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围绕民生规划城乡

2014-11-12 00:17檀咏
民生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乐亭人居县城

檀咏

小城很美!这是初来乐亭者的赞叹。

乐亭越来越美!这是故地重游者的感慨。

从滦河沿岸到东南沿海,进繁华县城入村村落落。初秋时节,穿行乐亭城乡,犹如在精雕“工笔”与挥洒“泼墨”的画卷之间转换。

碧水绕城,绿树环村,城乡宜居……昔日偏居一隅的小城,犹如一只破茧之蝶正翩跹起舞,让城乡百姓在美景中共享繁华与宁静,体味和谐宜居的幸福滋味。

规划改善人居环境

每天早晨,家住乐亭县城茂源小区的退休教师何玉书总习惯站在阳台上推窗远眺。入住新居以来,老人惊喜地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每天都在裂变生长——城更大了,路更阔了,楼更高了,景更美了,夜更亮了……何玉书说:“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很幸福!”

何玉书的感受印证了乐亭决策者们的初衷。近年来,乐亭紧紧围绕民生理念,以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省生态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后,去年又获得“河北省人居环境奖”。

“一座有魅力、有特色的城市,是通过科学规划创造出来的。”乐亭县委书记王东群认为,“工作生活、教育医疗、交通出行方便与否,是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

按照这样的观点,乐亭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由“规划”破题。乐亭城区综合改造前,以贯穿县城南北的长河为界,县城被分为泾渭分明的新旧两个城区。而作为城市主干道的金融大街,则在新旧城区交界处戛然而止,成为“断头路”。县医院就坐落于“断头路”附近,旧城区居民遇病就医,虽然距离只有几百米,却需绕城半周,很不方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乐亭县决定延伸金融大街,方便居民出行。随着金融大街东延西拓工程的竣工,长达4548米的金融大街,成为贯穿县城的“十里长街”,结束了乐亭县城“东西不通绕行全城”的历史。据了解,近年来乐亭全力打通“断头路”、拓宽“鸡肠路”、翻修“颠簸路”、改造“泥泞路”,新建改造城市道路70多公里。

乐亭镇范庄村农民宅基地集约开发,被视为全县城乡一体化的破冰探路之举,形成了体制、政策上的改革和创新。位于县城繁华地段的范庄村,共有居民178户472人,村民主要从事个体工商业。过去该村宅基地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对比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日益迫切。

2007年,乐亭以“政府搭台、企业经营”的农民宅基地集约开发形式,对范庄村实施“平改楼”,借鉴社区建设管理经验,集中规划建设高层、多层、二层高标准住宅和沿街商业设施12.5万平方米,使村里多年未批宅基地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而改造节约出的70亩土地则以出让形式实施规模开发,培育发展房地产及商贸服务产业。

破冰之举探出发展新路。乐亭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按照“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基本村”层次,将规划发展3个中心镇、2个一般镇,行政村总数逐年缩减。而以县城扩容型、产业依托型、多村联建型、中心镇扩容型等4种类型为试点的新民居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幸福很难量化,但舒适的居住感受无疑是重要的评判标准;感受因人而异,但宜居的生活环境是首要的衡量尺度。乐亭县县长董立群曾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需要。”

遵循这样的理念,乐亭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把绿化生态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广泛征集和吸收全国各地园林绿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力求在绿化建设中突出地域特色,改变“千城一面”的状况。

“一路一景一特色”。按照这样的标准,乐亭建成多条以国槐、法桐、银杏等为主树种的特色景观街道,而遍布城区的11座大中小型公园、游园,19处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地率达到3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实现了“城在绿中”的目标。自今年起,唐山市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排名,乐亭空气质量连续9个月位居全市前列。

水是城市之魂。滦河故道由县城东北蜿蜒而过,乐亭用碧水唤醒文化记忆,实施了古滦河生态水系复建工程,对沿河两岸进行了综合治理改造,再现滦水风情。2011年6月10日,古滦河生态水系正式通水通航。在此基础上,水系两岸相继开发多处居民小区,让百姓实现了临水而居、枕水而眠的生活梦想。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前些年,这句顺口溜同样适用乐亭农村环境。表面看似调侃,却道出了村民们的无奈。如今,这种尴尬局面随着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的实施彻底改观。

走进赵蔡庄村,但见水泥道路平坦整洁,农家小院干净靓丽。村民李湘云从大棚里忙完活计,洗了把手便准备午餐。随着清脆的脉冲打火声,淡蓝色的火焰升腾而起,厨房里很快便飘起饭菜的香味。“以前烧柴做饭很不卫生。用上沼气后不仅卫生好了,就连厕所和猪圈里的粪便也能直接用水冲进沼气池发醇。”李湘云说:“小沼气让老百姓过上了‘绿’生活!”

“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全村每年由沼气代替液化气的费用就节省了30万元左右。”村支部书记赵洪刚说,沼气的使用,改变了村民随意堆放垃圾和柴草的习惯,村里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蔡庄村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村、省4A级景区、市十大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乐亭在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中将清洁能源巧妙利用。目前,适宜建池普及率达到60%以上,并配套进行了“改厨、改圈、改厕”。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大中型联户沼气工程。全县沼气生产总池容已达到34万立方米、年产沼气1500万立方米。此外,作为沼气池建设的有力补充,年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的35处秸秆压块站点分布全县14个乡镇,使秸秆进沼气池不进村庄成为现实。

精细化管理贯穿城乡

在一些人眼中,现代化的城市就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乐亭决策者深知,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孪生兄弟”,城市管理不仅关乎城市形象,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宜居程度。

靠右行驶是每个人都熟知的交通常识。而乐亭居民还熟悉并遵守着另一条交通规则——靠右侧顺向停车,这也成为乐亭街头一道别致的风景。远远望去,首尾相连的车辆在矩形白线格子里排成了笔直的线。

这是交管部门为解决停车难而采取的便民措施。在交通整治方面,乐亭坚持疏堵并重,着力强调和谐管理的氛围。对违反规定随意停车的人员,实行“告知、劝说、警告、处罚”的梯次执法程序,取代单纯的以罚代管管理方式。据了解,目前县城内能停车的地方基本上都画了停车位,施划车位近8000个,有效减少了堵车现象的发生。

乐亭注重对城市管理细节的把握,在出台《乐亭城市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30余个分项规章制度,体现在交通秩序、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方方面面。同时,人性化管理也让城市更具人情味和凝聚力:设置温馨停车提示牌,车主不再乱停乱放;通过谈心劝解门店外溢,店主欣然接受;主要道路无架空管线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城市管理的模式也逐步向农村延伸。每天清晨,赵蔡庄村的保洁员王志红都会把自己管辖的街道认真清扫一遍,然后把村民们放在家门口垃圾桶里的垃圾收集到村里的垃圾中转站。下午,镇里的垃圾清运车就将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王志红说:“以前生活垃圾随处倒,现在垃圾日产日清,村里环境不比城里差!”

目前,“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已经在乐亭农村推广。县财政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按卫生评比级别对村庄进行奖励,使农村环境焕然一新。

而庞各庄乡探索的保洁市场化更是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复制。据了解,自去年5月,庞各庄乡在杜一村、马王庄村等6个村率先试点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有合作意向的村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保洁公司全权负责村庄环境卫生保洁,乡政府负责监督考评。

平时卫生不注意,上级检查搞突击——这种状况曾让杜一村在市里暗访中被列为环境最差村庄。据了解,杜一村共有151户村民,从事废品收购的占总户数的15%,以前村民收回来的废品就堆积在院内或者院外,不仅影响了村庄环境,而且由此引发了许多邻里纠纷。虽然乡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督导检查,但往往是检查时好一阵,检查后又回弹。自实行卫生保洁市场化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前,笔者在在杜一村采访时看到,宽敞的街道除了偶尔落下的树叶见不到一丝杂物。

乡环卫办主任杨会斌说:“保洁公司接手村里的卫生后,不存在乡亲之间的情面约束,保洁效果更好了!”据了解,目前全乡22个行政村中已有19个同保洁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村庄环境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升。

猜你喜欢
乐亭人居县城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有趣的乐亭话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灵石县马和村晋祠庙及其乐亭考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王安石两首“众乐亭”诗考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简述乐亭大鼓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