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洋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描绘我们的校园”中的第二个活动。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是美术教学重点。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作业问题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校园环境(学生多是厂矿子弟过于活波、学校教学楼正在改建中,校园环境略差),我决定按部就班地先教授一下透视知识,再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校园场景写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着,我先用一张卡通图(图1)来引导学生:近大远小就是透视规律,然后在黑板上挂了透视知识挂图(图2),向学生传授知识点、透视术语。最后让学生观察石膏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观察过程中提问了个别学生,感觉他们基本理解了透视原理,最后请了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石膏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并用取景框画出来,其他学生用取景框练习,我巡视指导。
本以为学生理解了透视原理,参照消失点,辅助平行线画出正确的透视立方体并不难。没想到巡视过程中,发现了大问题。很多学生的图有点奇怪,仔细一看,他们是和数学中立方体的知识混淆了。七年级的数学本学期正好也在教立方体的知识,但是立方体的透视和美术课中的透视有本质的区别。数学中的透视可以说就是透明,数学老师教学生画立方体时,主要是参考平行线(图3)可以看出,立方体的各个面都是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因为数学中的立方体,它侧重于表现内部空间,主要是为计算做视觉参考,没有近大远小的变化。而美术中的透视(图4)是视觉规律,是在一个大空间下去观察立方体,它的很多面都是梯形,因为有消失点。从作业中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将二者混淆了,这种美术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混淆并不常见。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透视规律的立方体,请一位作业中出现知识混淆的学生来验证这个立方体的透视规律是否正确,即它的棱边的延长线有没有消失点,结果当然是没有消失点。我再一次强调了透视与透明的区别,美术中的立方体之所以立体感更强,是因为它符合视觉规律。这和数学老师教的立方体是两回事,学生们恍然大悟。因为在课堂练习中及时的发现了学生对于数学立方体透视和美术透视二者的混淆,我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区别练习,使得学生从平面到立体思维得到真正的过渡。
通过这堂课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观察力是人综合能力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七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尚未得到有效发展。这表现在学生观察过程中很盲目的看,往往流于表面,看不清实质。这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比如,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引导学生思考观察者位于被观察物体的哪个方位或视角?物体在图像上有没有消失点?有几个消失点?等等一系列问题,训练学生有意观察。
第二,由于学生没有完全理解透视的原理,所以导致对知识点的混淆。《实践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到它。”学生画透视图往往画成数学中的立方体,立方体前面和后面的两个正方形一般大,且棱边平行,这是观察过于直觉的结果。但是理解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就不难观察出立方体前面的面大,后面的面小,棱边延长线会相交到消失点。
第三,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中学美术课的性质决定了美术作业大都是当堂布置,课后学习委员收齐交我批阅,这种随堂作业很少布置。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随堂作业有利于教师在第一时间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本节课在让学生绘制透视图中,很多人画成了数学立方体,说明老师的讲解不够清晰,可以当场补救,“趁热打铁”的效果肯定好于一周后的“回炉”,学生记忆也更加深刻。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多尝试这样的随堂小作业,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