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论衡》中的气象思想浅析

2014-11-11 18:37黄悦翎丁阳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黄悦翎++丁阳

[摘 要]王充的《论衡》是一部包含了丰富自然科学知识的哲学著作,内容涉及宇宙、天文、历法、地学、生物、医药、物理等多个方面。王充的许多思想是与董仲舒针锋相对的,其在著作中就多次运用气象灾害和异常天象等自然现象作为论据来驳斥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因此,王充不仅对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具有科学的认识,还对热力学、光学等气象学等知识有其自己的见解,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为后世的气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王充;论衡;气象思想

王充,字仲仁,东汉会稽上虞人(今浙江上虞县),是东汉初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兼自然科学家。他和他的著作《论衡》自东汉末年以来,受到历代的重视,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衡》全书共三十卷,八十五篇,约三十一万余言。它历来被学者们称为“博杂”[1],书中上天下地,无所不谈,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也贯穿始终。

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已对王充在历史、哲学史和思想史中的重要贡献给予了肯定,一致认为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然而,却鲜少有人对王充及其著作《论衡》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加以关注,或仅用只言片语提及他在自然科学史上的个别贡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王充并不能被称为气象学家,许多介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书籍都未将王充纳入其中。但是,在学术巨人辈出的汉代,各类鸿篇巨著层出不穷,这些自然科学的丰硕成果,开阔了王充的视野,使其具备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论衡》中的内容就大量运用了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2]然而,由于王充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他创作的意图,在《论衡》中,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仅被作为例证引入,以更好地支持并阐明他的唯物主义观点。正因为此,导致了王充零散的自然科学思想在《论衡》中并没有形成体系,不仅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同时也为后代学者的研究带来了的一定的困难。

王充对董仲舒和谶纬神学的批判,多是以气象灾害和异常天象等自然现象作为论证依据的。由此可见,王充平时十分注意对大气现象的观测,并且重视对于相关气象知识的积累,《论衡》中也有许多篇章专门讨论了气象和自然灾害的问题。王充对各种大气现象的认识散见于《论衡》的各篇章之中,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气预测

夏商周各代、春秋战国以前,比较丰富的谚语测天和自然物候知识,大多用于描述气候规律,掌握季节变化,而直接预测天气变化的较少。[3]495汉代的学术和科技其实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而当时的大气科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天气预测,即当时所说的“物象测天”方面,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已在当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的物象测天知识不仅由观天候气的官员工作时总结而来,还有大部分来自于民间,继而民间广泛流传的这些物象测天经验被文人学士收入进其著作之中,为后世所参考借鉴。

王充在《论衡》中引用物象测天知识,是用来批判灾异论和谴告说的。谶纬神学在西汉末年开始流行,兴盛了整个东汉时代,它是直接继承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灾异之说的。董仲舒的理论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神化的天具有至上的权威和一贯的道德目的。天通过对人事行为的观察而降祥瑞灾异。凡是君主遵行天道,推行仁政,众向所归,那么,天瑞就会“应诚而至”。反之,如果君主荒淫无道,教化废弛,刑罚泛滥,那么,天就会降灾异。[4]王充极力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天气的变化能够影响人和事物的变化,而人行为的好坏却无法引起天气的变化,更谈不上感动天或者激怒天。

(一)通过人和物的变化预测天气

王充在《论衡·变动篇》和《论衡·商虫篇》中均有提到通过人和物的变化来预测天气的经验。

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

故天且雨,商羊起舞,非使天雨也。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故天且雨,蝼蚁徙,丘蚓出,琴弦缓,固疾发,此物为天所动之验也。

故天且风,巢居之虫动,且雨,穴处之物扰,风雨之气感虫物也。(《论衡·变动篇》)[5]229

且天将雨,蚁出蚋蜚,为与气相应也。(《论衡·商虫篇》)[5]254

这其中就概括了“蚁”、“蚋”、“商羊”、“蝼蚁”、“丘蚓”、“琴弦”、“固疾”等多个可以预测降雨的人和物的变化,当然,“商羊起舞”这一条经验并不具备科学根据,王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测雨方法一同进行了归纳。王充将这些丰富的能够预测天气的物象指标进行系统的概括,他总结这些指标是“风雨之气感虫物”,包括:“巢居之虫动”有风,“穴处之物扰”有雨。[6]151这里的巢居之虫指的是昆虫和鸟类,这类动物若有异常的反应说明即将起风;穴处之物指的是蝼蚁、蚯蚓、蛇、鼠之类,当这类动物出现异常反应时则可能即将有雨。

(二)通过云自身的变化预测天气

王充在发现人和物的变化能够预测天气的同时,还注意到了云自身的变化和雨暘的变化。

案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水。(《论衡·顺鼓篇》)[5]239

暘久自雨,雨久自暘。(《论衡·明雩篇》)[5]234

王充发现,天在降雨之前,云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当云中积累了较多的雨之后,才能够降落下来才能成流。另外,晴雨转换,也属于自然规律,正如民间所流传的“久晴必雨,久雨必晴”相同。

(三)民间其他天气预测经验

民间占寒温,今日寒而明日温,朝有繁霜,夕有列光;旦雨气温,旦旸气寒。(《论衡·寒温篇》)[5]223

这其中就包含了民间三个预测天气的经验。“今日寒而明日温”说明气温每天都在变化,今天温度降到最低,明天温度就有可能会升高。“朝有繁霜,夕有列光”是为了说明,如果早晨霜很重,那么接下来一定是晴好天气,到夜间月光、星光交相辉映。“旦雨气温,旦旸气寒”是说夜间有云雨时,那么辐射降温就少,所以温度较高;如果夜间无云,那么辐射降温就多,所以温度较低,人们会感觉到寒冷。

在两千多年以前,在民间和士大夫之间还没有准确的温度和辐射降温知识,但人们从长期的观天实践中总结出了这样的预测寒温的知识,王充便将其进行归纳整理进了自己的著作之中。这些经验之谈,在气象科学知识较为发达的今天看来,表述十分正确,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二、天文气象

自三皇五帝起,我国历代的天文、气象和历法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观测星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制定历法、分清节气、了解气候,以更好地安排农事等生产活动。因而,天文气象知识在当时也是尤为重要的。王充《论衡》的许多篇章中都引用了天文气象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古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作出了说明和澄清。

在《论衡·明雩篇》中王充就对儒家门人为了歌颂孔子而编制出来的故事进行了批判,提出“月离于毕”仅仅是用来占气候的,并不能作为天气预报的指标。他进一步说明,一年之中,“月离于毕”共有十二次,每次日数、月象都有所差异,其出现、中天、伏的时间也不同,只是在雨季到来之前的那一次,才有预测雨季的气候预测意义。这是“天下占”,不是具体降水预报指标。[3]501另外,王充还运用大量的天文科学和天文气象观测的事实,揭露了汉儒所使用的“用阴气障蔽日光、阳气不掩日光”来解释冬、夏日常变化的错误性和荒诞性,批判了他们这种脱离科学实验来妄谈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的无知行为。

王充在《论衡·谈天篇》和《论衡·说日篇》等篇章中,还就宇宙论模型、日月食蚀、陨星等问题,批判了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三、对大气现象成因的探讨

王充在《论衡》中还对一些大气现象、天气和气候的成因,以及其中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后代的气象研究是具有启发性意义的。

(一)云雨生成论

王充指出:

儒者又曰:“雨从天下,正谓从天坠也。”如实论之,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然其出地,起于山。……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也。初出为云,云繁为雨。

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论衡·说日篇》[5]234

儒家强调,雨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对此,王充提出,雨其实是从地面上去而不是从天上下来的。他认为,雨从地面而上的过程,是从山上开始的。其实,云就是雨,雨就是云。开始的时候是云,云多了,厚了就成为雨。云雾都是雨的征兆,夏天变成露,冬天变成霜,暖的时候变成雨,冷的时候变成雪。雨和露,冻结和凝结,这些现象都是从地上形成而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王充不仅解释了雨系来自于云层中的降水这一观点,还对云雨关系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了说明。他的这种对云雨成因的认识和解释,在当时是十分科学和正确的。

(二)雷电生成论

雷电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天气现象,而儒家对雷电现象却也做出了荒诞的解释,把它说成是上天意志的表现,他们说雷是雷公击动天鼓以示对帝王某些行动的不满,雷电打死人是上天对那些有罪的人的惩罚。对于这些谬论,王充均给予了有力的驳斥。

王充指出:“雷者,太阳之激气也。”在《论衡·雷虚篇》中,他在对风和雷分布的范围和规律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太阳激气(太阳辐射影响温度)和雷的季节变化的关系,对阴阳(冷热)之气的分争、激射以及由此产生的雷火会伤人伤物这一点也有所提及。他对雷的成因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太阳用事,就是以暖空气为主,阴气乘之是冷空气在上,阴阳分争是冷暖空气矛盾冲突,气相校轸是分裂产生“隆隆之声”,气的激射是校轸的爆发,激射之声是“魄然若襞”的炸雷之声。[6]154这种观点与现在所认为的由于太阳加热引起热对流从而造成雷雨的理论是一致的。同时,王充还根据太阳辐射强弱的季节变化,说明了雷的季节变化。为了探索和证明自己的雷电生成理论,王充进行了一系列模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举冶铁例证,再进行理论推断,最终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他以论述并带实验的方法,来说明雷电的本质和过程,可以说是我国最早也是最丰富的一套雷电理论,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是具有先进性的。

王充《论衡》中所包含的自然科学知识范围很广,涉及宇宙、天文、历法、气象、生物、医药、水利、几何等多个方面,本文仅就其对气象现象的认识以及所具备的热力学和光学方面的气象学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在儒家“天命论”思想盛行的汉代,王充用其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冬寒夏暑、风雨阴晴、雷鸣电闪、水旱灾害等众多天气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儒家思想的反动性和虚妄性,而且推动了当时气象科学的发展。虽然,王充并未将《论衡》写成一本自然科学巨著,但他在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不应为世人所忽视,理应得到人们的研究和重视。

参考文献:

[1]田昌五.论衡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5.

[2]张新萍.王充思想融合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6:1.

[3]谢世俊.中国古代气象史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4]张文英.试论董仲舒的天人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50.

[5]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02,308.

[6]洪世年,陈文言.中国气象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7]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