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松嫩平原青铜文化遗存

2014-11-11 03:44齐鑫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齐鑫

[摘 要]白金宝文化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遣存。对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松嫩平原;青铜文化;白金宝文化

这是松嫩平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较早的青铜文化遗存。1974年首次发掘,复于1980、1986两年再度发掘。在第一次发掘报告中便提出了“白金宝文化”这一命名,其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口约15公里,西面隔江与吉林省大安县东山头遗址相望。村南0.5公里即为嫩江干流,西南0.3公里是“大庙泡子”(“泡子”是当地俗称,即小湖泊),泡子的东南端与嫩江相通。遗址座落在村北嫩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高出江面约20米。台地西南部较为平坦,南北较宽,东西略窄,该台地即是遗址的中心区域。面积南北长450,东西宽400米。台地经雨水常年冲刷,形成了数条南北向的大冲沟,断崖上暴露有较厚的文化层堆积。早在1964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嫩江下游左岸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即发现了白金宝遗址。时隔十年之久,1974年8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部对白金宝遗址进行再次发掘。发现面积150平方米,发现有房屋、灰坑和窑址等遗迹,出土一批较为典型,又具有本地因素和特征的陶器、骨器、角器、蚌器,以及大量的石器和铜饰。完整的和复原的陶制器皿约140余件。1980年进行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350平方米,发现房屋1座,灰坑37个,出土陶器、骨器等300余件。1986年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干修班协作,在遗址东部再次发掘揭露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半地穴房址54座,各类灰坑350个,此外还有灰沟、隧洞等遗迹,可复原陶器400余件,可谓收获最大的一次发掘。由于材料丰富,因而便于把握其全面特征,从而对这个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期及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等认识,更加深入一步。

以白金宝遗址第一次发掘材料为例,白金宝文化的陶器有夹砂褐陶和泥质褐陶两类,前者居多。在夹砂褐陶中,以灰褐陶为主,在泥质褐陶中则以黄褐陶占多数,其次为褐陶。此外,还有很少的红肉和“红衣陶”,泥质陶大多是素面的,其表面打磨光滑、诸如泥质黄褐陶、壶、钵等器型甚属规整。还有少量泥质灰(黑)陶钵、敛口罐等,亦均类此。

白金宝文化的陶器均系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有的陶罐的内壁尚留有明显的痕迹。陶器的唇、耳、底、足等于分别制成后,再安接到器身上。向南的口沿部分是先饰绳纹,然后再附加泥条做成厚唇,3个乳状贷足是分别做好后,再接到一起的。小型陶器如杯、壶及陶塑等则用手捏制而成,个别陶器残破后为了缀合复原而穿有许多小孔。烧陶火候一般较高,据鉴定可达2000℃左右,质地坚硬,颜色纯正。

白金宝文化的陶器纹饰以绳纹、动物纹、几何纹为主;其次为附加堰纹,还有指甲纹、锯齿纹、方格纹、划纹、刻纹、弦纹、锥刺纹、乳丁纹等。绳纹有粗细之分,多见于此;其余纹饰均饰于钵、盆、罐、壶等泥质陶器上,这种蓖纹是最具有文化持征的一种纹饰。它是在磨光的器壁上,用梳齿形工具连续压印出密集而细小的蓖纹构痕,用其组成几何图案,变化多样,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其中以羊纹、蛙纹、鹿纹、骆驼纹为主的几何形动物图案尤为突出,极具朴实而又生动之匠心。个别器物饰以仿回纹、仿蝉纹为主体的图案。篦纹主要饰于泥质陶钵、壶和罐的腹部。关于白金宝的蓖纹,有人认为其施纹方法是用细绳(线)或麻、毛一类纤维,将其缠绕在薄片工具上,用薄片压出稀疏的连续坑点,坑点内可辨绳股痕迹,应当称为“压印绳点纹”。与用篦齿形工具简单压印的蓖纹迥然不同。

白金字文化的陶器造型相当严通规鼓,主要为平底器、三足器和四足器。许多器物有耳或把手。主要陶器是蓖纹钵,罐,壶,小口、直领、乳钉和圆饼纹瓮,带耳素面杯,直口筒脂袋是绳纹南和支座等。仿棵皮器和阔罐具有浓厚的土着色彩,能反映出当时人们乐于用此。

白金宝文化的生产工具以骨器、蚌器为主。仅蚌刀一种即多达40余件,还有少量的蚌骸,它们都是用于切的工具。表明当时已有农业生产活动。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密制精致、锐利的骨鱼原、骨矛、骨族。以及蚌骸、石族等,多是用于渔猎生产的工具,是渔猎生产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标志。1974年发掘的1早灰坑中,堆积有厚达0.1米的色骨、蚌壳层,加上兽骨的大量出土,更能证明上述论断。石器少见,仅有副削器和磨制石斧、石锦等。在陶器上饰有以蓖纹组成的草纹为主题的图案,有的还组成草地、圈栏一类幻图案。手法简炼,形象逼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养畜业在当时发达的情景。原发掘者据以推证,羊是人们饲养的主要家畜,当是卓有见地的。

白金宝文化的住房均为半地穴式。1974年发掘的1号房址,尾体单间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房址长8,西北部宽4,东南部宽4.4米,面积约为35平方米。推测其半竖穴的空间是就原生房上下挖而构成的穴体。穴底和墙壁保持黄土的原生结构。房门在居室的东南,沿门外再继续取土挖成一条1.3m宽10米,呈内低外高的长斜坡形门道,其两侧尽头弧形内收呈圆弧相接。门道路面较坚硕,与居住面相连,当是长久出入施行所致。据残存居住面观察,在居室内先将穴底修治平整,然后夯打,夯土厚约5厘米,再经用火供烧成黑灰色。住址设在居室地面的中部,直径为0.6—1.0米、深0.3米的灶坑。经长期使用,灶坑周围土层已被烧烤成坚硬的红色烧土,厚约0.1米。房址内发现6个坑洞,其中第1、2号坑洞保存完好,位于室内西部。其构筑方法,是先挖一个长1.0、宽0.76、深0.5—0.6米的椭圆形坑,然后将木柱直立坑中.两柱间距0.15米,再挖深灰色夹砂土并加夯,十分坚硬,夯层紧密,每层厚约3—4厘米。1号拄洞直径0.26米.2号柱洞直径0.3米。6个柱洞中唯有1、2号柱洞深大而坚固,当是支撑屋顶的承重柱,表明当时已能凭直觉经验,运用力学原理,推测房屋顶部的维护结构应以承重柱为基点,在周围架椽,结扎成架。4号柱洞在室内东南部,直径0.2,深,0.25米。第5、6号柱洞位于屋内西部紧靠土台,直径0.1,深0.1米。3号柱洞在房址西北角城外,洞径0.2.深0.1米。3—6号柱洞构筑简单,5、6号柱洞小而浅,只是起辅助作用的立柱,抑或是支撑屋内其它设施,只有3号柱洞在后室外的西北角,只能是起临时支撑作用的。室内紧靠西北壁,设有土台,高0.25,宽10,长4米,与西北墙长度相等,是搁置生活用具的地方。2号房址也是半地穴式,面积为4×4平方米,在房内地面的中央有四角长方形灶坑.长1.1,宽0.8,深0.25米。东北墙壁被破坏,推测门向东开。

白金宝文化的陶窑已残,窑深1.67米,纵剖面呈袋状。窑口呈椭圆形,长1.0、宽0.8米。在窑口下深0.3米处有二层台,二层台的口径略小于底径.窑底呈椭圆形,大小与窑口相等。

白金宝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层,鬲、钵、杯上层多于下层,陶盆、小铜饰只见于上层,反映出它们在文化内涵上的早晚差别。被发掘出来的陶器多是泥制褐陶和夹沙褐陶,上面的文饰又多以绳纹、动物纹、集合纹为主,而且制作工艺还颇为先进。白金宝文化的住房均以半地穴式。经过研究推测,其半竖穴的空间是就原生黄土下挖而构成的。白金宝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文化遗存分别属于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下层文化遗存是一种新的文化。经碳-14测定,距今分别为3260±70及2900±100年。

白金宝遗址1974年发掘的1号灰坑,经测定并经树轮较正,年代为距今2900土100年。可知白金宝文化的绝对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中期。

白金宝文化主要分布在以嫩江中下游和松花江上、中游为中心的松嫩平原上。其东限沿江而下可到哈尔滨、宾县、巴彦县,但未能越过张广才岭;南面越过嫩江到达其支流吉林省;向西可至嫩江支流绰几河下游,并沿嫩江北上达昂昂溪、富裕和嫩江县境内。

白金宝遗址是松嫩平原上第一次正式科学发掘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嫩江、松花江流域青铜时代的经济面貌、文化特征、社会性质以及族属和渊源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国文.松嫩平原青铜时代文化的代表——白金宝文化遗存[J].大庆社会科学,2008(06).

[2]刘晓东,胡秀杰.渤海陶器的分类、分期与传承渊源研究[J].北方文物,2003(01).

[3]华阳.东北地区古代火炕初探[J].北方文物,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