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振
“分层合作”教学是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现代的“合作学习”理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就是按照学生的智力结构和情商的差异,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教”有更强的针对性,“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靠近。“合作学习”是学生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性学习活动。“分层合作”教学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数学教学的“保底”和“培优”的双向功能。
一、理论依据
主要依据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国际教育的新理念。维果茨基将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它是我国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对于维果茨基理论研究较多与深入的学者高文认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实质,是说明了儿童在其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却能借助于成人或具有相关知识的同龄人的指导与合作而学会解决,“……在儿童那里发展来自于合作……发展来自于教学——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他特别强调,“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与合作教育的关系对于当代教育实践有重大影响。除此之外,“合作学习”,掌握学习理论,情商说等都是“分层合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基本模式
展示目标—独立尝试—合作解疑—小组竞练—巩固提高
三、操作策略
(一)学生动态分层。一是摸清学生情况:采用测试,调查等手段,弄清学生在基础成绩、智力结构差异、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分层提供第一手材料。二是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教师组织召开家长会、学生会,把分层的含义、作用、内容及方法告诉他们,使他们乐于接受,主动配合。三是自主选择。由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与家长协商,自主选择层次。全班划分A、B、C、D、E五个层次,A层为基础成绩、智力和情商均最好的学生,依次类推,E层为学习困难最大的学生。通常,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A10%,B20%,C30%,D30%,E10%。四是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对选择层次不当的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动员他选择相应的层次,另外,根据一定时间的学习、测试,调整部分学生的层次,实行动态分层。
(二)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一是最低目标:针对E层学生提出的最简单、最低级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的意义在于杜绝“一无所获”的现象。二是较低目标:针对D层学生提出的比最低目标稍高的要求。三是中层目标:针对C层学生提出的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这一层教学目标接近于课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四是较高目标:针对B层学生提出的侧重于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的教学目标。五是最高目标:针对A层学生提出的高标准要求、侧重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学习。
(三)划分小组。一是普通分组法。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即不同小组之间各组的整体学习及活动水平大致相同,但同一小组内各成员间的学习及活动水平应该不同,一般由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常情况下,一个小组里有B层学员1人,C、D层各2人,E层1人。每个小组设辅导员和小组长,辅导员由B层学生担任,小组长由成员轮流担任。辅导员原则上对小组内成员承担辅导任务,主要辅导C层学员,C层学员辅导D层学员,D层学员辅导E层学员,小组长承担管理职责,主要负责检查、报告学习情况,A层学员担任大组长,负责辅导两个小组里的B层学员,并组织这两个小组开展学习竞赛。科代表负责从A层学员中收集信息、报告情况,并在教师的授权下开展相关工作,教师重点负责对A层学员的辅导,这样将全班划分成几个小组,“按组就座,划组而治”,形成“班组个体”三结合,教师和学习骨干双层管理的教学网络。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划分小组之后,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之下,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单位,它的有序运行,将发挥出如下功能:一是辅导功能:高层学员负责低层学员的辅导,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大班级授课呈现了小班额授课的充分辅导优势;二是管理功能:在小组里,每个学员都轮流担任小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主持小组开展合作学习,锻炼管理能力;三是互补功能:学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通过咨询和答疑,陈述和辩论,深化了认识,消除了疑难;四是激励功能:在同一层次的学员中,“他能行我为什么不行?”;在不同层次的学员中,“他居然行难道我不如他吗?”。你追我赶,自强不息;五是鞭策功能:除E层学员外,其他学员都承担着辅导低一层学员的任务,有压力,也就有了动力;六是人文功能:同一小组的学员互助合作,有获取,也有奉献,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交际能力。
(四)分层备课。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设计分层合作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备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缓坡度、步步高”。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机动,因材施教,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中,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五)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合作”教学的重点,也是关键。它要求在有限的时空里,合理规划和操作教学程序,科学分配教与学的时间,全面协调教与学的活动,既要一丝不苟,又要谦虚好学,不甘落后。合作,做到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六)作业设计。教师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相应的作业。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本层次的作业,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选做部分高一层次的作业。
(七)分层评价。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各层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得到“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这就更客观、恰当地评价了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运用同一标准将“学困生”一棍子打死的现象,使学困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分层评价,为下一阶段的学生动态分层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