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奖辞
尹马是一位诗人,同时进行散文写作。他坚守生养自己的土地,做一个故乡的歌者。他的散文《在镇雄》语言绵密,如青草长满山坡、碎石布满河床,有可以触摸的特殊质感,体现出了文学的爱与悲悯。同时,他的写作又丰富有力,有阔远与放达的气势,通过故乡的朴质亲切和千姿百态,道出了万物的隐秘秩序与神秘归属,难能可贵。
答辞
10年前,我开始沉溺于自我缔造的“最小”世界。最初的那一刻,感觉非常可怕。然而,这一并非突然的举动让自己有了一种破坏的惬意,对某个地域标志的臣服和膜拜,缘于自己想忘记一切,包括才情、技艺和表达。我没有做到,但没放弃,始终执拗地把自己流放在一个并不丰腴的空间概念里,享受着不断付出代价的过程。
《在镇雄》是一个系列,写了很多。感恩意义上的对出生地意识的盲从,让自己不断地去认识这片土地上活着的人群,去寻找故乡的大和美。我不想在离开之后才去诠释她的遥远和疼痛,所以,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话痨,像一个装睡的人在夜晚无法控制地翻动着身体。我知道,过于随意的叙述肯定会丢掉文学意义上的审美主张和自我特质,迷上了在家门口的行走和沉睡,就不关心写得好坏。
10年过去,我深陷自己预置的圈套,生硬地搬动着小地方的草木、山川,复制着生息轮回的人欲、天数,道具一样行使着一个写字者的肢体职能。我没有施予和奉献的豪迈,没有说出和呐喊的能量。如此一个被喀斯特地貌包裹的小小的地域标志,好在从行政区划上还能找到。
《滇池》宅心仁厚,给我一个奖,是鼓励,亦是挽留。但我深知,面对“最小即是无穷大”的不切实际的写作初衷,我已无处反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