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
摘 要 规定食用木薯生产技术的气候条件、产地条件、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保鲜等内容。
关键词 木薯 ;食用 ;鲜食 ;生产 ;技术规程
分类号 S533
木薯是全球7.5亿人口赖于生存的食粮来源。但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华南八省区,木薯主要作为饲料、加工淀粉和酒精的原料,较少直接食用。因此,发展食用木薯将有利于调整我国木薯产业结构,促使木薯产业升级换代,转变木薯产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起到保障热区粮食安全、丰富人民生活需求、提高木薯产值的作用[1]。目前,我国已育成华南6068、GR891和华南9号等食用型木薯品种[2],并提出良好操作规范的木薯栽培技术[3]。同时,以华南9号鲜薯为原料,研发11大系列的烹饪食品,出版世界首本中英文对照的《中国木薯食谱》[4],还积极参加深圳高交会、北京国际薯类博览会、海南冬交会、海南餐饮业与琼菜发展高峰论坛等推广宣传活动,得到中央7套科技苑栏目、《海南日报》和《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连续报道,在华南各省区掀起了木薯杂粮热,使食用木薯成为我国的特色风味食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食用木薯的良性发展,在参考各地木薯生产技术标准的基础上[5-10],参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技术要求,提出高产优质的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1 气候条件
无霜期≥7个月,年均温度≥15℃。木薯正常生长温度≥15℃,适宜生长温度20~30℃,≤10℃易出现寒害;要求年均降雨量≥800 mm;喜光照,忌低温、渍水和强风。因此,可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省的南部,四川和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带广泛生产食用木薯。
2 产地环境条件
海拔<1 200 m,坡度<25°的山坡地或平地;土层>50 cm,地下水位>50 cm,排水方便,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pH值4.5~7.0。不宜使用瘠薄、石砾、盐碱、易冲刷、低洼渍水的土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11]和DB45/T 410[12]的要求。
3 灌溉条件
为了生产高产优质的食用木薯,提倡遇旱灌溉。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13]的要求。
4 耕整地
耕地后宜晒地1个月,然后耙平、起垄或起畦种植。肥沃疏松的荒地和轮作地,经砍岜、烧荒、清理后,可免耕种植;15~25°的贫瘠坡地需锄地、犁地深度≥25 cm土层;≤15°的新垦地二犁二耙,熟地可一犁一耙,犁地深度≥25 cm,耙后土地要细碎平整;连作地应隔年深耕深松1次。恶性杂草地块,在犁耙地前,可先喷草甘膦灭草;前作为甘蔗地块,可先用重耙粉碎甘蔗头,然后犁耙整地;无病虫害的地区,可先将残余木薯茎枝粉碎、堆沤后还田。
5 种茎准备
5.1 品种选择
选择经审定并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食用木薯甜品种。要求食用时的鲜薯氢氰酸含量低于50 mg/kg。目前,我国主要有华南6068、GR891、华南9号、华南12号等食用型木薯品种。
5.2 种茎质量
要求品种纯度≥99%,充分成熟木质化,茎径2~4 cm,密节,茎皮和芽眼无损伤,无病虫害。不能使用受过严重的霜冻、曝晒、台风、病虫、除草剂等伤害的种茎。种植前,检测种茎新鲜度及发芽率,应髓部充实且富含水分,斩断切口处见乳汁为佳,发芽率应≥98%。
5.3 锯种、斩种
锯断或用利刀斩断种茎,切口平整,忌撕裂。茎段长度15~20 cm,种植时土壤湿润,可用短茎段;土壤和气候干旱,宜用长茎段。用作插植的种茎,可在种茎基部即插入地下一端,斜削出45°的切面。
6 种植
6.1 种植时间
当最低气温稳定≥5℃,或日平均气温稳定≥15℃,而且土壤湿润,确保种茎发芽出苗不受影响,可以开始种植。高温干旱时,5 cm深处土层必须湿润才可考虑种植,可以采用灌淋水方法来种植。适宜温度及遇雨地湿时,要抢时抢墒及早种植。海南岛、广东湛江、广西和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宜在1~2月份开始种植;广东、广西的中部宜在3月上中旬开始种植;广东和广西北部、云南中南部、福建西南部、江西和湖南南部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种植,所有地区均不宜在4月中旬后种植。覆盖地膜可提早半个月种植。
6.2 种植密度
单作木薯宜种植1.0~1.5万株/hm2,分宽窄行和等行距配置,等行距配置又分等行株距和宽行窄株。宽窄行配置为宽行100~120 cm、窄行60~80 cm、株距60~80 cm;等行株距为行距和株距均为70~100 cm;宽行窄株为行距90~110 cm、株距60~80 cm。土壤肥沃、水肥管理好、低位分枝品种宜疏,反之宜密。间套作宜采用宽窄行或宽行窄株。
6.3 种植方法
分为平放、斜插、平插3种。
6.3.1 平放
在平地上挖穴或开浅沟后,将种茎平放于植穴或植沟中,覆土深5~8 cm。疏松沙壤土、种植时高温干旱、易冲刷以及强台风地区,应适当深埋。也可起垄、起畦后,在垄、畦中间挖穴或开浅沟,平放种植。
6.3.2 斜插
起垄起畦后,将种茎呈45°左右斜插或斜种于垄(畦)中,芽眼朝外,可露出小段种茎。种植时高温干旱,则应插入全部种茎,不能外露种茎。
6.3.3 平插
起宽畦种植瓜类和豆类后,在畦两侧水平插入种茎,芽眼朝外,可露出小段种茎。
6.4 种植方向
种植的行向、垄向、畦向、种茎芽向应为同一方向。在斜坡上,种茎芽向应与坡向垂直,即为等高线行向。宽畦双行宜采用交错斜顺向或交错正对向插植。
7 地膜覆盖
在冬春气温低的木薯分布北缘地区,为提早种植木薯和间套作,宜覆盖地膜。高温干旱地区可覆盖地膜,雨季来临后,可考虑揭膜。地势低洼渍水、水位高、土质粘重的土壤不适宜覆盖地膜。冬春长时间低温及较低夜温的地区,地膜上方应增盖天膜(小拱棚)。在土壤湿润时盖膜,土壤干旱时,应灌水淋水后盖膜。宜施肥覆土后盖膜;可撒肥、耙匀后,起垄、起畦并盖膜;也可起垄、起畦后,在垄(畦)心先开沟、施肥并盖土,然后盖膜。覆膜后,用泥土压实膜边,适时插植种茎。
8 轮作
连作2~3年木薯后,宜与甘蔗、玉米、瓜菜等作物轮作。
9 间套作
9.1 间套作物品种选择
选用耐密植、耐荫蔽、抗逆性强、与木薯共生期短、高产优质的间套作物品种。
9.2 田间管理
在木薯与间套作的共生期间,以间套作物的田间管理为主。
9.3 林果幼苗间套作木薯
在橡胶、槟榔、椰子、剑麻、桉树、果树等幼林的空隙地带,不影响主作物的前提下,可间种木薯。以橡胶幼苗间种木薯为例,按7 m×3 m的胶树植距,定植胶树后的第1~3年,胶行间可间作4~5行木薯,胶行与薯行的间隔应≥1.5 m;定植胶树后的第4年,根据橡胶长势,不间作或间作2~3行木薯,胶行与薯行的间隔应≥2.0 m。木薯的行距0.8~1.0 m,株距0.6~0.8 m。
9.4 木薯间套作矮秆作物
在种植木薯前后7天内,间作花生、大豆等矮秆作物[14-15]。等行距间作为木薯行距90~110 cm,株距80~90 cm,木薯行之间种植1~2行花生或大豆。宽窄行间作为木薯宽行距100~120 cm,宽行之间种植2~3行花生、大豆,木薯窄行距60~80 cm,窄行之间不间作。花生、大豆行距为30~40 cm,穴距20~25 cm,每穴播种2粒种子。
9.5 木薯间套作高秆作物
木薯间套作玉米等高秆作物[15],可采用木薯行距100 cm,株距80 cm,在木薯行之间种植1行玉米,穴距40 cm,每穴播种2粒玉米种子,木薯与玉米宜交错排列。或采用木薯宽窄行,宽行间作,窄行不间作。
9.6 瓜类套种木薯
西瓜等瓜类可以套种木薯[16-17]。整地后,起畦面宽90~100 cm,畦沟宽90~100 cm,按种瓜行距,在种瓜畦中施足基肥,低温地区应覆盖地膜及盖天膜,在适宜种瓜时节,按种瓜株距移栽瓜苗,然后,在宜植木薯时期,在各畦两侧,按木薯行距90~100 cm、株距80~100 cm,斜插或平插木薯种茎。
10 补苗间苗
10.1 补苗
种植木薯后20 d,开始查苗补苗,在缺苗处补种新种茎,也可使用预先催芽的种茎及育苗移栽。宜在下午阴凉时移栽小苗,注意少伤根,高温干旱时应摘去部分小苗叶片,植苗后应淋水。新植种茎应为原植品种。
10.2 间芽
苗高约20 cm时,去弱芽留壮芽,每株可留2~3条壮芽,以留2条为佳。同时,去除杂芽和病芽。
11 水分管理
遇干旱季节,可以适当灌淋水。木薯地不能积水,发现积水时应及早排水。
12 施肥管理
12.1 施肥原则
应符合NY/T 394[18]和NT/T 496[19]的施肥要求。宜采用平衡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并做到种肥分离。宜以长效的氮磷钾三元复合(混)肥为主,以中微肥、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镁肥、氯化钾、有机肥、生物肥为辅。为降低鲜薯的氢氰酸含量,提高鲜薯品质和风味,宜增施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宜早施氮肥,生长中后期不宜施用氮肥。
12.2 施肥时间
在种植木薯时,可一次完成全生长期的施肥量。越早追肥越好,宜在植后3个月内,趁雨后追肥。在生长中期发现缺肥,适当补施。在收获间套作作物后,视木薯生长情况及时追肥。
12.3 施肥配比
在新垦荒地及轮作地,肥沃土壤可连作2年木薯不施肥;中等肥力及贫瘠土壤的施肥配比宜为N∶P2O5∶K2O=1∶1∶1;连作2年木薯后,施肥配比宜为N∶P2O5∶K2O=1~2∶1∶1~2;连作4年木薯后,施肥配比宜考虑N∶P2O5∶K2O=2~4∶1∶2~4。
12.4 施肥量
按中等肥力土壤,以每公顷收获37.5 t鲜薯为目标,基肥除施用适量有机肥、生物肥和土壤调理剂等外,建议每公顷施用:80~100 kg N、40~50 kg P2O5、80~100 kg K2O。强台风频繁、高温多雨、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区,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
12.5 施肥方法
开沟或挖穴施肥,以浅施、点施、条施为主。浅施:肥料埋土深5~8 cm,强光高温、强降雨、干旱、沙壤土和台风多发地区宜适当深施。点施:首选距离木薯种茎基部20~30 cm处,其次是距离种茎两侧20 cm处,不能靠近种茎顶部。条施:在浅沟底均匀撒肥,随后覆盖2~3 cm薄土,再在肥带上方摆放种茎,盖土;或在浅沟中间摆放种茎,同时,距离木薯种茎两侧20 cm处均匀撒肥,盖土。追肥可点施在种茎的基部及两侧,条施在木薯行之间。
13 病虫害防控
13.1 农业防控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严禁从疫病和虫害地区引种。设置隔离带,控制疫病区的流水和土壤传入无疫病地块。挖好排水沟,避免积水和土壤过湿。种植前,用灭菌剂、杀虫剂溶液浸泡或喷雾染病和带虫的种茎。避免在降雨高峰期种植。收获后,马上犁耙晒地,清除和烧毁受害植株,对污染土壤和农具消毒。实施轮作,合理密植,加强光、温、水、肥和通风透气等管理,增强木薯抗性。
13.2 生物防控
保护利用害虫的天敌,灯光诱杀害虫,限量使用生化制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农药。
13.3 农药防控
按NY/T 2046[20]的要求和木薯病虫害防治技术[21]用药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农药的性质、作用方式、机理及对天敌的影响等,选择经国家登记许可的常规农药,并应符合GB 4285[22]、GB 8321[23]和NY/T 393[24]的要求。禁用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化学品。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13.4 安全使用农药
农药应远离住宿区和牲畜饲养区,应存放在防雨、防潮、阴凉、避光、通风良好,且门、窗、锁齐备的独立储存室。严格按照农药的保管要求和安全防范措施,区分毒性高低和用途等,分类存放,避免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等。注意农药有效期、防治对象和施用适期,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和安全间隔期。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员和工人才能保管和使用农药,施药人员要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喷施农药地块应有警示标志,防止人畜进入和引起中毒,对废旧农药和包装,应集中收集处理,并应避开水源地,防止二次污染。
14 草害防控
14.1 人工除草
在木薯生长的全生长期,都可采用人工除草,以提高木薯品质。
14.2 出苗前化学除草
种植木薯之后、将要出苗之前,对较多杂草和小灌木的免耕地,用“草甘膦”;犁耙过后的干净无杂草地,用“乙草胺”;出现较多小杂草的地块,混合使用“乙草胺”、“草甘膦”或“百草枯”,按常规用药量,均匀喷洒杂草和地面。长出少量木薯苗的,可用塑料袋、罩杯、泥土等盖住小苗,然后,喷施除草剂。
14.3 中后期化学除草
木薯生长中后期,在缺株和长势差的地块,会出现较多杂草,当木薯低位叶落叶后,可使用“百草枯”,按常规用药量,用带防护罩的喷头,尽量紧贴地面喷洒杂草,注意不要喷贱到木薯茎叶。
15 灾害防御及灾后处理
15.1 台风
选择避风、有林带防护的地段。提早或推迟种植,使易倒伏生长期避开台风季节。采用插植法,合理密植与间苗疏枝,早施肥及平衡施肥,增强植株的抗风能力。强风暴雨后,及早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趁灾后地湿松软时,顺其自然扶起植株并培土固定,不要强为扶正,损伤薯柄。应尽早收获断茎和薯柄裂伤的植株,可延迟收获枝叶受损但薯柄无裂伤的植株。
15.2 霜冻
适时种植和收获,采用地膜,避开霜冻影响。遭遇严重霜冻,薯块受伤的,应组织抢收。
15.3 干旱
选用新鲜、老熟、无损伤的较长茎段。遇雨湿地应抢种,可灌水后盖膜抢种。遇旱可适当灌淋水。雨季来临后,对于密封所有地表的地膜,可揭开地膜、卷起沟中地膜或在地膜上打洞,让土壤吸收水分。
16 收获
16.1 收获时间
全年无霜冻的地区,木薯可以全年生长,故可以全年收获食用,但在有霜冻地区,宜在霜冻来临之前,完成所有收获,避免植株死亡和冻伤薯块。当木薯生长期达到6个月以上,只要达到较高的鲜薯淀粉含量,且鲜薯的氢氰酸含量低于50 mg/kg,有较好的食味时,就可开始收获食用。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份收获的鲜薯品质最佳,把剥皮后的薯肉,简单蒸煮至熟,就会有绝佳的特色风味;而在4~9月份收获的鲜薯,如果食用其蒸煮的薯肉,则食味较差。不论那个月份收获,只要把剥皮后的薯肉,打成薯浆或薯蓉,然后用来制作各种特色食品,仍然有着浓郁的木薯美味[4]。
16.2 收获方法
砍去嫩茎枝,留下主茎。疏松地直接用手拨出,硬实地可用简易拨薯器拔起,砍下薯块,装车运走。
17 质量安全要求
鲜薯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等,应符合NY/T1520[25]的质量安全要求。包装要符合NY/T 658[26]的绿色食品包装要求。运输时要符合NY/T 1056[27]的绿色食品贮藏运输要求。
18 保鲜
收获木薯后,鲜薯易变质,在自然条件下贮藏鲜薯,不宜超过5 d,应及早食用和加工。长时间保存鲜薯的方法有2种。(1)浸水法:把剥皮后的薯肉,浸入干净清水中,每天更换清水,高温季节宜早晚换水,可保持10天左右;(2)冷藏法:把剥皮后的薯肉,以及打成的薯浆或薯蓉,装入保鲜袋,放入5℃速冻保鲜,可以保存数月,也可以蒸熟薯肉,待凉后包装好,放入-10℃冷藏。
19 记录
为达到可追溯性及方便管理的目的,可参照NY/T 1681[5]和NY/T 2446[28]的要求,建立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和保存土壤类型图、气候、品种、种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保鲜等内容,对照相关标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和整改。
参考文献
[1] 单荣芝,黄 洁. 我国食用木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5):73-75,84.
[2] 黄 洁. 木薯丰产栽培技术. 海南:海南三环出版社,2007:33-35
[3] 许瑞丽,黄 洁,李开绵,等. 良好操作规范的木薯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09,228(3):39-42.
[4] 单荣芝,黄 洁. 中国木薯食谱. 海口:海南三环出版社,2011:2-88.
[5] NY/T 1681 木薯生产良好操作规范(GAP).
[6]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7] DB45/T 406-2007 绿色食品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8] DB45/T 429-2007 鲜食木薯(面包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9] DB45/T 438-2007 木薯间种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10] DB45/T 144-2004 无公害农产品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11]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12] DB45/T 410-2007 无公害食品 木薯产地环境条件.
[13]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4] 韦小贞,尹成和,李兆贵,等. 武鸣县木薯间作花生和大豆的高产高效模式[J].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9):14-17.
[15] 周高山,黄 洁,张乙珍,等. 福建省三明市木薯间套作玉米、大豆和花生的高效栽培模式[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6):14-19.
[16] 李春光,陆昆典,李兆贵,等. 木薯套种西瓜或南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9):30-32.
[17] 廖浩培,李兆贵,陆昆典,等. 武鸣县香瓜、毛节瓜套种木薯的生产技术规程[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0):32-33.
[18]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19]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20] NY/T 2046 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1] 黄贵修,李开绵. 中国木薯主要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7-155.
[22]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3] GB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4]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25] NY/T 1520 木薯.
[26]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27]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28] NY/T 2446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