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天津卷)

2014-11-13 01:42唐惠忠
中学语文 2014年2期

唐惠忠

访而知之

一考生

早在80年前,毛泽东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中的“调查”就是“访”,所要发的“言”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得出的结论。

当时的情况是,许多领导干部包括军队干部,对实际情况、群众生活、士兵素质等等并不十分了解,工作上粗枝大叶,却动辄发布一个命令,时而下达一个指示,要求部下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结果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损失。为此,毛泽东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随时变化的情况,这样才能正确而科学地决策,不断扩大战果,最终取得胜利。

战争时代,形势危急,毛泽东的头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他能身体力行,他的《兴国调查》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引人思考的东西。

“访”是获得实情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诞生好的方针、政策,从而把事业推向正常的、健康的轨道。

可惜的是,这极其宝贵的一条后来被老人家自己抛弃了,“大跃进”时头脑极端发热,空中楼阁式的构想,浮在半空式的奋斗,结果是经济很快崩溃,种地的吃不饱,“路有饿殍”时有上演。后来又有“文革”闹剧、荒诞剧连续拍了十年。为何?因为老人家久居宫阙,不查不“访”了,常常突发奇想,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招儿肯定不是小比例。

今天重温老人家的话,从老人家早年的英明与晚年的昏昧二者的对比中,应该能够悟出“访而知之”的道理来,尤其是手握权柄的人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官做大了,很多事情不用亲自做;在媒体上露脸的机会多了,见百姓的机会少了;听到的赞美声多了,听到的实话少了。所以,时间一长,对下面的情况可能就渐渐地隔膜了,开出的处方难免就有不对症的时候。怎么办?要有了解民生疾苦、百姓诉求的愿望,这样才能想尽一切办法,开通一切通道。

在今天,“访”的途径是多元的,面对面是一种,电话、博客、QQ、来信……只要保证所有通道畅通,就一定会知之甚真,知之甚详,知之甚全。“访”之后呢?当然是研究、解决。至于如何去做,领导们比我这一介中学生内行多了。

[点评]本文将“知之”的“之”定位为了解下情,这是很有新意的构思。从素材选用与结构安排看,文章突破了简单议论文的刻板模式,紧紧围绕毛泽东“早年的英明与晚年的昏昧”,来阐明“‘访’是获得实情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诞生好的方针、政策,从而把事业推向正常的、健康的轨道”,其用例集中,析例透彻。倒数三段文字强调“手握权柄的人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在今天,‘访’的途径是多元的”,行文用语不事雕琢,但字字句句说在情理上;以“至于如何去做,领导们比我这一介中学生内行多了”作结,言辞恳切又不乏幽默。如果没有深刻的见识、丰厚的学养、理性的思考,是难以超越贫乏,写出如此别开生面的佳作的。

失而知之

一考生

花若凋零,方知其幽香静美。叶若衰败,方知其茂盛青翠。人若离去,方知情浓意切,方知何为心碎、何为珍贵。得,只叫人快乐;拥有,只让人满足。唯有失去,才教会人知晓与懂得。

世间所有育有子女的男女皆被称为父母,世间所有成长的生命皆有父母。似乎对于万物来说,父母二字,说得极为平常又轻松。母亲承受蚀骨之痛换来儿女的出生,又用自己血液之精华汇成乳汁哺育其长大。而父亲则倾其财富、精力抚养儿女,用自己一段青春、半生奋斗换来青丝变白发。但试问,有多少儿女知道父母的付出与牺牲,又有多少人懂得、理解他们呢?许多人年轻气盛,一点小事便与父母发生矛盾,更有甚者对父母拳脚相加。也许这些人不以为然,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不过是理所应当,亲情不必珍惜。有些在外为了自己心中所谓“梦想”闯荡的游子们,从未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寄去一封信。直到有一天父母真的再也无法和儿女们相见,儿女们才从痛苦的泪水里模糊地看到从前的画面,看到不被珍惜的点点滴滴父母的爱,于是悔不当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古以来,这样的失去与醒悟的悲剧时刻都在上演,但当失去教会人们知道时,一切为时已晚,就算再懊恼也于事无补。

不只亲情,爱情亦是如此。一对男女,从相爱到结为连理都是甜甜蜜蜜,但当爱情的童话被现实的压力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终会趋于平淡乏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一日一日重复着,房贷车贷的压力一刻一刻累积着,一切似乎不再像开始时那般美好,激情和热情逐渐退潮,而争吵和碰撞却不断升温。这时,窗外飘过的一片云便牵住了他们的目光。于是,两个人的感情变成了三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的战场将曾经的美好炸个粉碎。但当婚姻破裂,一张红皮纸变为绿色,才幡然醒悟,新鲜的感觉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当失去后才发觉最初拥有的一切才是最美好、最该被珍惜的,伤害的手却早已把曾经的幸福撕成碎片,失去后只留下疼痛。

不只亲情与爱情,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皆是如此。朋友离开让人明白友谊的重要,年华流逝让人懂得青春的美好,信誉崩溃让人认识诚信的可贵……失去是最让人知晓和懂得人生的老师,教会人无数道理。但如何在失去之前就把握住我们所拥有的东西,知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大概才是人生中最需要我们了解的最重要的事情。

[点评]这是一篇感人至深、能给人启发与警示的好文章。文章开头以整齐而又优美的语言,引出“唯有失去,才教会人知晓与懂得”的观点,然后从“亲人的离去,会让人懂得亲情的可贵”、“不只亲情,爱情亦是如此”、“不只亲情与爱情,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皆是如此”三个方面,由点及面地论述了“失而知之”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论证这一观点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失去之前就把握住我们所拥有的东西,知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最重要的事情”。像这样展示了人生深切体悟的接地气的佳作,自然能获得阅卷老师的赏识。

问而知之

一考生

想起了关于“问”的几个成语。

一、“勤学好问”

意思大家都懂,学问学问,学习离不开“问”。但问什么,向谁问,怎样问,有些人是很少考虑的。这三点合在一起,可称为“好问”。有了疑难,有弄不明白的地方,怎么办?可以先查查工具书,看看相关的参考资料,自己能解决的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若问别人,要想好谁才是最佳的求问对象。可以是同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专家、学者。同学之间关系比较随便,可以用“共同研讨”的方式,在问答与争辩中实现“双赢”。问老师,要先把问题即你理解的“症结点”想清楚,最忌讳的就是“老师,这道题怎么做”一类大而空式的问法。请教专家学者,态度要诚恳,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华“趸”过来。

会问,善问,谓之“好问”,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知之”的目的。

二、“问牛知马”

这个成语说的是,西汉有个叫赵广汉的十分聪明,“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他的问左问右,实际是一种推理方法,其中的“知”应该理解为“推知”——从旁推究,从而弄清楚事情真相。他把这些应用到如何做太守上,治理地方军政事务颇有一套。

我们在学习上,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处理生活难题时,都可以尝试“问牛知马”。做起来可能有些难度,既需要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又需要相关的思维推理的训练,但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能成为由“问”而“知”的高手。

三、“反躬自问”

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问”是反思、反省、检查的意思。这个成语说的不只是学习问题,还包括做事及个人修养的问题。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他说:“吾日三省吾身。”反省的内容涉及做事、交往、学习等方面。

中国人强调个人的道德完善,所以“自问”就成为那些想成为君子的人必备的人格素质。“自问”之后才知道自己学业是否精通,做事是否完美,工作是否尽职,而后加以改进,并不断提高。能做到这一点的,会得到当时及后世人们的称颂与赞美。这着实让今天的某些只知“表扬与自我表扬”的人汗颜。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节拍。

[点评]此文挥洒得轻松自如。作者紧扣“关于‘问’的几个成语”,表现在“问”中可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而这三条“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节拍”。分述的三层中,“问牛知马”最具新意,一般考生对此知之甚少;另两个成语虽然广为人知,但作者也能说出自己的心得来,如“勤学好问”这一部分,针对“问什么,向谁问,怎样问”分而释之,阐发得头头是道。此外,在各个层次的论述中作者还界定了“问”与“知”的特定含义,如“问牛知马”之“知”实际是“推知”的意思,足见思维严密、运笔从容。总的看来,全文观点鲜明,布局合理,表达凝练而富于分寸感。

?而知之——我艰难的选择

一考生

横线上到底该填哪个字呢?我还真是犯难了。

首先想到的是“学”,可写作要求的第一条就把这条道给堵死了。心理暗骂,出题人你好……哦,我长这么大,除了从老师那儿学到了知识,基本上没别的渠道了,除此我还能写啥呢?当然,这些知识有多少是有用的,有多少是没用的,现在下结论真的是为时尚早,最起码儿这两天还是相当管用的。另外,我上小学时就跟邻居王叔叔学会了下象棋,如今我让他车马炮他都不敢坐我对面儿。这些年我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琢磨这玩意儿了,可惜没有全国性的中学生象棋赛,否则我肯定能拿个冠军回来。

我又想到了“乐”。什么是“乐”?就是喜欢,就是有兴趣,就是愿意做,就是边做边用心思。孔夫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我有体会,如果把用琢磨象棋的精神用在琢磨数理化、古诗文上,我还有愁可发吗?但这事真由不得我,要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把课讲得像下棋一样有趣,我早就一头钻进去不出来了。我说这话要挨耳光的,兴趣是需要自己培养的,与老师何干?人家老师遇到我这样的学生,天天眉头皱得拧着好几个弯,又找谁说理去?

那就填“思”吧。现在的学生们会思考的没几个,他们会说“我思故我在”,会诵“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会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若问其详,就只会跟你眨巴眼了。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就知道跟着课本、报纸、电视唱卡拉OK。我问主张设国家主席怎么就成篡党夺权了,他们就背书;我问18路人见小悦悦而不救,到底说明了什么,他们又背报纸;我问最美女教师美在何处,他们又成了李瑞英……我把答案一公布,立刻遭到他们的声讨,吓得我今天也不敢写出来。独立思考才可能获得最真实、最本质的结论,但可能得不了高分。您说,我还敢“思”吗?

最后想到了“行”,也就是实践,在动手尝试中获得最直接的感受,或者从中发现疑惑,进而解决问题。但这些年除了在实验室动过些手外,除了象征性地到蓟县学了几天农摘了几个苹果外,真的没怎么“行”过。这遗憾留待以后吧,希望我能在“行”中学,“行”中思,“行”中得乐趣,最终能有真正的收获。

不过,现在我最关心的是作文这样写到底行不行。您说呢?

[点评]这真是一篇考场奇文,其可欣赏之处主要有三:一是补题奇崛。一个“?”,一下子攫住了读者的眼球。二是见解新奇。作者勇于针砭时弊而不偏激、偏颇,一方面,大胆地质疑“这些知识有多少是有用的,有多少是没用的,现在下结论真的是为时尚早”,又敢于指陈老师的课没能“讲得像下棋一样有趣”,还批评了众多学生“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就知道跟着课本、报纸、电视唱卡拉OK”,以及中学教育对“实践”的忽视;另一方面,作者展开评议时分寸感把握有度,比如谈“乐”时,也作了自我反思(“我说这话要挨耳光的,兴趣是需要自己培养的,与老师何干”)。三是扣题奇巧。作者真实、有序地展示了考场上面对作文题的整个心路历程,在这个“思”的过程中,他(或是她)不也有了一番认识上的收获吗?所以表面看来写的是“?而知之”,实则展现的就是“思而知之”、“省而知之”,扣题写作可谓命中靶心,毫无偏差。此外,行文表达不做作,而是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人家老师遇到我这样的学生,天天眉头皱得拧着好几个弯,又找谁说理去”等,读来很有嚼头),这也是优点之一。

“历”而知之

一考生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学画了。初学素描时,喜欢抢亮面多、直面窗户的位置,以为这样画面上阴影少,美观、漂亮。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太亮了,很多细节无法处理,画面的立体感很差。于是开始重新找位置,效果竟出乎意料地好,画面上的亮部只占了不到2/3。

一张漂亮的素描,最打动人的是光和影。光和影的处理越精到,就越吸引眼球,画面才越精彩。

开始学色彩了,老师总是说谁的画“脏”了。迷惑了很久,终于醒悟,“脏”是因为暗部颜色不对,与受光部搭配不够和谐。

有限的画布,单一的碳素,简单的三原色,光和影的二元组合竟然有如此无穷的玄妙。我对画画由喜爱而痴迷,从小学到现在从未间断,风雨无阻。闲暇时曾无数次想象着就这样一直沉浸在光和影的世界里,任自己的艺术细胞无穷扩散,岂不就是千百年来文人雅士所羡慕的神仙式的生活?

但我不是神仙,我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世界里。

高二快结束时,老师说我的成绩与理想的建筑系差了几个数量级,而通过高校艺术特长生考核的机会也很渺茫。形势严峻,如果我还想画画,就只能报考艺术类,老实地做“普通人”,随众人跑高考的马拉松。

学艺术的梦想从来都小心翼翼地藏在心中隐蔽的角落,不敢暴露,不敢给它阳光。因为艺术类就是垃圾的代名词,众人鄙视;以我还算出色的学习成绩,若成了“艺术类”,老师失望,家长忧心,恐怕连周末短短的业余画班也会给叫停。

怎么办?在空旷的操场上,心理临界到崩溃的边缘。终于,深置于内心的种子还是发芽了。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地走艺术类!我惧怕那种失落,为了众人眼中的成功离开痴迷的画;害怕那种悲哀,终于可以随心所欲、无所束缚地画画时,却因为麻木太久的心已经失去火热的激情抑或老之将死……

以前读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有些看不懂;前两天再看,竟佩服得五体投地。夏天的干草垛,由阴影部分可感到一丝凉爽,而亮部却骄阳似火,散出灼热的光;冬天的干草垛,阴影部分让你仿佛置身于凛冽的寒风中,而亮部又让你感到冬日和煦阳光下的点点暖意。

豁然开朗:画里画外,一切的美都是由光和影构成。

[点评]该考生以“‘历’而知之”为题,从行与知的关系角度立意,这无疑是切合题意的。文章内容真实、鲜活,通过写自己学素描、色彩以及高二快结束选报艺术类时的艰难抉择,领悟出“画里画外,一切的美都是由光和影构成”,此种心得绝不是纸上得来的。两段经历所获得的对光和影关系的认识是层进的,前者相对肤浅,后者则融入了自我的人生体验,因而更为深刻。全文以时间为序,叙述详略适宜;画素描、色彩时的联想,面临选择时的矛盾、纠结,对莫奈画作的赏析,均具体、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终于,深置于内心的种子还是发芽了”等文句则耐人咀嚼。

思而知之

一考生

“我思故我在。”说这话的笛卡尔,既是数学家,也是哲学家。

曾经怀疑过,难道人不“思”就不存在吗?人在睡觉的时候没思考(做梦算不上“思”),不也清清楚楚在床上撂着呢,并没有消失啊!后来明白了,床上撂着的是躯体,是生物学意义的存在,笛卡尔所说的存在是精神层面的。人只有通过思考,弄明白生命的本质,看明白生活的真谛,悟清楚世界的过去未来,才能成为哲学意义上大写的人,否则就只能称之为行尸走肉。

不过,人如果因“思”而知之甚多,也就是活得太明白了,太透彻了,有时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帕斯卡尔说:“人是思想的芦苇。”此句我理解为,会思、善思的人,生命就如芦苇一样脆弱。这当然是歪解。但看看古今中外的那些思想家,有几个活得滋润、过得潇洒的(世俗意义上的),孔子、庄子、苏格拉底、哥白尼……这些人或者想挑战现有的社会秩序,或者想挑战暂时成为真理的“伪科学”,结果呢?“累累若丧家之犬”是他们生活的常态,被流放或被杀死是其中大多数人的归宿。

统治者是不希望老百姓动脑子的,但他们也需要几个能思考的人为自己呐喊站台,但这样的人极少极少,且一旦他们被收买招安,便再也不能称其为思想者了。

思想者注定是孤独的,注定要失去很多俗世的利益。陈寅恪先生一直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自己立身处世之准则。请注意,他实际上是把没有任何威权高压与束缚作为“思”的大舞台的。有了这样的平台,他才能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与皇权政治有自己的解读以及自认为适宜的距离。当然,他为此失去了很多,但这也正是他获得世人仰慕的基点。

陈寅恪身上“士”的风骨,其实是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精神脊梁;遇罗克、顾准、巴金……他们都是这样的脊梁。只有“思”才能看得远、看得透,才能不人云亦云;头脑清醒了,脊梁挺直了,才能活得堂堂正正。

今天我们重温他们思想的结晶,瞻望云端巍峨的雕塑,目的自然是汲取“思”的动力,在探求真理的路上纵情驰骋。

[点评]该文立意高远,思路清晰。开头通过对“我思故我在”的质疑,引出“思而知之”的具体内容,以“人只有通过思考,弄明白生命的本质,看明白生活的真谛,悟清楚世界的过去未来,才能成为哲学意义上大写的人”巧妙点题,明确主旨。接着有意“歪解”帕斯卡尔的名言,指出一个清醒的、独立的思想者可能面临的困境与危险,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对“士”的精神与风骨的赞颂,最后表达了成为思想者、“在探求真理的路上纵情驰骋”的美好愿望。文中列举出大量的典型事例,并注意了详与略的处理。陈寅恪的例子叙述较为详细,解析也比较到位;而孔子、庄子、苏格拉底、哥白尼、顾准、巴金等因多为读者熟悉,故而只是列其名,以扩大作文的思想容量。语言表达端庄大气、凝练厚实,与本文所谈严肃庄重的话题相得益彰。

静而知之

一考生

以心灵的宁静感悟生活。

——题记

静是什么?你也许很茫然。

“忙”是什么?你一定很了然。

马路上的风驰电掣,人行路上的行色匆匆,人们脸上无不写着一个字——“忙”。 “忙”,是当下人们最普遍的感受。

为什么而“忙”?为生活,为生计,为赚更多的钱,为得更多的利,为有更大的权……我们会有一千个忙碌的理由。但是,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丢失了些什么?是的,我们丢失了至为重要的——静,心灵的宁静。在忙碌的社会更需要“静”,因为“静而知之”。

庄子,两千多年前的先贤,穿越时空告诫着行色匆匆的我们:“水静尤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

前有先贤,后有名士。清代李渔在家乡建亭,命名为“且停亭”,且拟联明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他劝解忙碌于名利场的人们,停一停,歇歇脚,在山水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获得一种生命的从容。

静而知之。还是让我们停一停匆匆的脚步,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以宁静的心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你会真正感受到山间那欢悦的鸟鸣。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以他宁静的内心,享受着庸碌的世人无法感受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感受着明月、春鸟、溪流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也让我们后人感受到诗人那湾心湖的澄澈宁静之美。

静而知之。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真正知晓自己内心的需求,获得深邃的人生感悟。

还记得那位不朽的苏轼吗?“乌台诗案”使其放逐黄州,在那段穷困潦倒的最失意的时光里,他保持着心灵的宁静,从而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并以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丽诗篇,抒发了旷达豪情,超越了世俗的荣辱毁誉,超越了成败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奢侈品,但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让我们以“静”涵养我们的心灵,以心灵的宁静感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生活之理,以心灵的宁静成就我们生命的从容与淡定。

[点评]本文作者将“静”作为“懂得道理的途径”加以诠释,起笔却先铺叙“忙”的表现与后果,顺势推出了“在忙碌的社会更需要‘静’,因为‘静而知之’”的核心观点;主体部分引述先贤、名士的告诫,并从“以宁静的心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你会真正感受到山间那欢悦的鸟鸣”、“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真正知晓自己内心的需求,获得深邃的人生感悟”等角度细作论述。文章征引相当丰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等信手拈来;且注意衔接与过渡,“前有先贤,后有名士”等有机勾连了上下文。此外,语言表达也见功底,如“也让我们后人感受到诗人那湾心湖的澄澈宁静之美”,一个“湾”字,锤炼得很是形象;“在忙碌的现代社会,‘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奢侈品,但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等则言简意赅,意蕴丰富。

行而知之

一考生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行”。

我们回首沧桑的岁月,抚摸那亘古不变的信条——“行而知之”;我们迎着那穿越时空的猎猎阵风,领略那弥漫天际的“行而知之”的求知风尚。“行而知之”,这难道不是先贤对我们的祝福与嘱托吗?

“行而知之”,它是五千年流淌不息的河流所蕴含的历史底蕴与积淀,是一代代先贤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而总结的精华。这精华,非实践无以明,非实践无以立,非实践无以用。

行而知之,有行才有知。

你看那碧天里翱翔的大鹏,如果不是飞行,又怎能振翅逐风,而知天空的辽阔,而有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你看那浩瀚的大海里远洋的巨轮,正是航行,才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和信念,驶往那太阳升起的彼岸。

行而知之,无实践,何来收获?

作为中华文化精粹之一的“棋”,可以说完美地诠释了“行而知之”的重要功用。棋盘之地,方寸之间,一步棋走下去,死生不可知。即使你手上有一本绝世棋谱,不通过实践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那绝世棋谱也不过是废纸一张。有的人棋风大气沉稳,有的人棋风沙场之气十足,这棋风,光靠看可无法获得。它必定经过无数次对弈搏杀的磨砺、实践方可练就。“行而知之”是我们主宰棋局生死的武器;通过实践,我们方能举一反三,提前明了对手的意图,从而笑傲“棋局”,赢得主动。

棋如此,人生亦然。这世人不知有多少因不重实践而错失了获取“真知”的良机,而荒废了大好青春。面对一场考验,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你在惊疑、退缩间便与探寻的机遇擦肩而过。海洋深邃神秘,充满了未知,我们若不勇于实践,又怎能获得深邃海洋之“知”呢?蛟龙号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深海的实践,让我们领略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蛟龙号的实践为我们打开了深海研究的又一扇大门,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全新的深海世界。

在生活中,“行而知之”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气派。深谙此道之人必定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腹有乾坤。他们不古板,善总结,懂谋划,知创新。这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而这一切都是实践的功劳。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所长,从而开创这盛世繁华,看遍这江山如画。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在我看来,又何尝不能改为“我行故我知”呢?行而知之,有行才有知。

[点评]此文优点之一是结构严谨。开篇界定“行”的含义,突出“行而知之”才能“更好地‘行’”;然后从“是先贤对我们的祝福与嘱托”、“有行才有知”、“无实践,何来收获”等方面具体地展开论证;收篇处强调“在生活中,‘行而知之’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气派”,并化用笛卡尔名言,进一步强调了“行”的意义与价值。全文逻辑严密,布局有序。文章另一个优点是例证很有特色,既有自然现象(如“大鹏”等),又有棋局乾坤,还写到“蛟龙号深海实践”这样的时新论据,它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全文观点富于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