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
摘 要:我国虽然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转型的期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国有企业的棘轮效应和软预算约束问题在转型的过程中持续发生,并且引起了社会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于力图深化改革的国有企业,国家控制和经理人管理的现状如何改变成为了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棘轮效应;软预算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一、棘轮效应及其在模型中的解释
棘轮效应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解释成,假定政府关心效率,给予国有企业经理人正确的激励,即业绩的激励,但最终的结果是经理人只按计划完成任务而不是超额完成。这是因为如果经理人超额完成任务,会使以后政府给定的指标像棘轮一样越滚越大,带来更紧张的生产计划。而我们中国国有企业中就有很明显的棘轮效应,比如国有企业年底花掉超额预算的例子。08年就开始经常有对国有企业年底花不完预算,为防止之后的预算被削减而变相给员工发放福利的案例报道出现。这就是典型的国有企业的棘轮效应。棘轮效应不仅仅体现的是国有企业的无效率,而且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棘轮效应的案例在民众中会造成十分不好的影响。这不仅仅会削弱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在民众中的公信度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的有效运行。
棘轮效应模型是一个重复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中的一个动态承诺问题。在中央计划经济的早期,一般是牺牲效率目标,以达到雄心勃勃的计划数量指标。在以后的时期里,追求效率导致经济改革的出现,类似于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改革都是以提高企业效率为前提而不是单纯的实施计划数量。当国家是经理唯一的雇主,并且不能可靠的承诺确定不变的激励方案的时候,即使既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经理人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不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也是棘轮效应仍然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原因。
关于棘轮效应的其他模型还告诉我们,一旦私有部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政府对经理的独家雇主的权利就会消失,从而解决了棘轮效应核心的承诺问题。而一旦经理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有可能加入到私有部门,那么公共部门的效率也会加强。这些结论都是以私有化或者未来私有化为前提的。对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国有企业私有化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生,但是当时的私有化并没有触及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开始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之后,国有企业的国家控股仍然占很大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是被政府所控制的。在模型中,只有完全私有化才能最大程度的消除棘轮效应。我国政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对国有企业开始严格管理,很多国有控制的企业逐渐减少了期末预算的超额消费以及减少员工福利。但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股权多元化企业,发出了逐渐私有化的微弱信号。在政府减少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会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棘轮效应也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而逐渐解决。
二、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软预算约束是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激励机制问题之一。当国有企业有硬预算约束时,支付的工资额不能超过劳动的边际产品。当国有企业有软预算约束时,工资额将超过劳动力的边际产品。
软预算约束会对国有企业产生一种负担和放任,首先是政策性的负担,国有企业肩负着国家对国民就业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因此国家会通过软预算约束要求国有企业为国家的政策做贡献;放任是指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会对提高效率,资源重新配置以及企业管理创新问题上产生阻碍。
软预算约束是一个更一般性的动态承诺问题。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和政治约束条件有关,即“家长式”政府意欲避免社会和政治代价高昂的失业。因此软预算约束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十分常见的。在我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尤其是在战略性行业以及银行等决定性行业。我国在十五大明确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现代企业制度,也基本确立了股份制,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国家控股或者个人替代国家的名义控股比例非常大,因此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还是遵循着国家的调控政策。这虽然有别于“家长式”的管理,但是里西方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差很远。因此,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严重的软约束问题。经笔者调查发现,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吉林石化公司,在2013年前九个月亏损近90亿人民币,中国石化仍然为吉林石化的亏损买单,并且改革力度不明显。这些例子都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严重。
在软预算约束模型中,棘轮效应和软预算约束问题经常同时出现,成为一种综合征。如果亏损的坏企业知道它们可以依赖交叉补贴摆脱困境,它们不会有多少动力去遵循金融纪律。因此,这两个激励机制问题存在互补性,导致好企业和坏企业这两者内部的效率更低。
三、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和国家以及经理人获得了重大的利润。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普遍的监管问题和效率低下必然会对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冲击,因此既得利益集团的行为会对深化改革形成阻碍。解决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才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的棘轮效应和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让国有企业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创造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