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林采用效应带改造措施的效应分析

2014-11-17 17:42:47张成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3期
关键词:影响效应

张成哲

摘 要:为了更有效地采取效应带来改造低效林,针对效应带改造的各个环节,从清林到整地再到栽植,对每一个过程都进行了研究,提出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以及出现的影响效应,把对这些影响效应的分析应用于实践中,效应带改造的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

关键词:低效林;效应带改造;影响效应

开拓效应带是依据边缘效应原理实施的一种营林措施。效应带改造是对低效林进行的一种不等带间隔改造方式。由于低质次生林内的营养空间与环境竞争,严重限制了原有林木的生长。通过开拓效应带,使其下垫面发生改变,抚育保留带,缓解矛盾冲突,让林木的边缘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有序带状混交格局。对于低效的天然次生林結构和结构单一的针叶纯林适用于效应带改造技术措施,根据生态演替原理在低效林内进行开拓效应带,从而改进低效林的群落结构。

1 清林作业过程

清林作业是对低效林进行开拓效应带和抚育保留带,这是效应带改造的第一个过程。开拓效应带时,一定要保护好目的树种的幼苗和幼树,并对其保留带进行抚育,分别在效应带和保留带上栽植适宜的树种,采用不同栽植密度进行栽植人工更新层。清林作业过程要求将低效林林分群落结构现状、立地条件、清林的技术要求等信息输入;使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输入;客观干扰因素输入。其输出的是符合整地和栽植要求的效应带、保留带以及清林过程对林分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效应。

清林作业过程技术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树种、珍稀濒危物种的确认;清林方法和清林技术;清林监控系统的构建。

清林作业过程影响效应包括:(1)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可以让林木更好的生长,使其营养空间得以扩大。保留好天然目的树种,伐出全部剩余形成效应带,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更新树种和保留的天然目的树种更好的生长,同时抚育保留带,除去不利于天然目的树种生长的杂草,拓宽天然目的树种的营养空间。(2)如果在开拓效应带和抚育保留带时标定判断错误,会使得林分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效应。在开拓效应带以及抚育保留带时,都需要从林分群落结构中移出一部分物种。移出哪些物种最佳,这是个比较难判断的,特别是对林分中的重要物种如何判定标定,一旦判断有误,就不可避免的会对林分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效应。(3)开拓效应带和抚育保留带过程中会导致的水土流失和降低土壤养分。拓宽的效应带的面积几乎是改造林分总面积的一半,同时还要抚育保留带,这就会对林分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效应,增加径流量会使得水土流失以及土壤养分降低。(4)为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降低的影响效应,采用散铺工艺除掉灌草,这有利于伐除灌草的还原土壤。其处理方式以散铺方式,这不仅可以缓解由于伐除灌草导致的径流量增加,使其水土流失、壤养分降低的影响效应,也有利于清除的灌草同枯枝落叶一起经微生物分解还原土壤。

2 整地作业过程

效应带改造工艺系统第一个过程清林作业之后,进行第二个过程整地。通常采用穴状技术措施对效应带进行整地作业,由于效应带是有规律分布的,所以给效应带整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其作业方式可以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立地条件等选择。整地作业过程要求把经过清林后的效应带和保留带、整地方式和整地规格等信息输入;使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输入;客观干扰因素输入。其输出的是符合树木栽植要求的土壤条件以及整地过程对林分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效应。

效应带改造技术措施的整地过程包括:整地方式和整地规格的确认;整地技术和整地装备;整地方位的确认;整地监控系统的构建。清除杂草、保育土壤和提高林木的生存质量是整地作业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影响效应。

(1)整地作业过程中需要伐除林分中部分物种,这就会对林分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效应,从而导致其水土流失。采用什么样的整地方式,要因地制宜,这对效应带和保留带上更新的树木生长十分重要。该影响效应表现在为更新林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对林木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伐除林分中部分物种,这对林分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效应,与此同时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效应也不一样,特别是在较大坡度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2)整地作业对土壤熟化、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保存十分有利。整地技术和整地规格关系到土壤熟化、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保存,以穴状整地为例,不同的穴状整地方式对土壤的保育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采用了其它的整地方式,如反坡水平沟整地方式和松土带状整地方式等,其整地规格的不同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效应都有很大的差异。

(3)确定整地方位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土壤质地、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水土流失问题。控制好整地方位是不容易的,比如对穴状整地方式,不同的方位,其土壤的养分、水分和质地均有所不同,树木生长也会不一样,群落结构也会随之变化,更新的林木会对周边的物种产生影响效应,对林分的土壤表面同样会产生影响效应。整地方位选择不当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如果在坡度大、土壤松软的地方整地,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如果土壤结构和密度很不好,就会造成苗木成活率低;不恰当的整地方式,会很严重的影响周边的目的树种、珍稀濒危物种,导致影响物种多样性。

3 栽植作业过程

在效应带改造的过程系统中最后一个过程是栽植作业过程,该过程是将栽植需要的苗木、栽植的技术要求等信息输入;使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输入;客观干扰因素输入。输出的是符合要求的林分结构及在栽植过程中对林分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效应。

栽植过程的技术系统应包括:苗木的确认和栽植密度确认;栽植方法和栽植技术;监控系统的构建。

栽植作业的影响效应有以下两点。

(1)如何确认苗木,选择什么样的栽植密度,直接关系到林分群落结构景观及林分群落品质,也关系到生态系统演替。可以选择一种栽植的苗木,也可以选择二种或二种以上,这要根据改造的目标来定。选择的好坏决定改造后林分结构的景观和品质,也影响着林分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和演替方向。

(2)选择不同的栽植方法,对苗木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品质影响很大。比如穴状整地有明穴栽植和窄缝栽植,如何选择栽植方法要看树种特性、立地条件、苗木大小,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发育质量来选择苗木处理和栽植技术,这也关系到栽植的苗木能否在林分群落演替过程中被淘汰,同时影响效应带的效应效果。对其林分的群落结构的演变速度和演变质量产生影响效应。

4 结束语

对效应带改造技术措施三个作业过程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过程系统的特性,确保其影响效应在作业技术要求允许的范围内一定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所构建的过程“技术系统”要有足够的“过程能力”;过程保持稳定受控。低效林改造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效应带改造,从对效应带改造作业系统的每一过程中技术系统产生的影响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效应带改造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为效应带改造作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从而更好地对低效林进行改造提供了服务。

参考文献

[1]吕海龙,董希斌.不同整地方式对小兴安岭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1,27(6):5-9.

[2]李琪,董希斌.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综合利用探讨[J].森林工程,2010,26(3):7-10.

[3]马长顺,王雨朦.不同经营方式对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4,30(1):30-35.

猜你喜欢
影响效应
中国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影响效应分析
青年时代(2017年16期)2017-07-03 08:57:04
税收分权指标构建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探析
知识产权保护与大学双创教育管理的研究
商情(2017年8期)2017-04-20 21:02:59
税收分权指标构建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7年3期)2017-03-20 12:36:59
基于VAR模型的房产税对房价调控效应的实证研究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儒家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效应研究
商(2016年4期)2016-03-24 19:20:13
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动态转换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