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根岭
北京地铁公交票价调整终于有了眉目。无论采取哪种方案,北京地铁告别2元票时代、地面公交告别刷卡4毛钱的时代已成定局。在笔者看来,北京地铁公交其实本来不该涨价。
主张地铁涨价者总说,一些本不需要乘坐地铁的短途乘客或游手好闲者,因为票价低常去凑地铁的热闹。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地铁票再便宜也比公交贵呀,2元是0.4元的5倍呢,谁不会算这个账?谁又会一天到晚闲得难受非要买张地铁票反复来回在地下游荡?更何况北京的乘车环境,谁会青睐有加呢?
所以说,靠涨价用经济手段把一部分人挤出去以改善地铁乘车环境,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再说了,真要把人逼到纷纷骑电动车、买私家车的份儿上了,岂不有违多少年来一直强调“公交优先”、严控私家车的初衷,更遑论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空气、驱除雾霾的重任了,难道真的忍心它成为画饼?
这次北京地铁公交涨价一个亮点就是按路程长短计价,这貌似公平,其实不然,因为住在远郊区甚至相邻的河北地界内的人,本来正是因为收入不高或省点房租,可这样一来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在中央政府强力推行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本应鼓励人们向北京周边分散,而北京地铁公交涨价,显然与此背道而驰。
要说财政补贴地铁公交太多,负担太重,人们倒要问了,北京市2013年财政收入3661.1亿元,而地铁公交财政补贴156.9亿元,占4.29%,鉴于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京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财政投入这些钱恐怕也算不上过分吧?况且按理说,取之于民的政府财政本来就是转移支付的手段,交通补贴天经地义。
算计北京财政补贴地铁公交这本大账,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众所周知,北京市2013年交通罚款达60亿元,而537.1万辆车光购置税、验车上牌费得有上千亿元,还有每年缴纳的年检费、车船税、燃油税,另有交强险和向厂家收取的汽车消费税、增值税,每年北京市从社会车辆上收缴的税费到底有多少,是不是也该晒一晒呢?总之,156.9亿元的交通补贴可能只会让人觉得绝对应该并不委屈。
更重要的是,涨价之前还应该理清一本账。北京地铁公交的运营成本,只是官方转述运营者的一面之词,可到底真实情况如何,老百姓无从知晓。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有没有人浮于事,员工收入和工作效率处于怎么一个水平,各种开支情况如何,有没有在增收节支方面做好文章,地铁公交领域的浪费现象有没有,有没有拉网反腐败,4.2亿张公交卡押金高达80.4亿元长期利息一年多少,地铁公交各种广告收入流向了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应该向公众公开展示。
这次地铁公交涨价的副作用,官方显然没有进行充分的评估,只是着眼于地方财政补贴太多而一门心思要减少,却对有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缺乏研究和推演,缺乏必要的铺垫,只是两眼望天光想着涨价。老百姓不禁要问:如果说一天到晚如此拥挤的北京地铁还严重亏损,那么世界各国的地铁还不得统统倒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