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萌,王 浩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石家庄050021)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进步而前进,劳动生产力最为重大的进步以及人们不管往何处引导或在何处应用劳动生产力,所展现的大部分技巧、熟练度与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可以按需提供给有需求的用户,用户无需关心这些软硬件资源是哪里生产的、安装在什么地点,只须按需购买成品为自己所用。计算资源提供方和需求方进行了分工,资源需求方只须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无须关心自己产品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厂家的硬件平台上运行,无须为硬件和网络的建设、运维付出人力和财力。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互联网行业的进入门坎,为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亚当·斯密通过详细描述制作别针的生产过程来说明分工的重要性。制作别针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被分解成若干工序,其中,大多数流程同样也成为了特殊行业。一人抽铁线,另一人拉直,第三人切断,第四人削尖,第五人研磨顶端等,整个制作别针的主要工作被分成18个特别工序。在亚当·斯密时期,一个10 人的小工厂一天可以生产48 000 枚别针。如果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各自独立完成所有工序,那么其中无论是谁,一天时间都不可能生产20 枚别针,也许一枚都做不出来。任何一种行业,若能引进分工,都会因为分工而使劳动生产力得到相当比例的提高。
分工的水平代表社会化的进步程度,它外在地表现为经济利益的相互依赖程度。社会性越强的经济体,其内部个体的相互依赖性就越强,市场需求就越旺盛,所以,市场的交换能力反映的是经济的社会化程度。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云是飘动的、不固定的,象征着这些底层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飘动,这些能力可以随着网络自由地提供,分散给处于不同位置的客户。用户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就可以使用“云”提供的能力。
云计算落地实施,必须由强大的技术做后盾,随着5 大类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不再是空中楼阁。
(1)硬件性能急速提升
摩尔定律依旧推动着整个硬件产业的发展,包括芯片、内存和硬盘等硬件设备在性能和容量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近几年的多核多线程技术已使得芯片的整体性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最新的x86 芯片在性能上已经是30年前8086 芯片的1 000 倍。用于手机等低能耗移动设备的ARM 芯片在性能上也比过去大型主机上的芯片要强大得多。
(2)Web 2.0 技术
随着类似AJAX、jQuery、Flash、Silverlight 和HTML5等Web 技 术的不 断 发 展,Chrome、Firefox 和Safari 等性能出色和功能强大的浏览器的不断涌现,Web 能支持多种多媒体功能并处理复杂的事件,在用户体验方面越来越接近桌面应用,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和云连上,就能通过浏览器使用各种功能强大的Web 应用。
(3)系统虚拟化
VMware的vSphere 和开源的Xen 等基于x86 架构的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提升了硬件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硬件购置成本;有效地提升了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的程度,硬件能力资源池化成为可能,逐步具备了统一建设、按需分配的能力。
(4)网络技术——管
随着100 G PTN、100 G OTN 传送网技术、100 G以太网技术的出现,大容量、多端口、高性能、上百Tbit/s 级别转发交换、路由设备商用,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家庭宽带从窄带拨号上网xx kbit/s 到光纤入户100 Mbit/s,企业专线从2 Mbit/s 接入到1 Gbit/s,甚至10 Gbit/s,满足了大多数服务的需求。随着4G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
(5)移动设备——端
基于苹果iOS 和谷歌Android 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的性能和功能已经接近普通电脑的水平,用户通过这些移动设备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云中的服务。终端和管道的高速发展为云端的快速落地奠定了基础。
云计算是继20 世纪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巨变。云计算是对计算机信息化更细化的分工,实际上是希望每一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就好像使用别针的用户,无需了解别针的生产工艺。云计算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所生成的产物,它是互联网行业进一步的分工,代表社会和互联网行业先进的生产关系。因此,从社会的发展特点来看,云计算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专业的事情由专人来做,是指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把硬件和软件封装成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企业和个体的一种服务模式。云计算时代,个人和非IT 企业不必购置相当数量的硬件资源,不必安装和维护众多的软件,也不必设置信息化部门和人员,只需要在使用计算资源时,通过互联网来购买、使用公用云提供商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服务。
云服务提供商采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各种云计算技术对不同设备、千差万别的资源进行统一化管理,提供像云一样具有弹性的计算机能力给需要的个人和团体使用。同时,云服务商设有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员、硬件维护人员和信息安全保护人员,保证公用云的安全、可靠运行。
非互联网企业不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来单独建设计算资源,而是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样的分工使得互联网业务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随着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业务互联网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互联网业务服务商已经走在了云计算的前面,如亚马逊的AWS、Amazon EC2、微软的Windows Azure、百度云、阿里云等,这些公用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传统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口号是从“移动通信专家”完成向“移动信息专家”的转变;中国电信的目标是“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联通主打“让一切自由联通”。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实现了相互渗透与融合,电信运营商开始迈入向信息服务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
云计算被业界划分为公用云、私有云、社区云和混合云。当前,公用云发展得如火如荼,对应公用云,传统的大型企业、电信运营商对私有云的建设更加青睐。以中国移动为例,除了向公众用户提供“大云”业务外,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部私有云的建设上。参照中国移动网络架构划分,传统IT 部门包括业务支撑中心、网管中心、管理信息中心以及数量众多的数据业务系统。这些系统都对服务器计算能力、磁盘存储能力、网络带宽、系统安全有近乎相同的需求,适合使用私有云来承载,如图1 所示。
传统互联网企业要做的所有事情被分割给许多公司联合完成,分工更加细化,每个公司只做其中一部分。专业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在本质上就是巨大的产业转变。
目前,在传统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每个维护人员约管理100 台服务器;在非数据中心模式的信息中心,每个维护人员维护的服务器数量更少,如一般运营商的业务支撑中心、网管中心、管理信息中心、IDC 中心都配置了专门的维护人员,这种重复配置大大降低了维护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然而,从国外先进的云计算企业经验来看,每个维护人员可管理1 000 台服务器,谷歌全球约100 万台服务器,维护人员约1 000 人;亚马逊全球约45.4 万台服务器,维护人员约500 人。从维护人员角度来讲,传统运营商的效率只有云计算公司的1/10,甚至更低。
公用云的分工是自发的市场行为,以人们赖以生存的饮食为例。
①大型农场、大型养殖池场:Intel、AMD、HP、Dell。
②面粉厂、榨油厂、粮油批发市场、菜市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IBM、百度、阿里巴巴。
③终端:个人用户、企业用户。
即粮食批发市场、菜市场可以提供各种商品,用户可以购买小麦、大米、鸡、鸭、鱼(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然后自己加工,加工产品可以自己食用,也可以二次销售;用户也可以购买面粉、肉食(PaaS,平台即服务),然后简单加工即可食用;用户还可以购买馒头、烧鸡、熟肉(SaaS,软件即服务),直接食用。
因此,公用云的分工是天然的、自发的市场行为,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传统的IT 系统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和维护,云计算平台基于集中化建设思路整合IT 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承载跨部门应用,现有组织架构无法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IT 资源管理及运维模式,建设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后需要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私有云在企业内部,不能由市场自发驱动人员分工。随着技术的进步,必须在公司内部自上而下地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1)建设私有云需要考虑的问题
企业私有云是一个企业的数据中心,功能包括自助服务功能、服务生命周期、资源管理、资源服务、安全管理以及对外接口。私有云技术逻辑架构如图2 所示。
图1 运营商的支撑系统适合私有云承载
图2 私有云技术逻辑架构
最上层是服务层,提供各种服务;管理层提供资源管理、负载均衡和安全;虚拟化层提供硬件虚拟化;最底层是各种物理资源。数据中心需提供以下功能。
资源池管理:集中管理的硬件资源。
动态分配和回收:自动动态分配和回收服务资源。
自助服务门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助申请资源,平台根据SLA 和用户付费情况,决定审批结果。
应用和服务管理:应用管理、服务度量、计费、SLA 等。
(2)组织架构调整初探
云计算颠覆了旧有IT 领域架构,项目需求分析、方案制定、项目建设、资源申请、资源分配、资源回收、应用评估等方面都需要引入新模式。一个IT 部门早已习惯运行自己的数据中心,如果让他们放弃,这种变化会让他们对工作产生担忧心理,恐怕会很难推进工作。因此,企业私有云部署的成功与否,情感决策大于逻辑决策。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很难真正地按照云计算的思想来规划和建设,要引入云计算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架构中的业务架构和人事架构问题,而不是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问题。为了使企业私有云健康发展,首先需要调整旧有的业务架构,与此相呼应,需提前调整企业的人事架构。对应私有云技术和应用架构,业务架构和人事架构建议如图3 所示。
企业数据中心定位于企业二级部门,在整合部门IT 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企业数据中心成立初期,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推动力、高超的协调能力、良好的过渡能力和完备的继承能力,才能顺利推动企业由传统IT 架构向云计算架构转变。
图3 企业数据中心业务和人事架构
云计算的车轮推动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滚滚向前,公用云在市场经济自发调节下迅速发展,随着私有云的快速推进,企业的业务架构、人事架构变革不可避免,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应对,考验着每一个公司领导人的智慧。
1 吴朱华.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 蒋建华.云计算不可及? 私有云对IT 架构三大影响,http://tech.it168.com/a2011/0309/1164/000001164221.shtml,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