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立祥
火牛阵背后的“连环心理战”
◎ 刘立祥
公元前279年,齐燕即墨之战,齐国统帅田单以巧布火牛阵而名震千古。其实,用现代眼光来看,田单是一位卓越的心理战大师,火牛阵只是他在即墨之战中巧施连环心理战的一个环节。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不为田单的指挥艺术拍案叫绝。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燕军伐齐,战旗指处,所向披靡,齐军节节败逃,闻风丧胆。“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杀湣王于莒,因坚守,拒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田单在生死存亡的当口被推举为即墨守城首领,真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面对危局,如果像即墨前守将那样死打硬拼,田单自知不是乐毅的对手,他审时度势,确立了“避其锋芒,死守即墨,积蓄力量,寻找战机”的战术方针。
不久,一个天赐良机悄然降临—燕昭王死,惠王立。自古两军相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田单抓住这一战机发起了对燕军主帅乐毅的离间心理战。
田单打探到燕惠王与乐毅久存芥蒂,“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意思是,乐毅为什么迟迟不攻下即墨呢?因为他有勾结齐人南面称王的野心。燕惠王正看乐毅不顺眼,听到谗言,更加坐卧不宁,于是罢免了乐毅,以骑劫代之。
自古“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胜也”。田单兵不血刃,仅凭间谍的三寸不烂之舌,便轻松实现了诱使燕惠王罢黜主帅的目的,为齐国的绝地反击创造了先决条件。
成功使敌军换帅之后,提升齐国军民战斗力的难题便摆在了田单的面前,而当务之急,是提振齐国军民的信心。当是之时,齐国几乎走到了亡国的边缘,齐国军民恍觉国祚将尽,“齐国必亡”的意念像阴云一样笼罩在齐人心头。在这种局势下,田单拿起了宣传心理战的武器,帮助齐国军民树立起生存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
田单创造性地发起了两个行动—
一是借祭喂食,唤来“神鸟”传天命。他叫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大群大群的飞鸟为觅食而翩然起舞于即墨城上空,人们看了都觉得非常奇怪,城外的燕军远远地看见盘旋的鸟群,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田单借机宣扬说,这些鸟都是神鸟,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来向我们传达上天的使命,指导我们如何去打败燕军。
二是装神弄鬼,伪造“神师”发号令。田单利用一切机会向即墨城中的军民宣扬,上天一定会庇佑我们齐国的,一定会派神师来指导我们驱逐燕人。有一位士卒逢场作戏,说:“我可以做你的神师吗?”话一出口,顿觉心虚,企图夺路逃走。田单却不失时机地来了个假戏真做,急忙上前一把拉住这个士卒,面授机宜,请他坐在面向东方的正座,用尊敬老师的礼节毕恭毕敬地侍奉他,“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从此,每次发号施令,田单总要告诉人们是神师指点我们要这么做的。
既有上天庇佑,又有“神师”传递上天的意旨,作为即墨城中最高首领的田单自然就成为执行上天和神的意旨的代表,他发出的指示和号令自然也代表着上天和神的意愿。于是,“齐国必亡”的阴霾渐渐散去,齐人的生存信心和必胜信念渐渐建立起来。
在守城军民建立起信心信念的基础上,田单面对的下一个严峻问题,便是如何重塑军民坚不可摧的战斗意志。
孙子曰:“故杀敌者,怒也。”一支士气不振的军队永远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在燕军的摧枯拉朽般连续打击下,随着战场上的接连败退和一座座城池的接连沦陷,齐军官兵的“恐燕症”也与日俱增,军队士气几近崩溃。如何使齐国军民再振雄风?这一次,田单运用的武器,名叫“诓诈”,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是派出奸细隐入燕军之中,散布谣言说,齐军就怕燕军“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骑劫闻之,果然照此执行。即墨城中的人们看到齐国众多降兵都被割去鼻子,满脸血污,排在攻城队伍的前面送死,人人气冲牛斗,连懦夫都变得坚强起来,守城更加尽职尽责,唯恐被捉去遭到同样下场,宁肯战死,决不投降。
二是让人在燕军中“走漏风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再次上当,随即疯狂挖掘即墨城外的坟墓,暴尸荒野,并且放火焚烧齐人先祖尸骨。对于燕军的挑衅性暴行,守城军民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人人咬牙切齿,怒不可遏,纷纷请求冲出城去与燕军拼死一战,以慰先人在天之灵。
经过如此两度对敌军的诓诈,假敌之手点燃起守城军民心底的怒火,即墨守城军民群情激愤,士气大振,人人摩拳擦掌,“恐燕症”烟消云散,战斗意志空前高涨。
齐军重新振作之后,田单知道,出战歼敌的最佳时机就要来临了。他“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他深入到士卒之中,手握筑墙的夹板和锨铲,同士卒们一起修筑工事,共谋破敌之策,并且把自己的妻妾都编在守城队伍之中,与守城军民一起操练,一起巡城执勤,把最好的食物拿出来犒劳士卒。
《尉缭子》云:“夫勤劳之师,将必先己。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逸必以身同之。如此,师虽久而不老不弊。”田单不仅清楚地知道将领在士兵中的威望对于夺取胜利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更清楚地知道应当如何去赢得士卒的信任与尊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和影响士卒,于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士卒的信赖感、服从感和效命意识,在即墨围城之中营造起上下一体、戮力同心的浓郁氛围,也进一步调动起守城军民誓与燕军决一死战的高昂士气。
田单深知己方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是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果同燕军死打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
自古兵以诈立,“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田单深得古代军事家隐真示假战术思想的三味,把一场扰惑心理战打得有声有色。
为了制造“即墨城已经岌岌可危”的假象迷惑麻痹敌人,田单接连使出三个妙招—
一是“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二是“遣使约降于燕”。
三是“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这三招完全蒙蔽了燕军的眼睛,使得即墨城中的杀机四伏和刀光剑影,幻化为势竭力衰山穷水尽的假象。遥望着远处即墨城头巡逻执勤的老弱残兵和妇女,睥睨着眼前奴颜婢膝的齐国使者,双手摩挲着即墨富豪送来的熠熠闪光的金银宝物,“燕将大喜”,“燕军皆呼万岁”。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座在他们看来已然成为囊中之物的即墨城,正在变成一头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即将将他们一口吞噬下去。
在经过上述诸环节心理作战之后,田单不失时机地把连环心理战推进到最后的关键环节:巧布火牛奇阵。我们不妨一起欣赏一下《史记》中的精彩段落:“(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纹,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纹,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杀其将骑劫。……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漆黑的午夜,火牛呼啸着腾空而来,燕军猝不及防,仓惶之中只能被动挨打,抱头鼠窜。火牛阵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其实,就火牛阵给燕军造成的打击而言,其心理震慑力远大于战场杀伤力。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普遍存在对天命的尊崇和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田单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为自己的火牛阵披上了“天命”与“神灵”的外衣,附着上“神兵天降”“替天行道”的神秘色彩。当放松警惕的燕军正在营帐中做着接受齐国投降的黄粱美梦时,骤然被惊天动地的战鼓雷鸣和喊杀声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奔腾跳跃的火光之中,数不清的奔牛犹如猛虎下山般袭来,每一头牛都头“长”利刃,身披紫红色战袍,尤其那通身五颜六色的龙纹,在火光的映照下分外刺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冲燕军营寨,所到之处,血光冲天…… 这不是“神牛”又是什么?这不是上天派来的“天兵天将”又是什么?这不是上天要助齐逐燕又是什么?既然天命如此,除了赶快夺路逃命便别无选择了。
奔腾咆哮的火牛奇阵,将兵战与心战天衣无缝地融合为一体,将威慑心理战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上演了一幕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奇历史画卷。
后世那些失败的“火牛阵”
唐至德元年(756),为了击败安史叛军,宰相房琯向唐肃宗献计:征用2000头壮牛,驾着战车,在牛尾处悬挂鞭炮,炮响牛奔,企图以火牛阵击溃叛军。怎奈牛车奔向叛军时,叛军一阵擂鼓呐喊,群牛畏惧,反而掉头回奔。唐军一时猝不及防,死伤过半,大败而退。火牛阵没有烧死敌人,反而把自己烧得焦头烂额。
南宋绍兴元年(1131),秀州(治所在今浙江嘉兴)邵青聚众起事,朝廷派王德率领大军进剿。邵青准备用火牛阵应对。但邵青行动不秘,事前征集耕牛的事被王德了解到,王德嘲笑说:“是古法也,可一不可再,今不知变,此成擒耳。”由于王德早有准备,列阵以待,以静制动,当邵青的火牛群冲来时,他一声令下,士兵万箭齐发,火牛受伤惊恐,反而掉头冲入邵青阵中。邵军死伤无数,王德大胜而归。
(节选自宋宗祧《继承与创新》,2014年3月4日《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