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杜拉拉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师徒历经艰难险阻求取真经的故事。在这个取经的团队中,师徒的性格具有互补性:师傅有权威、有目标,有坚定的毅力;徒弟们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差,有时会开小差。但总的来看,整个团队是强强联合。
孙悟空称得上是“老板”唐僧最喜欢的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说“老板”最喜欢,不是因为孙悟空没缺点,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才是老板最应该用的人才。假设一个人能力很强、人缘很好,理想又很远大,这样的人往往不甘人下,或者直逼领导位子,或者很容易另起炉灶。
孙悟空有个性、有想法、执行力很强,也很敬业、重感情,懂得知恩图报,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但这样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呢?这要靠领导艺术,靠企业文化。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刚刚认识不久,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遭到唐僧斥责。孙悟空一生气,自己走了。在东海龙王那里,孙悟空看了一幅画,画上说的是张良三次为黄石老人桥下拾鞋,谦恭有礼,后被黄石老人授予天书成就了传世伟业的故事。老龙王对孙悟空说:“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孙悟空觉得有道理,自己被唐僧搭救,还可以变妖为仙,怎么能轻率地就走了呢?后来,他又回到了唐僧身边。第二次被赶走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决意不能留他。孙悟空无奈,只好离去,但“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此时,孙悟空已经心系唐僧。后来,一听说师傅有难,他马上不计前嫌,重新回到团队中去,还要在东海里沐浴一下,生怕师傅嫌他。唐僧让孙悟空死心塌地的法宝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目标明确,勇往直前。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能为团队设定前进目标、描绘未来美好生活是必要素质。如果领导不会制定目标,肯定是个糟糕的领导。唐僧从一开始,就为这个团队设定了西天取经的目标,而且历经磨难从不动摇。一家企业,也应选择这样的人做领导。团队的领导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领导坚定不移地信奉公司的文化,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
第二,掌握紧箍咒,以权制人。如果唐僧没有了权威,估计孙悟空早不把他放到眼里了。孙悟空是受控的能量,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和唐僧(总经理)以及观音(执行董事,资方代表)有着信用关系。孙悟空的加盟是避害(压在五行山下的日子不好过)而不是趋利(最后捞个“斗战胜佛”),这使他多少有了独立人格。观音与孙悟空谈判的结果是以解放换责任。这个约定才是孙悟空真正的紧箍咒,签订了合约就认真去做,百折不挠。所以,唐僧在领导孙悟空时,紧箍咒作为最后手段,虽然也用过,但孙悟空从来没有因为要放弃自己保卫唐僧的责任而被实施紧箍咒。唐僧也不因为有了紧箍咒而处处表现自己的控制欲。 这对企业领导也是有借鉴意义的,组织赋予的惩罚权千万不要滥用,奖励胜于惩罚,这是领导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以情感人,以德化人。最初的时候,孙悟空并不尊重唐僧,老觉得这个师傅肉眼凡胎、不识好歹。但是,在历经艰险后,唐僧的执着、善良和对自己的关心感化了孙悟空,让他死心塌地地保护唐僧。作为一名团队领导,情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做生意往往是先交朋友,先认可人,再认可事,对事情的判断主观性比较大。所以,在塑造团队精神的时候,领导一定要学会进行情感投资,要多与下属交流、沟通,关心团队成员的衣食住行,塑造一种家庭的氛围。
没有修成正果的目标和愿景,孙悟空也许中途就回去了;没有师徒的情分,估计孙悟空也不会这么卖命;如果没有偶尔的紧箍咒,也许悟空早酿成大错。总的来说,作为企业领导,要用人为能、攻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