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磊 (河南省焦作同仁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一种机械性病痛,并非由免疫力低下引起[1]。从中医角度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原因在于“痹”,其发病原因是人体被风、寒、湿三气侵入,引发关节凝结、腰部和下肢出现病变。在治疗中,手术风险大且并发症多,容易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造成严重预后,而腰椎牵引与手法治疗当前应用比较多[2]。笔者具体探讨了腰椎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入选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病程在3周以上;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辩证标准;有明显的腰椎疼痛现象;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4岁,平均(48.65±2.33)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56±0.45)年。根据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牵引治疗,患者端坐,双手自然下垂,用自动牵引按抖机,使颈部屈度呈15°~20°,重量范围控制在5~10 kg,持续30 min,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脱出的髓核还纳。1次/d,治疗10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推拿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沿患者腰部两侧膀胱经用轻柔的摩法、掌根揉法上下往返操作5~8次,100次/min;用较重刺激的滚法沿脊柱两侧竖脊肌上下往返治疗5~8次,120次/min。最后用虚掌拍击腰背部,120次/min,沿脊柱两侧骶棘肌从上往下,以皮肤微红为度。1次/d,治疗10天。
1.3 疗效标准:显效:腰椎疼痛明显改善,临床体征明显好转;有效:腰椎疼痛有所改善,临床体征减轻;无效:腰椎疼痛无明显改善,临床体征仍然存在甚或加重[3]。同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总体体征的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秩和检验、t检验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体征评分对比: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前临床体征评分对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0 5.26±1.32 1.18±0.52对照组 30 5.28±1.05 2.85±0.44 P值 >0.05 <0.05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主要表现为腰椎痛,少数病例疼痛可剧烈如刀割。有的患者伤时有撕裂样感,肿胀明显及皮下淤血严重,可能为肌肉断裂。在病因中,主要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其次是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4]。
在治疗中,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解决的。其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效果,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4]。手法疗法是指医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患者经络、腧穴为基本作用部位,用手刺激上述作用部位,以达到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手法以滚法、按法、揉法、擦法为主,推拿可以直接加速血液流动,促进血液运行[5]。同时手法推拿所产生的热效应,也使局部血流加速,使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6]。本组资料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体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腰椎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1]胡华亮,毛陵森,匡奕瑛,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康复医学,2010,25(3):166.
[2]姜淑云,房 敏,左亚忠.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27(3):235.
[3]郑秀华,张 挺,徐海红.腰椎牵引配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13,25(6):51.
[4]王宏秀,宋 林,陈舜喜,等.不同保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0 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3):48.
[5]张伟宏,黎承南,杨 兵.中医疗法联合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3,16(2):99.
[6]陈建彬.整脊松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7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3,4(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