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傲
说到黑龙江的地方戏,众所周知的就是东北二人转了。二人转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
最初的二人转,是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现在的二人转已经走出田间地头,在东北的各大中小城市也异常火爆,到处可见的小剧场吸引着不同的二人转演出团体前来表演,作为一个地方戏,如此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在我们静心比较后会发觉现在的很多二人转与以往的传统二人转已经大为不同,甚至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只能说是类似二人转和小品之间的一种演出。
传统二人转在表演上的技巧有“唱、说、做、舞”四功。唱功讲究韵味足,吐字清,句子结构完整,腔调优美,唱得有劲。说功即说口,一般为男逗女捧,内容风趣,讲究“包袱儿”,还有穿插在正戏中的说白,通常须一气呵成,说得流利。做功指做派身段和表演动作,演员要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种类的感情。舞功的基本动作可以概括为“跳、走、翻、扭、错、转、扇、抖、耍、打”十个字。二人转的音乐唱腔也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二人转和其他剧种一样,生旦净末丑都有,丑居末位。
但现在的许多二人转演出是丑角儿当家,表演时更注重说、学、逗、耍,而作为戏曲精髓的唱则排在最末位。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些二人转演员为迎合观众心理,抛却了其他表演形式,或有滥竽充数的小品演员根本不会演唱传统二人转的,呈现在舞台上的只是谩骂、低级调侃和下流笑话的一场场闹剧。现在的剧场二人转演出降低了艺术本身的水准,使演出变得低级下流,也使不知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二人转产生误解,对现在二人转所谓喜欢也只不过是满足了一时“嘲谑心态”,没有艺术格调的演出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会长久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应该坚守一种尺度,透显一种文化品位。他即能展现表演者扎实的功力,又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听起来含蓄温润,不急不缓,如此才可行远。现如今,传统二人转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创作者急功近利的心理很难沉不下心来搞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好作品,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优秀曲目太少,而陈旧的曲目已少有人听,这也是导致传统二人转走向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受演出市场和演出环境影响,一些学员不等学到真本事就急于出去混饭吃,使人才培养中途夭折。他们对老唱腔不熟悉,未能学到二人转的精髓部分。二人转的曲目十分丰富,传统曲目就有三百多个。其中较为流传的是百个左右,艺人普遍会唱的有五、六十个。过去有“四梁四柱”(二人转的大戏)之说,“四梁四柱”全会的才能算上艺人,会不全的只能算半拉艺人。
与此同时,由于老艺人相继谢世,原来特色鲜明的传统二人转形态已成了文字上的记载的东西,一些老艺人的绝活:如顶灯、彩棒、小辫功等都随老艺人逝去而消失。原生态的二人转演唱形式只能在资料中略见一斑,精通此业的艺人或老或逝,尚能登台献艺者极其鲜见,原生态二人转的九腔十八调已变得面目全非,且有日益萎缩消尽的态势,面临着濒于消亡的境地。
现在保护原生态的传统二人转,首先就是原式原样保护,不要改变其技艺和形态,更不要急于创新。只有当传承已成为事实,传承获得了原汁原味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创新。因为此时的创新已有了浓厚的基础,有了功底,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创新,才不会变味,也不会影响传承的成果。借助我国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比如政府的大力扶持,资金的有力支持,采取必要的传承措施,形成一定的机制。制订出台有利传统二人转传承的政策法规,广泛进行宣传,鼓励各部门支持传承工作,为传承提供一切方便。还要在二人转的传承人和徒弟间订立传承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比如传承人要传承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标准,需要多少资金、多少时间和被传承人需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都应有一定的章程约束规范。通过成果展示,外出学习交流、演出等形式,不断激励和推进传承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我们不仅仅要真实记录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将它们系统地留在人类的记忆库中,还要在原基础上创作大量优秀健康富有时代气息的二人转曲目。在充分利用原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本地区各种有关二人转的资料,组织、培养人才进行传承发展和深入研究,尽快让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昭扬于世。
东北二人转是在我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地方戏曲。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二人转艺术,为二人转的传承和创新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