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中学生学习起点水平分析

2014-11-13 07:28丁卫东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概念图起点

丁卫东

对很多学校来说,短短一个学期四个月的时间,中考前通常安排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整个三轮复习最重要的一环,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只有科学安排复习的进度和难度,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要确定复习进度,确定复习内容,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进行认真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绘制“概念图”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是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状态.诺瓦克提供了判断学生认知结构的技术——绘制“概念图”.由于学习上的差异,每个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也会各不相同,教学就是不断地完善这个概念图的过程.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现在具备了哪些知识,可让学生编制某一内容的概念图,然后据此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即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

例如,“实数”的概念图.

根据学生编制的概念图,教师就可以判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从而确定复习的起点和重点应该在哪里.

二、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观察、作业和测试

1.课堂观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登记在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上.

项目123

是否认真听讲

回答是否积极

回答的正确率

是否自信

知识运用的合理性

说明:是否认真听讲:1=认真,2=一般,3=不认真;回答是否积极:1=积极,2=一般,3=不积极;回答的正确率:1=较高,2=一般,3=较差;是否自信:1=经常,2=一般,3=很少;知识运用的合理性:1=强,2=一般,3=不足.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观察,在相应的项目上打“√”.

2.随堂测验

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测验,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情况.这种方法要注意测验的难度、信度和效度,以测验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水平的一个参考.

3.专题作业

所谓专题作业,不是以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专题作业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性作业等.用专题作业来考察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分析学生的学习心向——让学生填写“态度量表”

每个人对学数学的态度、兴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数学学习兴趣诊断量表选择了若干个与学习数学有关的问题,可按实际体验回答.以下符合你的想法,就记“1”;不符合,就记“0”.

1我喜爱数学.

2在所有的课程中,我最爱数学.

3我爱做数学题,觉得很有意思.

4对数学,我学得很快,理解很深.

5数学知识对我学好其他课程帮助很大.

6我很爱解数学难题.

7我解题能力强,解得快.

8我很愿意用解数学题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问题.

9作几何添加辅助线,我一想就差不多,至多试一、二次就添对了.

10我常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我爱看数学读物.

12为了读数学课外书,我宁肯牺牲看电视的时间.

13数学课上,我思想高度集中,很少开小差.

说明:得多少个1,就记多少分.得分数÷总题数=得分值,值越大,兴趣度越高.

通过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状况,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中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第一轮复习中得到发展.

对很多学校来说,短短一个学期四个月的时间,中考前通常安排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整个三轮复习最重要的一环,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只有科学安排复习的进度和难度,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要确定复习进度,确定复习内容,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进行认真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绘制“概念图”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是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状态.诺瓦克提供了判断学生认知结构的技术——绘制“概念图”.由于学习上的差异,每个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也会各不相同,教学就是不断地完善这个概念图的过程.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现在具备了哪些知识,可让学生编制某一内容的概念图,然后据此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即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

例如,“实数”的概念图.

根据学生编制的概念图,教师就可以判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从而确定复习的起点和重点应该在哪里.

二、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观察、作业和测试

1.课堂观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登记在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上.

项目123

是否认真听讲

回答是否积极

回答的正确率

是否自信

知识运用的合理性

说明:是否认真听讲:1=认真,2=一般,3=不认真;回答是否积极:1=积极,2=一般,3=不积极;回答的正确率:1=较高,2=一般,3=较差;是否自信:1=经常,2=一般,3=很少;知识运用的合理性:1=强,2=一般,3=不足.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观察,在相应的项目上打“√”.

2.随堂测验

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测验,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情况.这种方法要注意测验的难度、信度和效度,以测验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水平的一个参考.

3.专题作业

所谓专题作业,不是以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专题作业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性作业等.用专题作业来考察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分析学生的学习心向——让学生填写“态度量表”

每个人对学数学的态度、兴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数学学习兴趣诊断量表选择了若干个与学习数学有关的问题,可按实际体验回答.以下符合你的想法,就记“1”;不符合,就记“0”.

1我喜爱数学.

2在所有的课程中,我最爱数学.

3我爱做数学题,觉得很有意思.

4对数学,我学得很快,理解很深.

5数学知识对我学好其他课程帮助很大.

6我很爱解数学难题.

7我解题能力强,解得快.

8我很愿意用解数学题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问题.

9作几何添加辅助线,我一想就差不多,至多试一、二次就添对了.

10我常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我爱看数学读物.

12为了读数学课外书,我宁肯牺牲看电视的时间.

13数学课上,我思想高度集中,很少开小差.

说明:得多少个1,就记多少分.得分数÷总题数=得分值,值越大,兴趣度越高.

通过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状况,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中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第一轮复习中得到发展.

对很多学校来说,短短一个学期四个月的时间,中考前通常安排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整个三轮复习最重要的一环,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只有科学安排复习的进度和难度,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要确定复习进度,确定复习内容,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进行认真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绘制“概念图”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是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状态.诺瓦克提供了判断学生认知结构的技术——绘制“概念图”.由于学习上的差异,每个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也会各不相同,教学就是不断地完善这个概念图的过程.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现在具备了哪些知识,可让学生编制某一内容的概念图,然后据此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即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

例如,“实数”的概念图.

根据学生编制的概念图,教师就可以判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从而确定复习的起点和重点应该在哪里.

二、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观察、作业和测试

1.课堂观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登记在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上.

项目123

是否认真听讲

回答是否积极

回答的正确率

是否自信

知识运用的合理性

说明:是否认真听讲:1=认真,2=一般,3=不认真;回答是否积极:1=积极,2=一般,3=不积极;回答的正确率:1=较高,2=一般,3=较差;是否自信:1=经常,2=一般,3=很少;知识运用的合理性:1=强,2=一般,3=不足.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观察,在相应的项目上打“√”.

2.随堂测验

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测验,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情况.这种方法要注意测验的难度、信度和效度,以测验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水平的一个参考.

3.专题作业

所谓专题作业,不是以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专题作业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性作业等.用专题作业来考察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分析学生的学习心向——让学生填写“态度量表”

每个人对学数学的态度、兴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数学学习兴趣诊断量表选择了若干个与学习数学有关的问题,可按实际体验回答.以下符合你的想法,就记“1”;不符合,就记“0”.

1我喜爱数学.

2在所有的课程中,我最爱数学.

3我爱做数学题,觉得很有意思.

4对数学,我学得很快,理解很深.

5数学知识对我学好其他课程帮助很大.

6我很爱解数学难题.

7我解题能力强,解得快.

8我很愿意用解数学题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问题.

9作几何添加辅助线,我一想就差不多,至多试一、二次就添对了.

10我常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我爱看数学读物.

12为了读数学课外书,我宁肯牺牲看电视的时间.

13数学课上,我思想高度集中,很少开小差.

说明:得多少个1,就记多少分.得分数÷总题数=得分值,值越大,兴趣度越高.

通过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状况,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中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第一轮复习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概念图起点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