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从小学进入初中,总有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他们的数学思想仍停留在小学已知数的范围里,不适应字母代替数字的新知识,容易对数学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与信心,影响数学成绩,形成两极分化。初一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打得扎实,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深造中受益匪浅。那么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有什么不相适应的地方呢?在教学中如何有效防止分化,为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开个好头呢?
我先谈谈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不相适应的地方:首先,初一数学引入了代数式,小学是具体的数并且是正数或零。对于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或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学生感到把具体的数用字母代替不好理解。其次,小学学的数都是正数或零,初一把数扩充到了有理数,也就是在数的概念里增加了负数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喜欢把数理解成正数或零,并且对代数式里字母可取值的范围理解不够。再次,小学在学习解方程时主要利用算术方法求解,在初中阶段主要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对于等式的变形学生容易出错。
下面我谈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防止学生出现分化。
一、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好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防止学生分化的有效手段。初一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伟人和科学家的故事,提出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趣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板演、回答问题、作业评定、思考题兴趣题的解答中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利用学生好胜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掌握新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力争事半功倍
由于年龄小,贪玩,有的初一学生虽然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一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生明确了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给学习带来的危害时,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上课前准备好与学习相关的物品,避免上课时在需要时寻找学习用具而浪费时间,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不仅要听讲更要参与到学习中,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大胆发表见解,有不懂的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作业独立按时完成,不要抄袭。对个别学习习惯不好的学习要耐心教育辅导,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否则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惯性,致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致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自主意识时才能改变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教育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运用原有知识,认识新知识,探索新知识,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听、写、算,而是加上读、思、问、议、比,在议论和争辩中获得知识。这样做会有效改变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材具有灵活性、伸缩性,留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每堂课不能千篇一律地按一种方式组织教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因地制宜地组织好每一堂课。有的课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有的可以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有的可以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有的可以采用问题探讨的教学方式,有的可以采用学生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避免将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开放式的思想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五、数形结合,搞好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加之进入初中后对概念的要求比小学强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概念理解比较困难,有时是一知半解,在使用过程中错误百出,搞好概念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初中数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以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采取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数学的公理化体系,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初中数学初一是基础,采用以上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开好头、起好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并带动各学科共同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