健康状况才一直很好,担起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重担。

乐观豁达是长寿的不二法门

乐观豁达的心态是调节人内在精神情绪的重要法宝。心胸狭窄者往往易怒易生气,不利于养生;心胸宽广的人才能保持心态轻松,有益于长寿。

丘吉尔早年就养成了乐观的心态,自己身体素质不好,很早就被医生告知活不长,考试成绩经常倒数,但他并没有为此闷闷不乐、悲观自弃,而是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过好每一天。

成为首相后,丘吉尔因性格豁达乐观、诙谐幽默,凡事都能够看得开,被英国人称为“快乐的首相”。二战后,斯大林遇到丘吉尔时幸灾乐祸地说道:“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我之所以对德宣战是因为捍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利,当年人民选我;如今人民不选我,都是他们的权利,我维护了他们的权利,感到自豪。”丘吉尔不论在公开场合,还是与家人在一起,他的谈话总是充满幽默。幽默与乐观伴随丘吉尔度过了紧张而忙碌的一生,撑过了无数艰辛的岁月,使他心理长期处于最佳状态。

这一点在邓小平身上体现得也十分明显。邓小平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曾经总结自己时用了“三起三落”一词。在“三起三落”中,邓小平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邓小平第一次“落起”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和古柏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为此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的警告处分。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受此影响,他那很有名气的职业革命家妻子——金维映和他离了婚。第二次“落起”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邓小平被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第三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大刀阔斧,成效显著,但邓小平的做法被错误地认为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才获得第三次解放。邓小平在多次重大挫折和打击面前,从不局限于个人得失,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这种积极的健康精神,也正是邓小平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因。

会休息才会健康

精力再充沛的人也离不开休息,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有充沛的精力,也难以保持身体各方面的平衡,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拥有健康。

丘吉尔一生注意劳逸结合,很善于休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伦敦实施了长时间的疯狂轰炸,这段时间是丘吉尔一生中最忙,也是心理压力最大的时期。对英国大为不利的战争进程让整个英国忧心忡忡,日理万机的丘吉尔的神经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每天只能睡三到四个小时。那段日子,为了躲避德国的疯狂空袭,丘吉尔只能呆在地下室指挥英国军队作战。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丘吉尔拿起织针泰然自若地织起毛衣来,士兵们看到自己的首相用粗大的手指捏着细长的织针,一本正经地织毛衣,都快忍不住要笑出来了。丘吉尔则无视士兵的反应,安然地织毛衣,听汇报,下达各种指令,神情悠闲,心情淡定。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位将军实在忍不住了,就对丘吉尔说:“首相,我觉得织毛衣这种事您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因为德国飞机时常光顾这里,也因为您忙着指挥成千上万的军队啊!”丘吉尔回答说:“正是因为这样,我的身心必须得到有效的休息。所以,我正在进行自我调节。织毛衣让我心情惬意,让我的大脑得到休息,并时刻保持冷静与清醒的意识,避免我因冲动发出错误的指令。”丘吉尔就是靠着这些独特有效的休息方式减轻了巨大的压力,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战结束后的六年时间里,丘吉尔致力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紧张写作之余,他依然热衷于编织毛衣,因为织毛衣让他放松身心,有助于行文构思。曾经有人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笑着说:“如果有地方坐,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地方躺着,我绝不坐着。”这些重视休息的方法,使丘吉尔毕生精力充沛,至八九十岁高龄依然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与丘吉尔比较,邓小平没有织毛衣这样独特的休息方式,而是注重睡眠质量,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邓小平一般每天早晨8点就会醒来,然后按响电铃叫值班护士进去给他测量血压,洗漱完了之后,就在书房兼办公室里喝杯牛奶,吃根油条,接着一边喝浓茶一边批阅文件。他一般在上午10点钟左右就将秘书们送来的各种重要文件处理完毕,在这一过程中他喝着浓茶,茶叶泡开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以便于保持精神集中。在批阅处理完文件后,邓小平就会坐在沙发上看看书报、打打桥牌,活跃活跃脑子。

打桥牌就成了邓小平管理国家大事之余最理想的消遣活动,1988年,邓小平被聘请担任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这个头衔一直保留至邓小平逝世。

永葆事业心才能永葆心态年轻

保持事业心是防止过快衰老和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丘吉尔和邓小平在这方面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他一生是“五起五落”,但他毫不气馁,仍然像“一头雄狮”那样去战斗,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他说过:“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强烈反对过他的人。胸怀坦荡,使他摆脱许多烦恼。

这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式人物,留给英国人的远不止他那个性鲜明的代表胜利的“V”形手势,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书写着“V”字代表的胜利。

邓小平的事业心来源于他对祖国深沉的爱,他的一句名言就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了寻求救国真理,邓小平十六岁就远赴法国留学,并转变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战士。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立下了赫赫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七十四岁高龄主导中国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一个伟大时代。1989年,邓小平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思考并未就此停滞,他仍在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仍在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于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他都是服从祖国的需要,秉持极强的责任心,一次次从政治失意中走出来,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晚年退出政治舞台,也是为了服从祖国长远发展的需要。从事业发展的需要主动退下来,这也是邓小平永葆年轻心态的秘密。

猜你喜欢
丘吉尔邓小平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丘吉尔的奇闻轶事
段子里的丘吉尔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首相与女议员的对话
丘吉尔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