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继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现任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先后获得全国教改实践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南通市政府园丁奖等30多项荣誉,发表论文160多篇,核心期刊近20篇;主持或参研省级以上课题6个,一项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参编各类专著10余部,两部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校本教材。
长期以来,我坚持一个观点,即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语文”。“本真”,是本源真相的意思;这里前一个“语文”是指语文课程,后面的“语文”则是指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一句话,语文课堂的本源真相就是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本真语文课堂的原点是什么
本真语文课堂的原点要从“语文”二字和“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上探寻。而关于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诠释,基于对“语文”一词的理解。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不难理解,两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呈现序列性和发展性,但其课程属性的表述是一脉相承、高度统一的。例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凸显“工具性”,两者都提出了“实践性”;为了凸显“人文性”,两者均提出了“开放性”。鉴于此,我们可以清晰判断,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四点就是语文本真课堂的原点。换句话说,以彰显语文课程本质属性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我们才可称之为本真语文课堂。
本真语文课堂指向哪里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如是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句话,本真语文课堂的指向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都从宏观角度进行了阐述和解读,那么从微观角度看,语文素养是指什么呢?
语文素养可以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来解释。一是言语信息,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课文内容知识、课文背景知识,大致相当于语文素养中的知识视野、思想观念和文化品位。二是语文智慧技能,包括字词学习、句子学习和段落篇章学习,相当于语文素养中的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等。三是语文认知策略,相当于语文素养中的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四是语文动作技能,语文素养中的写字及口语交际能力都需要有动作技能的参与。五是语文情感与态度,语文素养中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内容基本属于情感态度范畴。语文素养的内涵相当丰富,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鉴赏和习用语言。
本真语文课堂如何践行
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本真语文课堂积极鼓励创新,但坚决摒弃“花架子”,主张坚守传统的语文教学工艺。语文教育实践一再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呈现本真语文课堂的核心特征——“言语教育”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效果。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第一,因声求气。何谓“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告诉我们,所谓“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孙犁作品语言的神韵,较好地运用了因声求气的方法,他抓住两个片段让学生欣赏。
片段1:“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片段2:“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通过反复朗读、多边对话,最后师生因“声”而求得“气”:第一个片段是一种缓慢的、委婉的语言节奏,描写了一幅绝美的图画,给人清新宁静的感觉;第二个片段则运用了急促的语言节奏,呈现出妇女们和鬼子“我走你追”的情景,烘托出紧张的氛围。
第二,明象悟道。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与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的意象体。跨越“象”,以“文”径直解“道”的过程,是违背阅读认识规律的,是不能达到真切“悟道”的高境界的。本真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
陈明华老师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没有着意抽象地讲“道”,而是抓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随后问学生:什么是“间或一轮”?“间或一轮”与哪些形象关联?这“间或一轮”的背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情绪高涨,说看到了“脸色青黄、黄中带黑”的面部变化,看到了拄着竹竿无力行走的虚弱,看到了“合伙劫她去”的暴力摧残……这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由此及彼的“明象”过程、理解过程。教师把“间或一轮”一次又一次地放大,一次又一次地做细,学生看到的是四个字背后的不曾言说,但却是形象和内容都非常丰富的东西。[1]
第三,涵泳感悟。涵泳有潜游、浸润、沉浸、深入领会之意。左思《吴都赋》中就有“涵泳乎其中”之句,意即沉潜作品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求获得其中奥妙或“味外之旨”。曾国藩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曾国藩《谕纪泽》),也是此意。
王君老师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把涵泳感悟做到极致。在展示出让“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段写景句之后,她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幅雪景的特别之处——苍苍茫茫”,然后带领学生沉潜、浸润到文章的语言深处,反复玩味。她主要抓住了两个点。第一个语言点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在品味这一点时,她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张岱作文惜墨如金,但这一句连用三个‘与字,似乎拖沓,可否将‘与字全部删掉”。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清楚似的;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字,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这一看法合情合理,颇有见地。学生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呢?涵泳感悟!具体的方法就是朗读。学生将原文和改文进行了对比式阅读,在阅读中找到了感觉。王老师抓的第二个语言点是“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一句中的语序、量词和句末语气词。师生通过对话和反复玩索,感悟到原文这句话的语序不能改为“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原文中“舟中人两三粒”不能改为“舟中人两三个”,是因为作者可能想把后面的景物写得很小很小,与前面的“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要表现自己融进苍茫宇宙的那种意味;“而已”一词之所以不能去掉,是因为它有言外之意: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2]
第四,比照参读。参读就是将内容或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语言文字集中起来,借助求同、求异等思维引导学生比照阅读,发现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启发思维,加深感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张鹏丽老师把《江南的冬景》与《西地平线上》这两篇散文进行了整合式比较教学,效果不错。张老师的整合式比较教学主要包含这样三个层面。一是两篇散文所描写景物的比较。教师设问: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的落日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七嘴八舌踊跃回答。二是学生对两篇散文所描写景物情感的比较,在对所描写景物特点把握的基础上,张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两篇散文中的哪一种景物,并说明理由。三是师生将目光聚焦到写景的文字上,张老师让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写景语段进行评点,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整堂课,师生紧扣文本语言、内容进行交流,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度深,可以料想,这样的参读有的孩子一辈子都忘不掉,张老师诠释了传统教学工艺和本真语文的魅力![3]
其实,语文课堂的本真是一项常识。守住本真,常识就可能成为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明华.语文的享用与工艺[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255.
[2]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158-160.
[3]张鹏丽.《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整合课课堂实录.http://www.edudo.com/0810/200810.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