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两个译文的翻译

2014-11-12 22:59刘萌
南北桥 2014年9期

刘萌

【摘 要】目的论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者也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最适合的翻译策略。目的论有三个重要的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及忠诚原则。

【关键词】目的原则 连贯原则 忠诚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74

一、引言

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存在,散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散文形散神聚,形散是指散文的内容选择广泛,写作的形式多样等;神聚是说散文的中心思想明确,表达主旨突出。《永远的憧憬与追求》是中国女作家萧红应美国友人斯诺写的一篇回忆纪传体散文,满含萧红幼年时期的苦楚。本文的两个译本分别是由刘士聪和张培基翻译。两位都是散文翻译的大成者。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存在以及散文的这些特点,都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也为散文的翻译带来一些难度。本文结合翻译目的论,以萧红的《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的两种译本的翻译探讨目的论对散文翻译的指导作用。

二、目的论翻译理论简述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德国功能派翻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开端、发展和成熟这几个阶段。1971年,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奠定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雏形,在这本书中,Reiss引入了功能性概念。Reiss在对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际翻译,她认为译文与原文应该在概念上做到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交际功能上的对等。要把语言的交际功能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功能派翻译理论者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带着特殊目的的人操作完成的,目的论者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将一种文化转化为另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领域中三种可能的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般性目的(如谋生):目标文本在其语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特殊的翻译策略或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如贴近源语文本的形式以忠实地再现风格)。(范祥涛,刘全福.2002)。目的论有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这三个原则中目的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

三、目的论视角下两个译本的翻译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最高原则。本文中所选取的散文形式散漫,传递作者深沉的情感。译者要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将这些特点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传递给目的读者。

本篇散文原文有十三段落,刘译变为了十段落。刘士聪的翻译将原文的第三段落和第四段落合为一段,这两段讲述的是一件事情:父亲为了房租的事情,把房客的全套马车作为抵押,为此和祖父吵架,两个自然段放在一起是一件完整的事件,第三段叙述的是第四段中吵架的原因,第四段的吵架是第三段事情的结果,都是为了表现父亲的无情。刘士聪翻译译为:Once a tenant failed to pay...for which Father ...译者用一个定语从句将两短连接起来,与前面组成一个复合句,这一段落表达了一个主题。英语通常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而汉语可以表达一个以上的主题,这样的改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则。这两段的衔接很自然,没有用连词等,但是逻辑关系很明显。文章的段落调整以后逻辑很清晰,基本上每一段落都是一个事件,这样的调整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对于散文这样形散的文体,在翻译成英语时,对其形的调整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张培基的翻译与原文段落上完全对等,他的翻译中自然段的衔接也很紧密,译文上下流畅连贯。原文中有一个时间或者事件的脉络,就是1911年、有一次、九岁时、父亲打了我的时候、二十岁,两篇译文在翻译时也有所不同。张培基的翻译为:In 1911→Once→Whenever →Ive grow up是以事件的发展揭示暗含的时间信息,并不是全部以明显的时间标记词来表现,但却与原文叙事的隐含性吻合,这点就是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考虑,对文章的布局侧重不同。

连贯原则是指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语言体系,考虑目的读者的知识水平,满足目的读者的需求。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句子关系需要用从属结构,连接词等显性的特征显现。(连淑能,2008:47)。如文中“所以每每在大学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者诗篇,看着祖父读者诗篇时微红的嘴唇”,刘士聪译为“In snowy evenings,I...by the stove...while he was reading”,张培基译为“Often of a snowy evening,we children...by a heating stove”。原文中没有人称主语,有一些列的动词短语,这在英语中是不符合语法的,不通顺。两位译者都补出了文中暗含的主语,达到在目的语环境中的通顺和地道。

忠诚原则是指目标文本和源文本之间的关系。简言之,译文要传递源文的信息,并能被目标读者所理解。如文中“小地主.”这里的“小”字,刘士聪和张培基都翻译为“petty”。在中国文化里,小地主并不仅仅指规模的大小,它包含有思想落后狭隘等,而且还透露着作者对父亲的不满情绪。这一词语的选择传达了原文的字面意思、文化意义及作者的情感,使得目标读者很容易并且又充分的感受原作的韵味。

四、结语

近些年,目的论在文学翻译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多。本文以《永远的憧憬与追求》两篇译文为例,从目的论的理论分析其在散文翻译中的运用,可以看出目的论对散文翻译翻译具有指导作用。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既可以实现信息功能,又可以表现其美感。

参考文献

[1]陈亚杰,王新.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中国翻译,2011(4)70-81.

[2]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11(6)27-30.

[3]范 勇,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70-72

[4]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孙昌坤.目的文本取向的翻译研究—G.Toury与H.Vermeer的研究模式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