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力通信网络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各种实时业务也得以广泛的应用,IP、P2P和网络监控视频应用不断增加,这就对数据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加强对电力信息网络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确保实现网络效益的最大化。文中从目前电力信息网络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流量管量中业务识别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流量管理在电力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络;流量管理;业务识别;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电力行业中IP网络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在电力信息网络中大批量的数据流和视频带宽等业务得以发展起来,对于带宽的占用情况越来越频繁。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数据网内部网络节点频繁发生拥堵的情况,即使处于普通通信量情况下,网络也很难保持一定的平衡点,而且网络数据同时发出情况下,网络服务的性能则会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需要加强电力信息网络的流量管理,确保网络的通畅性。
1 目前电力信息网络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快速发展起来,而且随着互联网客户的增加,客户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多样化,而且企业主要网络也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企业信息网络发展过程却一直面临着带宽不断增加,而带宽效益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信息网络视频会议时,通常都会为了确保带宽资源,则将一些对带宽资源消耗较大的服务器关掉,但即使这样,在会议召开时,也无法有效的确保屏幕的流畅性。而且在企业一些重要信息流应用上也无法有效的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流畅性。虽然这些情况的发生可以通过增加带宽资来得以一定的缓解,但当前网络硬件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在当前对各种应用需求的情况下,带宽资源存在着争夺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带宽进行调节和分配,确保用户正常的实现对网络的应用。由于目前电力信息网络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堵塞,但这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后必然产生的问题,单纯依靠增加带宽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电力企业通信运营成本还会增加,所以需要加强对电力企业各类应用业务的梳理,确保网络内部传递的流畅性。
目前电力信息网络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相互交汇在一起,这就导致通讯瓶颈的产生,而且在IP协议的自然属性或是路由器优化技术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无形中制约了网络建设的速度。目前没有明确区分和控制广域网的使用量,这就导致一些重要信息无法顺利的进行传递。其次,由于在一些骨干网络的出口位置,发生堵塞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这就导致网络流量出现抖动或是延迟的现象较为常见,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对于不同级别的应用没有进行明确的分离,这样就导致在WAN链路上存在着许多应用堵塞的情况,而网络资源往往被一些非关键性的數据所占用,从而影响主要业务的传输。最后,在带宽消耗中,高容量的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不可忽视,它们对带宽的消耗比其自身的容量要大许多。
针对于当前电力信息网络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业务识别和控制技术通过对业务流量的分类,对带宽流量进行精细化管理,然后合理对数据网访问点上的流量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了运行的效率,确保了网络数据信息的正常运行。
2 流量管理中业务识别的重要性
业务识别主要包括两种,深度包检测技术和深度流检测技术。通过对流量识别技术的利用,流量管理系统可以对网络中的流量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网络管理人员有必要对网络中流量的数据量进行详细而准确的分析和整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网络出入口以及各个主要网络节点之间都部署业务分析设备,在对出口流量业务和接入设备做过详细的分析与监测后,才算达到了分析业务数据流量的目的。企业网络的运行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业务识别设备,更好地控制企业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管理应用的特点对各种各样的数据流做相应的处理。比如说,如果有人在没有得到公司允可的情况下用宽带私自接待用户,先使用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检测技术进行辨别,然后采取中断连接、警告和控制等一系列的网络管理行动来制止宽带私接的行为。更主要的是,通过业务识别技术,网络管理人员还可以从中随时获得业务资源使用状况,从而有效实现业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如果某个业务服务器的应用非常的频繁,导致它的负载相当大,网络管理者在分析流量使用特征后将现有的流量资源分配给主要的应用,满足大部分人的业务需求。其次,网络业务识别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能对网络流量中的字段信息进行精细检测,找出威胁网络的具体来源。
3 流量管理在电力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在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网络用户中,由于其网络管理水平还较低,没有大规模实现对流量管理和控制的使用,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于DPI技术。而且在企业流理管理工作中,通常也是采用集中式部署和分布式部署两种方式进行,集中式布置主要是采用中央平台处理来实现流量分析和控制,而分布式部署则是在不同网络层面上进行流量分析和控制。但无论是采用集中式部署还是分布式布置,都是由中央平台来发布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流量管理分析系统则实现了逻辑和物理上的单独管理,可以在特定网络层面上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操作,使分布式流量部署与集中式流量控制有效的结合起来,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网络流理的管理。网络流量管理方案的制定,则需要根据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的各种应用情况,带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对各项管理措施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流量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为了重要业务应用(一般是HTTP)能畅通无阻,至少要提供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的带宽给电力信息重要应用系统;(2)同样,要提供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带宽次等使用,比如E-mail或是HTTP等,让电力公司和二级办公单位自动化系统与外网邮箱的通信顺畅;(3)为了保证全网资源的均衡、高效利用,应该限制BT或EDonkey等P2P类型的应用程序;(4)为了能提高主要网络的安全性能,有必要去全面监督流量和端口的使用状况,一旦发现有可用端口出现,就要对它进行带宽控制;(5)设置AdaptiveResponse以应付特殊情况。这对于一台主机中毒而导致整个局域网或是广域网带宽资源被吞的情况起到了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一旦主机所占带宽超过规定带宽时,则不仅会对其应用范围进行调整,而且还会对带宽进行有效的控制。
4 结束语
电力企业通过对电力信息网络实施流量管理后,有效的确保了企业重要业务的传输效率,而且普通业务也能够确保传输的流畅性,而且通过对网络数据流的监控、识别和管理,有效的实现了地网络应用业务的控制和管理,确保了流量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推动我国电力信息网络的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茹枝,王宇飞.面向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态势感知研究[J].电网技术,2013(1).
[2]田崇军,贾红.链路负载均衡在内蒙古电力信息网络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2(3).
[3]瞿士明.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及措施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