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孟宇微+整理/刘晓蕾
严格来讲,我算不上创业。匡合公司的前身2005年就创立了,最初是一家做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电视设备的公司。后来公司想转型,开始从数字电视设备业务转向传媒,包括酒店电视业务以及一些影视制作的拍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我是多年的朋友,2009年回国的时候我在一家做特许经营的意大利公司做驻华代表,那时候这几个朋友就一直想拉我入伙。后来我答应了,同时把意大利公司的部分业务融到匡合里来。我的入股为公司带来两样东西,一个是财务和运营管理的方式,另外就是一些业务。
转型过程中涉及到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才。从纯科技企业转型成文创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不一样。招新人的时候,好多面试都是我来做。当时我们刚开始做酒店电视,需要铺市场,找做业务拓展方面的人,我们从国内一个比较有名的酒店集团招过一个销售,最后达成协议,我给他在原工资基础上涨30%,大概有六七千,但是底薪最多给六七千的60%,剩下的你得去跑业务自己挣。跑了两三个月,开拓业绩非常好,到第三个月底的时候,他已经拿1万出头了。但是干了不到6个月,他突然说要走,我说你不是干得挺好,工资比以前翻了一番都不止,为什么要走?他说找到一家大的公司。因为关系不错,我问了他的去向,他告诉我了。那家公司也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重点企业,大型风险投资公司投钱,正在大批招人。
文创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公司的团队、员工,能找到合适的人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公司现在大概40多人,真正的核心人员大概10-15个,再多,很难找,想把团队稳定下来也不容易。其实也有风投找过我们,但是可能和我从欧洲回来有关系,比较保守,我们不愿意通过更强的资本注入迅速发展。当时我们几个合伙人也做出了一个决策,不稀释股份,就是我们几个人,目前达到每年15-20%的增长率就可以了。
有时候我们也会讨论这样做是否正确,从当时来说,那个小伙子走了很可惜,但从公司发展状态来讲,我们不愿意把公司做个三五年就打包卖掉,这和我们想要的不一样。我们并不后悔或者羡慕谁,这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财务上也许没有那些大公司发展快,但是有点像给自己的小团队创造一个家的氛围。公司有自己的歌——《匡合——我们的家》,办公室的墙上都是我们每年年会的照片。我们几个合伙人把这里看成一个家,往大了说把我们的员工都看成是家里的成员,再往大就是我们的客户,跟我们也像家人一样,有事商量,甚至不付钱先办事都没问题。这有点像一个村子里就这么一个包子铺,乡里乡亲去吃包子,因为都认识,有事你可以先打包拿走,有空再把钱给我。
我们希望这个公司一步步发展下去,永远是我们几个人的,也是所有愿意分享我们这种理念的员工们的。一我们不是科技企业,不求高精尖,但求给客户创造最高性价比的服务,这是我们对自己服务的定位。二我们不是那种项目型的公司,接一单干完走人。这也是为什么老客户占公司每年总收入的70%以上。这个模式不会让我们在未来几年变成行业领军人物,但是我们的模式和品牌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在这个行业里形成自己的特性,当你需要稳定的、高性价比的服务时,就找我们。
我们想用中国的传统理念,把文化创意产业里的影视制作服务延续下来,变成一个长期的东西。传媒大学做这个的太多了,小班子,三五个同学一起弄一个小摄制组就出去拍片子了。这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他们,但这种小工作室毕业以后就散伙了,客户再去找就没有了。对文创产业来讲,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长期的提升。品牌是逐渐积淀起来的,我们和张艺谋那样的团队也不一样,人家是大牌,是明星效应。我们不要明星效应,我们的明星效应是随着时间增长积累起来的。就像做中药,一提同仁堂谁都知道,因为它是同仁堂,因为它存在了100年。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把公司做成这样一个百年老店。这是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的定位。
但是有这种想法的只是一部分,很多客户的想法并不一样,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浮躁的状态,我们的这种想法不一定被认可。我报价10万,但客户宁可花50万找一个有名的团队做,这就是市场上目前的一种状态。但这就是我们的定位,而且以目前的财务状况,我知道未来几年公司不会出问题。我们会长期做这件事,用我们的风格给能接受我们风格的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我们不求一次性让所有人都喜欢,就像有句话说的,我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但是我一定能找到喜欢我的人,然后和喜欢我的人一起把这件事做成。这是我们创业的一种想法。
从公司流失的人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有一半都因为怀揣着一个电影梦,所有拍片子的员工都想去拍电影,这件事我非常不认同。文创产业不光有最上层的电影,有中间的电视,还有下面的商业影视。再说回到餐饮,有做包子的,有做烤鸭的,还有做满汉全席的。是,不想做满汉全席的厨师不是好厨师,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去做满汉全席,没有人做底下的事,也就没有文创产业了。我们的业务定位、项目方向就是商业影视,你可以怀揣电影梦,但是你在公司一天,就踏踏实实地做一天商业影视。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会成为大导演,你一样可以先在我们这好好干。我想这对员工也有好处。所以我们总跟员工说,你把心踏实下来,在这样工作的环境中干两三年,等积累了更多的阅历,有了人脉的时候,你自己飞,公司支持你。
员工和客户对我们的想法需要时间去认可,我们也需要寻找那些认可我们的人。现在每个人说文创产业,更细一点说传媒、影视制作,想法全不一样,所有人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个产业怎么能够发展。对一个行业有相同认知的人越多,才能逐渐在这个认知上继续往上走。我们就希望做这一小点,希望公司能把文创的基础做牢固一些,认可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个基础上能逐渐往上搭,同时让大家看到,做基础是可以活下来的。
国外的文创产业我并不熟悉,因为我不是做这行出身。但为什么我能说服我的合伙人做这件事,我觉得当你把业务当成自己的事,就会有一个长期的愿景和目标,当你找准方向,为了一个长期目标努力,一定会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而不会因为其他外来的诱惑或阻碍而停止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步伐。从国外回来的同学也是一样,回国以后最主要的是找准一个方向,你得有一个想法,回来到底想做什么。
国外也许说不上先进,但有更成熟的市场体系,更稳定以及有长远目标的行业特性,我觉得我们自己的文创产业就非常不稳定,还是初期阶段,大家还在四处撞,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文创产业的特点,尤其如果是行业内的,会更了解。文创产业在国外有太多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当然我们拿回来的时候也一定会受到国情的限制,但我相信在未来肯定是会发展起来的。
谈到在朝阳发展,从学校毕业以后我就在朝阳一家银行工作,2009年回国以后工作的地方也在朝阳,本身匡合这个公司还是在朝阳,可以说我一直在朝阳工作,很熟悉这里。朝阳区文创产业的氛围非常好,电视里常说的传媒业的北漂全在这个区域。这对我们最大的好处一是潜在的业务可能在这附近,更主要的是公司的供应商都在这里,我们可以采购相关的服务,这些东西在这里很容易找到,这一点我觉得很好。
朝阳区政府对文创产业的重视程度很高,扶植力度也很大。对我们来讲,做公司,政府是不是重视这件事很重要,因为他给整个周边的环境提供了一个氛围。对于一个行业的公司,扎堆儿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公司现在所在的这个楼,文创公司可能占到一半以上,互相之间熟悉,政府也愿意租给这样的公司。以朝阳海外学人中心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支持,经常办一些沙龙让不同公司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另外通过他们的渠道也可以帮我们招一些人才,把公司团队稳定下来也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在朝阳区能提高做成这件事的可能性,因为人都在这。
出国之前我也在国企工作过,那时候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政府的官员能那么关注自己属地的企业一点一滴的事情。他们知道我是国外回来的,会时时记着,很多事都是政府督着我做。比如“凤凰计划”,也是街道办事处主动鼓励我们尝试申请。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政府重视。
孟宇微,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留学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办组织工作,主要负责奥运市场开发中的特许经营和市场活动管理。2009年回国,现任北京匡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12年入选北京市朝阳区“凤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