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学校依托高校资源,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清华大学——清华附中——清华附小《面向21世纪‘一条龙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取得良好社会效应。2011年暑假,学校利用“抗震加固”契机,完成了对原有校舍加固、改造、美化、建设人文景观四位一体的完善工程。如今,一所传承历史而又面貌一新的学校巍巍然矗立于清华大学西南。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15年的成志学校,至今已走过近百年历程。附小沐化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熏陶于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将“书香”定为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形成了素朴、儒雅,同时富于儿童气息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专家治学、名师引领”的理念,努力把“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贯彻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持续提高”的办学实践中,以艺术、体育社团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致力于打造“健康、阳光、乐学”的附小人,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
民乐——养浩然之气
自2001年确立“富有清华附小特色”的发展目标以来,学校在艺术社团建设方面主打“民乐牌”,成立了清华附小民族吹打乐团,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吹打乐团”。唢呐、管子、笙等不常见的乐器,成为乐团吹奏部分的主要乐器,《八仙庆寿》《龙腾虎跃》《将军令》《金蛇狂舞》《秦王破阵乐》《秦王点兵》等源于国乐古韵的曲目,更是孩子们每次演出的经典保留节目。目前,乐团已有团员170余人,成为学校最大的艺术教育社团。
乐团多次出访亚洲、欧洲,进行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交流。2010年受邀参加意大利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孩子们用充满热情的演奏征服了中外听众,国外媒体这样评价:“这些身着中国古代士兵衣服的孩子们的表演,无论从服装配色、演员配合和舞台表现力,还是从音乐方面,都是一场出色的演出。”
此外,学校坚持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将竹笛引入音乐课堂,结合竹笛校本教材的研究和使用,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分感受传统音乐和民族器乐魅力的同时,至少都能掌握一种乐器。
体育——铸民族之魂
除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外,学校还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创设各种条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对此,体育社团自主创编了多套课间操,“部位操”规范有力、“啦啦操”时尚动感、“放松操”节奏舒缓,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具有附小特色的课间操模式逐渐形成。
学校秉承清华大学马约翰精神——“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专门开设了田径、轮滑、棒球、板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足球等特色体育社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兴趣,发挥学生体育特长,挖掘学生体育潜力,关注学生体育多元化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精神底子和健康底子。另外,学校还有机器人社团、小牛顿实验等丰富的专业社团,更好地落实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持续提高”的办学方针。
如今的清华附小,近60个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使学校向“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一所让人难忘的温暖的学校,一所值得信任的品牌学校,一所受人尊敬的卓越学校”的发展目标大踏步迈进。学校先后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海淀区“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教学管理先进校”“德育管理先进校”“科技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校”等荣誉。
心理——塑健康人格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附小还在艺术和体育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渠道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在实践中,清华附小人总结出以下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条有效途径。
第一,全员全过程是主渠道。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单靠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是难以完成的,必须要探索全员全过程教育模式——所有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清华附小要求教师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比如,从校长到科任老师都会伸出“大手”在校园中寻找一只渴求帮助的“小手”,这是“大手拉小手”活动,让校园中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最直接的帮助。
第二,心理成长小队是补充渠道。为了在校园里更好地帮助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让班主任在班级“百花园”中寻找“小苗小花”活动。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发现孩子们主要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障碍问题、学习品质问题、个性品质等。第一批心理成长小队成员贺以增深有感触地说:“自从参加了心理成长小队后,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因为我了解了很多知识,如怎样与他人合作,怎样控制自己的心情。”
第三,开展课题研究是必由之道。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凭学校现有的资源力量还是不够的,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心理课题的研究,与北师大心理系联合进行了“儿童亲社会行为干预实验”。在实验中,学校分别对学生进行了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价值观澄清等干预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校特别尊重每个学生的感受,并让他们在表演实践中自我体悟。每节课前学生都接受北师大老师的培训,而这些活动的设计也完全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制订的,经过实验老师讨论修改定稿,并对每位参与老师进行培训。
第四,报纸和校园广播是普及之道。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为此,清华附小采取多种方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在校报创设了“心灵小木屋”专栏,向家长、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利用校园广播开辟“彩虹心世界”心理专题,以故事的形式阐述关于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为教师不定期送上健康呵护小贴士——“丁香心语”报纸;为家长举办新生的适应性、中年级学生与父母的有效沟通、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等专题讲座,使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华附小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的是学生的人格,促进的是学生可持续发展。
硕果——启前行之路
2011年清华附小走出清华园,走进朝阳中央商务区(CBD),成立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简称清华附小CBD分校),这既是社会给予附小办学理念与水平的肯定,也是对附小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附小百年文化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灵魂与世界眼光的融合,势必会给附小的教育事业打开更加宽阔的视野,为学校的理念注入国际理解的新鲜元素,推动附小的教育事业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40多个专业教室,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主操场设有300米塑胶跑道和人工草皮足球场,旁设棒球场、篮球场和国际水准的轮滑场地,其专业性和规模在全国中小学均为少有。同时,学校还拥有强大的教师科研学术引领队伍。现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窦桂梅,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其教学思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在多名特级教师引领下,一大批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其学术深度和人格魅力,活跃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岗位上,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勇于奉献的学习型教师团队。依靠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目前,学校正在朝向“努力将清华附小塑造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一所让人难忘的温暖的学校,一所值得信任的品牌学校,一所受人尊敬的卓越学校”努力前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