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瑾
“哥啊,30多年了,你别怪兄弟,一直没来看你……”一把抱住墓碑,张梅元只喊出这一句,便跑了调子,无尽悲痛,化为漫天嚎啕。
栖息的鸟儿,一梦惊醒,急扑拉下翅膀,从苍松翠柏间逃开。2011年清明时节,广西靖西烈士陵园内已是暑意迫人,太阳肆意洒下喧嚣,是要暖热这悲凉的心么?
有30年了吧,长眠于此的张梅友烈士终于迎来兄弟,“盼”来归期。至此,这场历时4年、行程数万里的“助英魂回家,帮烈属扫墓”活动圆满结束,烈属得偿夙愿,9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滨州籍烈士魂归故里。
黄土一掩忠骨,往事随风泪未干
三十年前,你走时,母亲把你送到村口,眼里含着泪花,语中满是叮咛。哪曾想,你一去不复返,永远地离开了……
2008年的一个冬日,滨州星火义工组织会长牟玉霞接到一个义工打来的电话,说看到一个名为《帮烈士回家,滨州人的骄傲》的帖子,一个网名叫“枫桥听雨客”的老兵整理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15位滨州籍烈士的信息,询问该怎么办,看罢,牟玉霞难以平静,便把帖子转发到星火义工板块。名单中,那些熟悉的村落、姓氏,让义工们感慨良多,这些烈火中戛然而止的青春,原来,曾那么鲜活地生活在身边这方土地!义工们都觉得该做些什么!
30多年过去了,寻访烈属是个难题,所幸,滨州星火义工组织已发展到近两千人,是强大的人力后盾。经走访,15名烈士中,有4个因为信息记录错误没有找到家属,有2个烈士家中已是满庭松柏,无直系亲属存世;剩下这些尚能寻访到的烈属,有的只知亲人牺牲之讯,却无从打探埋骨之地,有的萦心数载思扫墓,终因政府不组织、自身贫无立锥而作罢。
低矮的老屋,青黑的老瓦还留着残雪,这是刘西岭烈士自小生活的家,他牺牲那年25岁。义工们推开柴门,九十多岁的烈士母亲,一听是为刘西岭而来,一脸淡漠:“三十多年了,他都不想我,我也不去想他……”说罢赌气走出堂屋,佝身而行,又不肯走远,于是坐在门口的高凳上,不时探头朝屋内望望。刘西岭的哥哥告诉义工,老屋眼看成了危房,家人商量着给老母亲建新房,她却死活不肯,说要是重盖了,怕哪天西岭回来找不到家,连梦都托不了!直到义工们离开,老人家仍兀自坐在门口,低勾着头,一身萧条,风吹乱银发如茅草,那细细的呜咽几不可闻,她是在哭吗?是在责骂那三十多年都不肯来托梦的儿子吗?
滨城区堡集镇吕家桥村,吕吉烈士的哥哥吕忠望着义工捎来的弟弟的墓碑照片,久久难以平静。“小四(吕吉)1976年入伍,当了三年兵就没回过一次家。那是1978年秋后的一天,他往家寄回一封信,说马上就要复员了,能回家过个团圆年。当时全家都十分高兴,但是,紧接着我们就收到了第二封家书,小四说要上前线去打仗了……”吕忠说,噩耗传来的那天,母亲当场晕了过去,一直到1998年去世,仍在不停念叨着小四的名字。
“老家的房子里都是炕在南,门在北,所以,人在炕上都是面北而坐。但从叔叔参军那天起,奶奶在炕上坐的方向就悄悄由面北改成了面南,这一改就是整整20多年”,一个烈士的侄子说,“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叔叔牺牲的方向。”
几经曲折扫墓路,故乡风物诉衷肠
千山万水外,那块小小的墓碑,还有多少父母亲人,至今未见,心愿空悬?
武魂胡不归?关山万里阻。拔剑起长歌,乡音难成调。为国捐躯的烈士埋骨他乡,日夜盼归,故乡的亲人难以祭扫、日夜常忧。
带他们去边陲吧——扫墓去,这是星火义工的一致发心。
“星火义工”发起“助英魂回家,帮烈属扫墓”募捐活动,在当地引起不小反响。后南方当地某报亦参与宣传此事,最终,义工组织将募捐到的善款交给该报,由他们全权负责扫墓事宜。
2009年清明节,看到带烈属去扫墓的报道后,牟玉霞和义工们都松了一口气,直到8月份,她接到那个奇怪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杨长峰烈士的侄子,还没等牟玉霞开口,对方就噼里啪啦指责开了:你们打着扫墓的旗号募捐,还给老人拍了照,烈属们都眼巴巴地盼啊盼啊,等着去扫墓,去“见”亲人,谁知道一等就是好几个月,连个信都没有!你们竟这么不讲信用……”牟玉霞当场就惊呆了:清明扫墓不是早回来了吗?怎么……怎么还有人没去啊?
后来一调查,才知因经费不够,9个烈属,某报只挑着带了5个,其他烈属并不知情。
“给烈士们都已经捎了信,说家人去看他们,结果后来有的见到了兄弟姐妹,而有的一个亲人都没见上,他只能孤零零地站在边上,眼巴巴地看着,看着战友们和亲人交谈……”一连好多天,牟玉霞脑子里全是这样的画面。
所幸还有弥补的机会。当年十月,牟玉霞请好假,亲自领队,带着4位烈属,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赶往烈士杨长峰、季培泉、刘西岭的埋骨之地——广西防城港。这次扫墓,通过义卖等募捐到6千善款,3个烈属获得资助;刘西岭的哥哥家庭条件尚可,他家自愿多去了一人,多出的费用自己承担,牟玉霞的费用亦是自己承担。
一个网名叫“裸虫”的大姐,得知扫墓的消息后,主动向牟玉霞请缨:“你一个女人家带着几个老百姓去扫墓,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个啥事也没个商量,大姐去送你一程吧!”就这样,两个女人带着四个烈属,启程了。
一路上牟玉霞只吃了几桶方便面。那些她紧守着的包、袋里则装满美味,脆甜的冬枣、软圆的馒头,香嫩的年糕……这些滨州特色,都是带给烈士的。瓶瓶罐罐中,则盛满兄弟们专门去黄河汲的水、装的沙……听说去扫墓,那几天,天还没亮,刘西岭的老母亲便拿起扫帚,扫老家院子里的土,之后细细装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它洒在儿子墓前。“儿啊,这次,你一定要跟着你兄弟回家啊!”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至今仍在盼着儿子归家。
一行六人受到防城义工的热情招待。偌大的烈士陵园,如果不提前找到墓碑位置,来到再找会很费时间,细心的义工们早早帮着找好,记下编号,替他们节省了不少时间。每逢清明,防城义工还会按烈士家乡的风俗祭拜他们。广西的主食是大米,怕滨州的烈士“吃”不惯,一个义工姑娘每年都央求母亲找一个山东朋友帮蒸山东大馒头。情人节那天,姑娘们还会买上玫瑰,送给这些还未来得及享受爱情便逝去的“烈士大哥”。endprint
“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防城义工对烈士们的温情与敬意让牟玉霞动容。
在当地义工的引领下,到当地民政部门登上记,牟玉霞专程去买了鲜花。在祭拜家乡英烈时,她无意间看到旁边一个四川籍烈士墓碑,牺牲时只有17岁。后来得知烈士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还都是孩子啊!不知亲人可曾来看望过他?这么一动念,整颗心便说不出地难受。她蹲下身子,细细将鲜花全部分开,决定在每个墓前都献上一朵,没花了,就用叶子替代。
捧一把故乡土,掬一捧黄河水,撒于烈士墓前,郑重庄严,岁月生辉,烈士们嗅着母亲河的气息,一定会忆起很多故园往事吧!牟玉霞又走上陵园最高处的台阶,从袋子里抓出沾化冬枣,含泪喊道:“这是我们山东的枣,你们都是一样的战士,一样的战友,都来尝尝吧!”随后把冬枣抛向陵园的上空,洒落在墓碑群里。
仗义相助赴边陲,英魂归乡偿夙愿
一位网名叫“矛与盾”的军人,看了牟玉霞有关扫墓的博文后写道:“如果有一天,我牺牲在战场上,也会有人怀念我。这样的牺牲,值!”
转眼到了2011年,牟玉霞和义工们心里仍压着一件事:还未去广西靖西,拜祭张梅友烈士,不能再拖了!牟玉霞是滨州市人民医院门诊部的护士长,平时工作很忙,请不了假,怎么办?她多夜未眠,最终想起了自己的星火义工论坛!平日很多人在论坛上玩,美食、读书、摄影、丹青,好多组织亦驻足于此,当牟玉霞看到“绿野户外”的驴友经常去全国各地旅游时,心念一动,禁不住发帖询问,不知他们能不能去靖西玩,顺便带烈属去扫墓?没想到当场就有人响应,一个网名叫“田园孤独”的资深驴友,看到帖子之后,表示自己愿意陪同前往。随后,又有不少驴友加入讨论,踊跃报名并自觉排起队来,如果“田园孤独”有事去不了,第二个就顶上,第二个去不了,就第三个去,自觉排队者竟达近十个。
那次扫墓,星火义工内部募捐爱心款项4000元,经商议,两千作为张梅友弟弟张梅元的花销,两千给领队,但“田园孤独”拒不接受,坚持自己承担费用,并提议让张梅友的两个弟弟都去扫墓。“田园孤独”的做法,让论坛驴友深受感动,怎么能让他出力又出财啊!于是,驴友们纷纷自发为“田园孤独”捐款,版主“山地驭风”提议,为了成全尽可能多的驴友的善心,每人限捐50元,多了不收。短短两天便收到2000元捐款。临行那晚,“快乐单车”等一些驻扎论坛的组织也有不少人前来送行,义工“阳光大哥”还专门写了檄文祭奠烈士。
田园孤独一行4月4日凌晨1:30到达靖西,喜莱莉爱心社的周小燕已等候多时。扫墓期间,吃、住、车辆安排等等事宜,全是爱心社的义工一手操办。当天,30多名义工来到陵园,陪烈属扫墓。那天细雨绵密,张梅友的弟弟将带来的野草种子洒在墓前……
扫墓结束后,田园孤独把剩下的1800元带了回来。后来大家一商议,决定将钱送给张梅友烈士的母亲。义工们拿着扫墓的照片给老人家看,老人先是开心地笑,然后哭了。
据说,扫墓回来后,刘西岭的母亲终于同意扒掉老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