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台湾“中山大学”创建于1980年,位于台湾高雄市的西子湾,秉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理念,建校30余年来已成为一所精致的研究型综合大学。2014年6月7日,台湾“中山大学”校长杨弘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杨弘敦于1987年获得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物理学博士,先后担任台湾“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物理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2008年出任台湾“中山大学”第六任校长。致辞中,杨弘敦校长结合台湾当前的社会热点与现实,鼓励毕业生积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文章和图片来源于台湾“中山大学”网站,标题系本刊所加,本文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各位贵宾、老师、家长、同学:
大家好!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总是让人感到既喜悦又依依不舍,喜悦高兴的是家长们教导子女有成,辛苦有了结果,老师们春风化雨的淳淳教诲,为社会又培育出一批朝气蓬勃、学有专精的社会菁英。惆怅不舍的是四年来备受呵护、照顾的学子们即将离开校园,投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没有了师长们的叮咛及扶持,一切端赖自己的明辨判断与积极努力,希望各位同学面对以后道路上的一切艰难、曲折与起伏,皆能克服难关、达阵成功。
这届毕业的同学这个月来遇上了两件震撼人心、社会,甚至国际的大事。一件是“反服贸”运动,另一件是台北捷运大学生随机砍人事件。我们认为,这两起事件,究其原因,可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闷”,另一个是“宅”。
不少人认为此次“反服贸”运动会对台湾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经济不振、失业率高、物价上扬,薪水却不涨,这一代年轻人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普遍感到无比的失落与沮丧,心中积存深深的不满与惶恐,这股“苦闷”的无力感,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因此,台湾政府的做法,就成为导火线,最终导致爆发了为期23天的“反服贸”运动。此次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若能藉此激发年轻人对社会、公益议题的关注与热情,定能对社会的正面发展增添动力。为了克服“闷”的困境,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凡事应朝正面、积极、正向思考,少存负面、消极、反向的思维。不要有“见不得别人好”的嫉妒心理,在消极地说出“我不要什么”的同时,也应有积极地争取“我要什么”的作为。大家应该支持及鼓励有能力、有企图心、有魄力的领导人带领团体大步向前,并随时拉拔弱势及落后者,一齐迈向终点,冲刺成功。千万不要一味相互牵制及绑住大家前进的脚步,类似30人31脚,导致步履蹒跚,甚至使大家同陷泥淖,而难以脱身。
此外,造成4人丧命、20余人轻重伤,同样令人震惊、遗憾的台北捷运随机砍人事件,事后检讨发现凶嫌郑同学十分沉迷网络,终日沉浸于虚拟世界,很少与家人、朋友互动,人际关系疏离,基本上就是现在所谓的“宅男”。郑同学在真实世界中遇到挫折后,反社会人格的症状加剧恶化,又无法及时获得亲情、友情及师长的指引与辅导,竟然犯下杀人的滔天大罪,造成4个家庭的破碎,甚至使板南线的客运量短期内减少了30%,引起社会大众的惊恐与不安程度,可想而知。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更需要彼此温暖的关怀,一声招呼、一句问候,或许就可以及时拉回一念之差的人。希望我们都能谨记此次台北捷运的教训,发挥爱心,相互扶持,期许类似的憾事不再发生。
回归到大学教育及大学校园的场域,我们总是苦思如何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发想有建设性的作为以突破同学们面临的“闷”与“宅”的困境。我们了解到,毕业的同学中,除了大学部大部分同学选择留在校园继续进修外,大部分的研究生将投入职场,成为社会的新鲜人。不幸的是,目前社会上仍普遍存在“学用落差”或“学非所用”的现象。其实,政府也感受到了青年的焦虑,多次声明会推出“全力缩短学用落差,让青年学以致用”“积极促进青年创业,让青年勇敢圆梦”的政策与行动方案,以早日摆脱“就业难、难就业”的“闷经济”现象。近几年,学校已针对青年创业课题采取了诸多的政策与措施。例如,提升“产学营运中心”为一级行政单位、鼓励开设跨领域整合课程、规划加强学生专业实务能力、奖励师生创业等。今年,学校更作出了突破性的决定,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做法,规划执行货柜创业计划,结合校友的力量成立了“西湾天使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货柜为创意对象的创业基地,就将于今年暑假在逸仙馆的斜对面、体育馆旁的空地起造,年底前落成启用。西湾天使公司除了开设有创意、创新、创业的课程,除邀请成功创业人士分享创业经验与传授创业知识外,更将协助将本校师生的研发成果、专利授权、技术转移,转化成新创公司;或选择投资进驻本校育成中心的企业厂商,加速扩大营运规模,早日使产品进入市场,希望助有梦创业的同学一臂之力,以促进学生、老师、学校、校友及产业“五赢”局面的形成。另外,学校将积极整建学生宿舍,加强荣誉宿舍与宿舍导师的建置与功能,并举办荧光夜跑、星光电影欣赏、体育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宿舍不再只是睡觉的地方,更是品德及生活教育的最佳体验场所。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体谅、包容与开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及生活习惯,脱离沉迷网络虚拟“宅”的世界,并力行自主健康管理,以奠定成为社会菁英与领导人才成功的重要基石。
在同学即将踏出校园的时刻,请记得“中山”有九大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养成,有丰富多元的通识教育课程,有美感品味的艺文活动,有浓厚人文气息的“余光中人文讲座”。相信经过本校山海自然环境的洗礼,中山先生济世、博爱精神的熏陶,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扎实训练,走出校园的“中山”毕业学子,必能展现高度创新的思维,发挥山海胸襟、热情洋溢的“中山人”特色,独领风骚,开创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最后敬祝各位同学鹏程万里,前途光明!祝各位嘉宾、家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编辑 吴婷 张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