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春森
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死亡人数在几小时内攀升至百人。深圳山地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在第一时间进入震中,展开了12天的生死救援。
8月4日,救援队全体队员进入一级救灾备勤状态,开始全队人员报备和物资准备。根据灾情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人员搜救和伤员转运、应急医疗服务、灾情调查、开展灾后紧急援助为工作目标。当天晚上我整理了SRT技术装备,并打包好行李,报备随时出勤。当天晚上,全员集结完毕,凌晨第一梯队一车四人启程。5日清晨,第一梯队余下五车16人出发。
6日当天救援工作会议后,我被分配到了龙头山工作组。由于交通管制,只有专项救灾物资车辆可以通行前往龙头山。我们找到了当地老乡,鲁甸老乡用摩托车装上轻型挖掘工具和部分医疗物资,送我们到达震中区域龙头山镇,现场即刻建立龙头山前进营地,并展开救援工作。
晚上简单会议后决定我队的工作重点为:遗漏伤员的搜索转移和物资派送的调查。第二天在八宝村排查中,发现一位地震中被倒塌土墙严重砸伤的大爷,以及一位疑似脚踝骨折的大妈,随后我和队员同民政部下设的国家紧急救援队合作搭建简易担架,联系救援直升机,将伤者转运至两公里外的平坦玉米地,由成都军区的直升机直接转运伤员到昭通市医院救助治疗。
由于地震塌方,两条进入龙井村的道路均损毁,我们徒步进入龙井村。询问得知龙井村目前还没有救援队进入,且未收到批量生活物资。现场接诊病患三人后,我们随即返回龙头山以便尽早联系龙井村的物资。沟通之后,壹基金鲁甸指挥部回复,已经协调龙井村的专项物资进行配送。
随后几天我回访了光明六社一位脚部砸伤的老人,队友立刻检查了伤患部位,老人的三根脚趾头完全砸断,肌肉发黑严重恶化腐烂。由于担心昂贵的医疗费用,老人拒绝去医院治疗。我告诉老人因为地震造成的伤病,政府将提供免费治疗。简单清理包扎后,搭建了简易担架,我们将老人抬至路边,拦到成都军区昭通军分区的车辆,将伤者送到鲁甸县人民医院救治。
我们的前进营地就安扎在龙头山小学,每天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余震。小学教学楼的一面墙,也因为余震出现裂纹,从早期的拳头宽到我离开时的脸盆宽。通往龙井村的道路也是修了震,震了再修。眼前成片的废墟下,还埋着数具未能挖掘出来的尸体,山河依在,可家破人亡。泪水在眼眶中积蓄,却始终不敢让它落下来,因为我们是灾区老乡眼中的希望,活着的希望。
12日后,前期遗漏伤员的搜索转移工作正式结束,灾区工作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我们也将工作重心转向疫情消杀、灾后生产恢复。第一梯队下撤队员已经离开灾区,心理干预组的战友进驻龙头山进行情景疏导脱离。
16日,第二梯队下撤离开灾区,第三梯队进入龙头山镇展开工作。疫情防治、灾后生产恢复成了我们的工作重心。部分村社仍有腐烂动物尸体没有妥善处置,皮疹皮肤病发病率攀升,我们加大皮肤病防治宣传,同时调拨相关的皮肤病药品发放到社。
花椒是龙头山镇村民全年主要的经济收入,地震导致村民错失花椒最佳采摘时期,接连的阴雨天气,又使村民补摘的花椒无法晒干。经过后方队员的积极努力,第一批三台花椒烘烤箱的募款和支付已经完成,21日三台花椒烘烤箱到达龙头山镇,队员们协助村民安装好机器,并教大家学习使用。看到当地村民脸上露出了地震后的首个笑容,我们感动、欣慰,这些笑脸是我们最大的收获。随着村民对花椒的陆续采摘和烘烤进入正轨,我们在鲁甸的地震救援工作也正式结束。人虽回来,救灾工作也停止了,可后续思考却一直未能停下。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次救灾结束的背后都引发着民间组织的深思,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怎样还能做的更好? 这一次的鲁甸地震救援中,不管是政府救援力量,还是民间救援力量,我们整体的效率都到达一个新高度,我们称之为“鲁甸速度”。
云南省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的搭建,对接了一线救援的各类公益组织和民间各地的救援队,并协调物资运入发放。尽管余震不断,但载满大宗物资的大货车依然有序进入震中龙头山。民间地震救援协作平台的建立,壹基金救援联盟、益云、卓明等救灾信息发布平台的联动,更加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效率和有效性,避免区域搜救力量的分配不均,这样的平台联动,对灾区人民来说是切切实实的福音。
8月5日起,越来越多的救援力量进入鲁甸。这一次大家不再扎堆进入震中,更多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并迅速切入驻点。例如各类救援队负责一线的排查搜救;红会、壹基金、扶贫基金会等完成灾区村民生活物资的调配输送;中华儿慈会关注待救孤儿;各类大型基金会负责筹款,对接灾区灾后重建;连龙头山镇的当地村民也参与进来负责救援人员的一日三餐,让救灾人员无后顾之忧。
社会组织在切入驻点,志愿者们也在切入驻点。反观2008年汶川地震,部分志愿者在没有任何经验和体能的状态下进入震中,身体出了状况,没有同伴,救人不成反被救。也偶有志愿者驾车前往却成了堵路堵车的源头。搜救人的前提是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施救者。
地震带给人类物资和精神上沉重的伤害,却也带给我们不曾发现的精神鼓舞与感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