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农村空心化问题调查研究

2014-11-14 00:35葛露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21期
关键词:徐州市城镇化

葛露露

[提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城市优越条件的拉力,农村经济缓慢发展的推力,以及“走出去”和“房本”观念强烈、珍惜土地和市场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耕地资源浪费、医疗教育水平低、农村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而出现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为此,我们应紧抓经济、重视教育、突出法制建设、保障农村医疗、多元化融资与吸引人才,以适应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徐州市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11998023Z)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4日

一、引言

据调查,目前我国传统农区约超过1/4的农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空心化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6亿人,2010年已降至6.7亿人。农村空心化是指农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

村庄“空心化”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012年底3月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认为,中国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应积极推进“空心化”综合整治,以破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份由中国科学院地理学科与资源研究所撰写的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变为涉及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产生了大量“空心村”,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分流农村人口,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都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是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业自身的承受能力来决定的,转移超出或不足,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消极影响,形成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转移户留守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劳动力土地经营面积的增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劳动量和强度。

二、徐州市农村空心化概况

本文选取徐州邳州市赵敦镇郭口村、徐州丰县范楼镇王庄村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当前的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农村空间形态上的空心分布状况。郭口村辖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573亩,共有10个自然村,879户,常住人口为3,081人,党员51人。王庄村辖区面积为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500亩,共有3个村民小组,261户,常住人口为800人,党员10人。

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农村目前转移户人均劳动力要耕种的土地是无转移家庭的2倍多。这使留守劳动力每年疲于田间劳作,加上照顾家里老小,他们的劳动负重和家庭负担的加深,根本无暇也无心顾及知识提高、观念更新和技能的训练。因而,在农业生产上投入的劳动力和技术质量不高,更多的是注重化学肥料投入来提高产量,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的生产技术,最终的农业产量效益不是多明显,反而是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带来了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空心化。据调查,当一个农业从业人员由农业转入非农业工作后,其家庭收入大约能提高13%,可以看出,非农收入大于务农收入,因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此外,单一的农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矛盾的加深,也加重了人口空心化。王庄村共有1,334人,在外人数466人,郭口村共有3,386人,在外人数为305人。其中,82%的在外人员去上海、广东等南方发达城市打工,6%的去了西北、东北等地区打工,12%的是在外求学。由于城市在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具有优越条件,多元化的就业发展机会,使得外出学习的人很少愿意再次回到农村,这也是加速人口空心化进程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外出人口中,90%以上都是青壮年人口,从而使得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弱质化、老龄化和妇女化态势。

(二)耕地空心化。王庄村耕地面积总计1,089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郭口村耕地面积总计3,573亩,人均耕地面积1.05亩。其中,大部分土地属于一家一户分散耕种,部分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将土地承包给别人耕种。2013年秋,王庄村耕地的10%被他人承包,郭口村耕地的13%被他人承包,因而农田基本无闲置现象,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从而劳动力尤其是男劳动力相对缺乏,使得农村耕地利用效率不是太高。另外,在这两个村的打谷场、村边林地、取土坑塘等村庄附属用地粗放,技术条件也相对较低,资金等物化劳动较少,广种薄收,利用效率就更低了。

(三)房屋空心化。调查统计得到,王庄村有261户人家,总计住房316套,每户平均有1.21套住房。其中,闲置房屋有13套,有26套房子为半空心化(平时人们外出务工了,房子没有人住,只有在农忙季节、中秋节和春节时外出务工人员才会回家住一段时间;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院子里春节时有6个人住,平时外出了,只有两个老人住)。郭口村有879户人家,总计住房1,011套,每户平均有1.15套房屋,其中闲置房屋35套,半空心化有92套。可见,徐州农村地区的房屋空心化及半空心化在一定程度由人口空心化产生,造成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土地,又加重了耕地的空心化。

(四)基础设施空心化。以王庄村为例,设一个村卫生室,建筑面积约为80平方米,分别设有诊室、药房、治疗室,配备2名具有职业注册乡村医生资格的医师,4名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村中不具备教学条件,无学校;道路建设并不完善,进入村庄的主干道是水泥路,村内住户之间、农田之间、村庄——农田,用乡间土路相互连接;无工厂,也无健身会所、体育馆,图书馆等,但村委会设有健身器材,而使用率低,设施空置;有线宽带部分覆盖。可见,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空心化问题比较普遍。而郭口村,设有一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分别设诊疗室、药房,配有1名具有职业注册乡村医生资格的医师,3名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村内设立1所小学,在校31名教师,2所幼儿园;205省道穿过本村,村内基本修建水泥路,但通往农田的道路只有泥土路;村内设有小型超市、浴室、饭店、理发店等个体经营,靠近城区,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两村相互比较,郭口村被205省道横穿,处于城镇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高,而王庄村不具备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这说明基础设施空心化与村庄区位有密切关系。但是,总体上看,目前徐州农村基础设施空心化依然明显,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非常低,80%以上的病人都到镇以上的医疗机构看病;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小孩送镇上甚至于县城或徐州市的学校学习;村上一些简单的体育健身器材,平时几乎没有人使用。

整体上看,徐州市农村半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调查发现,农村空心化带来了农村年轻人比例下降,村庄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乡土文化被边缘化,以及现代生产要素的过度使用不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而且伴随着老龄化趋势,徐州农村空心化问题将不断加重。

三、徐州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

调查得知,徐州市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吸引就业的竞争力极低,农民参与整治土地的权益很少,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缺乏有效载体;而且年轻人外出读书也是造成空心化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经济方面

1、农业活动收入较低的驱动。在徐州农村,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多年来并未有实质性提高,或者是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结果是农村土地生产力较低,农业经营效益较差,而且收入不稳定、没有保障。据调查,主要粮食作物种植,一年亩收入只有600~1,000元,家庭按照6亩田算,每年农业收入也就是3,600~6,000元。随着农村人口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单纯依赖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农民纷纷走出乡村去城市务工。

2、城市发展机会较多的拉动。城市在就业、教育、生活质量等方面条件较为优越,城市多元化的就业机会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重要拉力。因此,常年在外务工,赚钱回家使用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外出求学,通过获得知识“改变命运”,也是年轻人走出农村的一个重要动力。

(二)政治方面

1、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水平较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徐州城乡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城市优越的生活驱动着大量务工人员涌向城市,外出务工目前已成为农村家庭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且目前徐州地区城镇化水平还较低,城乡差距仍较大,这成为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推力。

2、农村土地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房屋却归农民所有,产权具有不明晰性,因此在管理上存在着混乱的状况,这直接导致了宅基地的浪费和废弃。徐州农村宅基地是通过申请方式无偿取得,可以长期使用的,因此大多数农民都尽可能多地占用宅基地来置办大量房屋,而家庭人口却相对减少或者不变,进而导致这些房屋使用率较低,从而出现了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的空心化,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土地空心化。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当前,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养老保险的大力推进和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另外农民还有土地作为最后“保障”,使得农民感觉农村户口的优越性越来越高,甚至高于城镇户口,因此一些常年外出的农民,基本上不回农村居住,但是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农村户口,这成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阻力,也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的重要成因。

(三)社会方面

1、脱离农村观念的影响。城乡差异使得农村人口迫切走出农村以改善自己的生活,青壮年劳动力转化成了城市流动人口。同时,外出求学的年轻人在城市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后,也几乎不会再回到农村,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房屋闲置和土地废弃或土地利用率极低。

2、房屋为本观念的束缚。农村居民重视房屋的观念极为强烈,认为房子是立家之根本,无房就是无家,因此盖新房行为不断发生,导致了老房的废弃,甚至于新房也不一定有人住;另一方面,深受“房本”观念的影响,一些走出农村的人也不愿放弃自己在农村的房屋,直接造成了房屋的空心化。

四、解决徐州农村空心化对策建议

农村的重要性对于我国不言而喻,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足以证明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通过在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政策革新,最终实现填充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目标。解决农村空心化应以解决人口空心化为核心,以解决农村科技空心化、农村工作社会服务空心化和资源空心化为突破口,逐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质量。农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一定要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原则,重点建设道路、桥梁等交通系统、生活供水供电系统、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生活娱乐系统(如乡村文化体育广场)、医疗卫生保障系统,不断提升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同时,应加大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地域分布和人口积聚状况,扩充敬老院、卫生所、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农村社区服务机构。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逐步向农民开展以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文教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

(二)因地制宜、加大政府职能,进行村庄建设改造。目前,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民居住环境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所以在村庄建设中应根据农村的具体特征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村庄的区位和发展差异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而且要根据不同类型村庄的需求和条件,确定村庄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以农村宅基地为例,要因地制宜,根据村情不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宅基地整理与小城镇建设,中心村的扩展与自然村合并结合起来,使村庄建设既不浪费土地,又能满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整合优质资源,创造产业条件。农村空心化之所以产生,农民之所以进城务工,是因为城市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舒适的就业环境、满意的工资报酬,从而造成农村的空心化,因此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根本是使农民在农村就地发家致富。首要一个难题是资金不足,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除了依靠国家财政支持外,可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如实施城市政府相关机构扶持对口村镇,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以捐赠或投资等方式,吸引投资、共同筹集资金。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结构和农产品结构以及市场供需结构等。再次,扶持农民建立一系列民办企业,转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打造一些村品牌和品牌村,努力使其成为该村的支柱性产业,真正使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最后,以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农业结构系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四)建立面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打破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改变“城市教育”优先的制度性安排,实施农村教育劣势补偿政策,倡导城乡教育平等、均衡和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平等,就是要落实政府全力举办农村教育的责任,努力缩小城乡教育条件、水平上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入学机会平等、教育财政平等、教育条件平等和成功机会平等;其次,要专向培养人才。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包括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等,同时,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最后,鼓励大学生毕业到农村就业,农村采用一些鼓励和引进大学生的措施,让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到农村做骨干力量,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富裕的步伐,减弱农村空心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

[2]刘彦随,龙华楼.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科学出版社,2011.

[3]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途径及治理途径[J].中州学刊,2012.5.

[4]张丽凤,占鹏飞.基于农村“空心化”的社区建设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

[5]饶静.我国农村空心化的成因及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13.12.

[6]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挑战与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1.

猜你喜欢
徐州市城镇化
徐州市深入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徐州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融合·互动——徐州市商聚路小学景观设计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徐州市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