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鸳鸯壶》的创作美感

2014-11-18 23:15徐伟强
佛山陶瓷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作品鸳鸯陶艺

徐伟强

摘 要:《鸳鸯壶》选用原矿紫泥制成,壶身椭圆造型若湖中鸳鸯,造型动感;一变嘴前伸,耳把方圆结合;圆盖板上壶钮若雄鸳鸯头部斑斓色彩的流线型,整体线条流畅,很是飘逸。

关键词:鸳鸯;作品;陶艺

1 前言

紫砂壶是实用的饮茶器具,也是最具鉴赏价值的艺术品。它的外在价值是实用的器皿,而其内在的价值则是美的艺术品。紫砂壶艺始于宋朝而成于明代。几百年间,紫砂工艺经历无数兴废衰荣,薪尽火传,逐渐形成今日世界性的紫砂文化热潮。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型、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

2 《鸳鸯壶》的创作美感

《鸳鸯壶》选用原矿紫泥制成,壶身椭圆造型若湖中鸳鸯,造型动感;一变嘴前伸,耳把方圆结合;圆盖板上壶钮若雄鸳鸯头部斑斓色彩的流线型,整体线条流畅,很是飘逸。严钢老师合作刻绘,壶身正面刻绘水中游鱼,下笔古拙,水草鱼儿皆简朴,反面陶刻“得大自在”四字,侧钤“壬辰年 鼎山严钢书”,将鸳鸯、鱼儿自由游曳的姿态展现,更是此刻心态的真实描写。

茶与壶的艺术是天作之合。紫砂壶的美,在于壶砂、壶色、壶型、壶款、壶章、壶铭、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中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诸多艺术于一体,而紫砂上乘之作的铭刻又达到“切茶、切水、切壶、切情”,一把上乘的壶,可谓是美妙绝伦。它将品、闻、观、赏、感、悟等有机结合,达到了从生理、心灵到灵魂的超越。追求自然清净、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它已经成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生动集成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标志。《鸳鸯壶》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在清新的茶香中,一对人,一对壶,相视而饮,促膝谈心,气氛融洽而温馨,是何等的浪漫。“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鸳鸯壶承载着那份对永恒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祈愿天下有情人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有诗句“愿做鸳鸯不羡仙”,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人们竞相效仿,创作了许多以鸳鸯为题材的诗文和神话传说故事。乐府诗中的名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刘兰芝(下转第76页)和焦仲卿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将自己的幸福理想赋予了美丽的鸳鸯。

紫砂作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艺术品,紫砂器具深受人们喜爱。作为紫砂工艺的传承者,创新者,除了深入研究其工艺流程,制作手法及传统文化外,还要具有开放的思想,博大的胸怀,积极了解外来文化,正确把握时代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题材上有所建树,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紫砂作品。

3 结语

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特点较突出的陶瓷艺术作品。创作设计新的紫砂陶艺作品,首先需要认识和掌握其特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领悟和理解紫砂陶艺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征,深入进去,发挥创造精神,紫砂新作才会越来越有所发展和提高,才能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猜你喜欢
作品鸳鸯陶艺
欢天喜地配鸳鸯
绣鸳鸯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及其作品印象探究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鸳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