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活动刍议

2014-11-14 04:52李秒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静态竞赛交流

李秒

【摘 要】 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相互了解、沟通情况、认识事物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交流的办法,了解较多的锻炼方法与锻炼经验,掌握和提高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师生之间需要通过交流的过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总之,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活动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抽象性概括整理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教学中具有特点性意义的交流及其活动,谈谈管窥之见。

【关键词】体育教学交流活动

一、动态与静态转换循环交流

动态是体育课的基本特点,其表现一般是指学生在练习动作或进行各种锻炼活动等展示运动表象时所处的状态。静态,主要是指学生在休息或间歇中观摩、观察其他同学进行锻炼时所处的状态。通常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一时进入动态,一时又转入静态,不断交替地转换循环。当学生处于动态时,既在进行实际的动作体验,又是向他人展示与传递运动表象的信息;当学生处于静态时,既要通过观察有选择地接收他人的运动表象信息,也要通过互相了解,对各自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我的信息反馈。就是说,学生的信息反馈过程是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进行的,并通过交流获得更多、更有利于学习与进步的信息。

二、教学赛交流与自发赛交流

竞赛交流,是指学生在激烈的竞争、角逐、抗衡中,竞赛双方或多方所进行的同场献技、争夺胜负、相互切磋、促进提高的交流活动形式。教学赛交流,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进展情况而安排、组织的有竞赛特点的交流活动。一般来说,这是一种定项、定式、定标的竞赛交流,学生围绕教师预先设计和确定的竞赛项目、方式方法和目标,开展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组织性。但倘若要求过多,容易使学生被动地像奴隶一样参与交流,当然不会收到预想的整体性良好效果。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采用多样的、新颖的、有趣的竞赛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进行竞赛交流,必然会产生优化效应。例如在安排和组织初中学生篮球教学比赛时,可采取六人对四人等“不公平”人数的竞赛,比赛中,在不停顿的情况下以教师的哨声为信号,快速交换场地,如果两队实力明显悬殊,也可采取允许弱队在两面场地均可投篮得分的方法等等。

自发赛交流,是学生按某种兴趣的需要,而自发组织的、自选项目的竞赛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在通常的情况下虽然人数不多,交流气氛却比较热烈,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也相应地对活跃课堂氛围、引发他人参与锻炼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种活动常常偏离教学内容,有时还会出现斗殴等不良的现象,所以,教师应在加强课堂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这种自发的交流活动进行适当的启发性的引导。例如,一些男生喜欢在课堂中组织足球赛,教师可从中找出几名有组织能力、球技较好的学生,请他们当小先生,并利用课外时间备课,当统一进行足球教学时由他们来上课,教师在旁指导。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自发竞赛通过启发步入规范的教学轨道。

三、整体交流与分散交流

整体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所进行的集中与集体的交流活动。就是说,体育教学中的整体交流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集中交流,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传授式与指导式的交流活动。教师为了传授新的体育知识或纠正与解答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学生集中起来,通过示范、讲解以及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或进一步明确知识的概念与练习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在继续学习和练习中能够准确、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第二种是集体交流,这是一种按课的结构与项目特点所组织进行的交流活动。例如做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学习与练习广播操、徒手操、拳术、队列队形等等。针对这些具有集体特点的内容,教师需将学生组织成各种相应的队列或队形,进行集体教学与交流活动。

分散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经分组与自愿组合后所进行的学习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的特点基本相同于“动态与静态转换循环交流”,前面已进行了论述,这里不再重述。

整体与分散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具体的交流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善于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和进行指导,这对促进学生准确、尽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除上述三种主要的交流形式外,在体育课中还有外在与内在的美感交流、表达与表情的交流、暗示交流、情感交流等等。以上只是笔者的管窥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中的交流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是多种多样和比较丰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交流活动的核心及主要过程。

在交流活动中,教师既是主要指导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学生是交流活动的主体。

通过交流活动,教师可以较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沟通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教师的教法或指导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够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参加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由于交流活动是心理的、信息的活动,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心理与信息理论及方法,使指导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静态竞赛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猜猜他是谁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交流平台
创新思维竞赛(3)
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脉络
交流平台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