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伟
近年来,教学模式是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区域推进某种教学模式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地区都在建构体现区域特征或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对待教学模式,很多人的态度比较极端——要么把教学模式视为灵丹妙药,要么把教学模式当做洪水猛兽。我觉得要用平常的心态理性、全面地解读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当前各地的教学模式提法各不相同,但探究、对话、体验、自主学习、差异教学、合作、问题解决、建构等是这个时期教学模式的共同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都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教学模式是学校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尝试。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模式的兴起是一件好事,它至少体现了人们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努力。而且,这些教学模式因为其较强的操作性,的确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图景发生了很多非常惊人的变化。另一个方面,这些模式也有弊端和不足,比如往往容易走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过分强调了某一种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学科的特点、学校的个性;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简单的“放”,忽略了怎样有方法、有步骤地“放”;等等。
扬州市文津中学的课堂导学模式正是在批判与褒扬各执一端的争议中,基于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实践,比较理性和稳妥推进的一种教学模式。我认为它的独到之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不停留在“到底谁是主导、谁是主体”的抽象争论上,而是真正深入到问题的核心环节:教师的“导”究竟导什么?在什么时机导?怎么导?文津的导学模式强调在学生预习的环节,通过教师的导,激发学生的疑问与思考;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时候,通过关键问题链的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提升,让学生自己提炼,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一种事实性、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更有元认知知识;通过渗透在各个环节的与教学紧密交融的评价,教师不断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促进学生及时反思、调整、优化自己的学习。
二是当其他模式都主要聚焦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文津中学已经更进一步,关注到自主学习的内涵与方法层面。并不是我们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他们就真的会自主学习的,很多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文津中学的导学模式抓住了自主学习中的四个关键:第一是通过“预学”让每个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尝试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和教师也了解了学习的起点和问题在哪里。国家教育评估组织曾在研究世界各国多种比较具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教学实效最主要的因素是挑战性的学习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教学具有针对性。可以说,“导预疑学”这一环节基本上就为以上三个主要因素奠定了基础。第二是通过教师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步骤和方法。第三是通过方法的提炼和感悟,引领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品质,不以具体的知识掌握为目的,而能举一反三,在生活情景中进行迁移。第四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形成自我反思与调控的元认知学习能力。
三是通过“情景创设”和“有效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文津中学关于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十多年来从未停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文津中学开始逐步聚焦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真正关注让学生学会学习。当前很多的教学模式看上去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由于教学程序与流程的僵化,再加上“导学案”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其实还是在教师预设的思路中进行。这些学生如果离开了“导学案”和教师设计的“问题链”,能否进行自主学习,是否真的具备学习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具有学习力的学生首先必须处于一种自我觉醒的状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知识与自己过去、现在、未来的生活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其次,学生一定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选择、自主规划,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决定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步骤。第三,具有学习力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自主的探究。第四,具有学习力的学生善于自我评价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自我约束与调整自己的学习。文津中学倡导互动情境的创设,能够打通知识与生活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以问题为起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将呆滞的知识转化为活性的知识,并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技能和创新能力。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评价能够强化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实践尝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文化、教学理论、教学过程与教师具体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具有系统化、简约化、结构化和操作化的特征,特别有利于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致力于从某个角度揭示教学规律,指导教学行为的,所以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片面的,不可能包罗万象,以不变应万变,文津中学的导学模式也不例外。客观认识教学模式的局限,积极吸取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并综合运用,承认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不是靠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的,有利于我们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路。
(作者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程教材部主任、副研究员,课程与教学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