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筹),江苏 常州 213000)
“超整理术”在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吴敏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筹),江苏 常州 213000)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革新。本文借用日本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理论,意在改变传统教学思路,探讨如何通过运用“超整理术”提高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探索适应当代建筑装饰设计人才需求的专业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高效的工作条理,激发其原创设计动力。
超整理术 课堂教学 时间整理 信息整理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多元设计人才。然而,在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设计上,仍然存在死搬硬套问题,这种单一的教学思想不但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在设计的方法、手段等方面缺乏与市场融合变通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建筑装饰设计人才,是当前职业院校建筑装饰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以强化教学的效果为目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就是教学方法的革新。
日本当今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佐藤可士和在2009年出版了中文版《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富有独创性的概念——“超整理术”。这是一种针对设计行为、设计过程、设计认知活动的设计方法论,分为三大阶段:空间整理、信息整理和思考整理,教人们学会制定高效的整理规则和整理方法,获得更充裕的时间,从而逐渐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佐藤可士和在书中写出了很多设计师的疑问,“‘像你做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案子,是否会觉得肠枯思竭?’,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答案不在我的脑子里,而是一直在对方心中”[1]。可见,建筑装饰设计教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设计思维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这种方法的有效训练,可以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整理模式,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及保持变通的逻辑思维,进而能够迅速、准确地对设计项目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对策。
成功的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不是完全让学生在模仿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寻找设计灵感,而是在教学中引入 “超整理术”,整理出项目设计关键词,激发学生的原创设计动力。将“超整理术”运用于建筑装饰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下面以建筑装饰设计课程“餐饮空间装饰设计”为例,具体阐述以“超整理术”方法整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设计团队,完成校企合作项目“主题餐厅空间设计”的项目设计任务。设计要求是在给定的餐饮空间图纸中,选择适当的设计风格,进行合理布局,主次通道分明,功能规划有序,并能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烘托餐饮空间设计的主题。图纸要求是完成平面布置图、地面铺装图、顶面布置图各一张,重点立面图六张,节点构造详图三到五个,效果图两张。面对该课程庞大的信息量及诸多设计任务,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生的设计成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而带来教学进度滞后、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等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本课程在教学中充分将“超整理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工作环境整理、时间整理、信息整理和思考整理四种方法。
佐藤可士和在书中首先提到了“空间整理术”,他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不但收拾整齐,而且完全掌握物品的摆放位置。如果乍看很乱,可是当事人晓得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则倒也还能接受;最要不得的是不知道东西摆在哪里,工作空间又显得拥挤不堪”[2]。“空间整理术”是最适合初次尝试的整理术。很多学生总是把完成设计任务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工作环境的整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能够在一个没有杂物、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对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整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而且可以提升工作精细度,减少工作中的误差。
1.整理图片和文本资料
在项目展开设计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调研,因此会收集跟项目相关的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本信息,这部分实体资料需要学生根据其重要性将图片分类汇总,以及将文本信息中重要的页码和章节做好标记并记录,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整理电子资料
学生习惯于将从网上看到的各种对自己有帮助的电子资料保存在电脑上,并且这些资料会越来越多,如此反而造成了当需要用某些资料时却不能及时找到,或丢失。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养成按照资料的类型,以临时文件和有用文件进行保存的习惯。同时,学生在电脑制图环节中,也经常会出现已画好的图因为病毒感染或忽视而造成丢失,建议学生将所绘图纸及重要文件及时建档保存并且备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另外,每次小组讨论后收集的资料也要求按日期进行建档整理。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设计作品,这就要求学生养成时间整理的良好习惯。“餐饮空间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根据装饰行业发展动向和装饰企业工作流程,从设计量房、合同签订、方案设计、实施阶段、方案预算等实际工作过程组织的。具体设置了设计准备、草图构思、装饰材料和施工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完善整合与交底六个工作任务。为了让学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方案的设计,要求每组学生统计该课程总课时数,整理出完成上述各主干工作任务和子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以及调整和可延长的时间范围。在课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安排哪些工作可以分阶段完成,哪些工作可以同步进行,哪些工作可以部分重叠进行,比如原始平面图绘制和基础资料调查、整理和分析可以同步进行,装饰材料的选择和方案深化设计可以同步进行,从而整理出各个时间节点,每一个节点的安排以小组讨论的结果形式形成会议记录,并将讨论结果发给各位组员和教师,以便教师掌控学生在课堂阶段工作任务完成的进度,使学生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任务。
餐饮空间设计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等综合手段,满足人们对于就餐环境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使处在就餐环境中的人们在感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的综合类设计课程。面对其海量的信息和众多的设计环节,如何搜集和辨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是一项重要技能。佐藤可士和认为:“信息整理乃是借由导入立场,穷究问题本质,以实现真正的解决问题的目标。”[3]因此,在餐椅空间装饰设计课程中,设置了基础信息整理、功能信息整理和主题信息整理三个环节。
1.基础信息整理
收集设计项目的相关建筑图纸和资料,现场考察、拍照、测量未知尺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首先要对设计现场情况进行勘查、调查、了解、分析,并了解投资大小,同时进行市场的分析研究,然后对这些收集到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做好顾客消费层面的定位和经营形式的决策。
2.功能信息整理
以餐饮空间的餐饮功能区 (出入口功能区、候餐功能区、用餐功能区、配套功能区和服务功能区)和制作功能区为焦点,收集尽可能多的文本信息,了解餐饮空间设计的原则,通过整理收集的文本信息,对出入口的主要功能、客户就餐的流程、光顾其他功能区的动线及每个功能区之间的关系,逐一进行分类、整理,用排列和图表的形式形成新的推理资料,力求在功能设计方面的原创性。
3.主题信息整理
一般来说,设计的创新概念在很多时候来源于某种主题信息,而餐饮空间主题信息十分丰富,民族习惯、地方特色、自然历史、文化传统等都是进行主题创新设计的重要源泉,所以了解设计项目的主题信息,对建立更好的设计理念非常有意义。学生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并归类整理,提炼出设计元素,为进行创新设计做好准备。
“思考整理术”是“超整理术”的最高阶段,通过整理自己和他人的思绪,便可准确表达重要信息,提升沟通精度。想要做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就必须准确把握客户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在接受了客户的委托项目之后,首先就要与客户交流,在交谈和询问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客户对设计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扮演一个挑剔的客户,提出众多要求,给学生设置难点和障碍,学生则运用“思考整理术”将客户的思绪信息化,并根据其重要性将这些信息排列顺序,准确找到设计的关键词。同时,在餐饮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方案讨论的这个环节,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整理在讨论过程中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言论,找到关键词,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学生要善于向对方提问,求证对方的想法和自己整理的信息是否吻合,从而形成准确的方案修改意见。
“超整理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路,为建筑装饰设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在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还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推动学生的创新设计,以实现更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将“超整理术”融入课程教学的课前教学准备整理、课后教学反思整理等,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职业学校的整理教学质量,构建出适应我国建筑装饰设计教学的新模式。
[1][2][3][日]佐藤可士和著.常纯敏,译.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30,6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