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仪
[摘 要]清政府统一台湾后,随即解除海禁。康熙年间设立海关开海贸易后,沿海贸易迅速兴起。福建商人特别是泉州郊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大力展开闽台地区和江南、山东、天津和关东的远距离北艚商品贸易,同时又将江南的大宗商品棉花、布匹、丝绸,华北的杂粮,关东的大豆、豆饼等商品运回,促进了南北间商品的交流。在泉州商人北艚贸易的货品中,蔗糖是其中最重要的商品。
[关键词]清初;泉州;蔗糖贸易
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宣布开海贸易,并于次年相继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昔日对沿海贸易的种种禁限大都自行废止,福建商人从此即可自由通行于沿海各埠。海运贸易中,北方豆货、果品的南下,闽广地区的糖货、洋货、木材北上,江南地区的棉布、棉花的输出,以及内地茶、纸、瓷器等商品的南北转销,是最主要的贸易内容。当是时,福建商人活跃于沿海各地,“上而关东,下而胶州、上海、乍浦、宁波,皆闽广商船贸易之地,来往岁以为常”。(1)
一、泉州沿海北艚的贸易的主导
清代泉州商人相当活跃,特别是泉州的郊商,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对经济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郊商,就是经营郊行的商人。“郊”,即在某一地区经营或专营各种商品的同业公会;“行”,即商行,指经营大批货物的批发商。泉州当时对省北港口贸易的郊行,有宁波郊、厦门郊、申郊等等,尤以宁波郊最大,资金雄厚,长袖善舞,可以垄断泉州商业市场,操纵物价。宁波郊商自造大帆船——乌艚,共有40余艘行驶泉州与宁波之间。以宁波为转口,范围扩大到上海、杭州、温州、青岛、烟台、天津、大连、牛庄、营口等地。因此,宁波郊又分为大、小北郊,均经营南北土特产品。穿行泉州至宁波为小北郊,穿行青岛、烟台、天津、大连、牛庄、营口之各埠间为大北郊。泉州宁波郊商经营的主要商品是泉州糖。(2)
在现今浙江宁波的庆安会馆中,保存着一个清代的石铭砣。这个石铭砣是在宁波城东东渡路与江夏街一带宁波灵慈宫遗址上发掘出来的。灵慈宫在1950年因国民党飞机轰炸宁波东西交通主干道灵桥时被炸,成为一片废墟。1982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波市文管办联合组织的考古队进行发掘时在大殿中出土的。铭砣上镌刻着:“□□砝码叁佰叁拾斛温陵糖帮冰糖公砣同治甲子建置”铭文。
砣中所写的“温陵糖帮”即为清代泉州郊行组织中的一个。在泉州晋江市安海龙山寺前,有光绪五年(1879)立的《龙山寺重兴碑》,此碑由晋江知县叶小兰撰文,记载龙山寺于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五年一次大规模重修。从捐资名录中可看出捐资郊商行号遍及台湾、福州、漳州、厦门、泉州、晋江、南安、安海、深沪、东石等地达46家以及温陵糖帮、洋药帮,安海台郊、安平干果郊、台郡泉郊、台郡笨郊等6家郊行组织。从石铭砣上所记的时间“同治甲子(1864年)”与《龙山寺重兴碑记》上的时间光绪五年(1879)来看,这两处的“温陵糖帮”应该为同一个郊行,主要经营的是泉州与宁波之间的糖业贸易,即宁波郊中的小北郊。
二、蔗糖贸易
泉州地区背山面海,四季如春,土特产品特别丰富,如蔗糖、桂圆、陶瓷、泉缎、茶叶等,均畅销国内外。但是泉州人稠地少,粮食和棉花供给不足,大部分靠外地供应,因此具备了互通有无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泉州的北艚贸易就兴盛起来,“糖去棉花返”的民谚,正说明这种贸易关系。
甘蔗是福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制糖历史悠久。早在闽越王时代,就有石蜜的制造。至10、11世纪,福建成了甘蔗生产的中心之一。北宋初,全国四大甘蔗产地,福建的泉州、福州占了两处。(3)北宋嘉祐六年(1061),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编的《图经本草》对甘蔗这样记述:“今江、浙、闽、广、蜀州所生,大者亦高数丈。叶有两种,一种似荻,节疏而细短,谓之荻蔗;一种似竹,粗长,榨其汁以为砂糖,皆用竹蔗,泉、福、吉、广多作之”。(4)宋元时期,晋江两岸甘蔗的大量种植,为制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据明嘉靖《惠安县志》记载:“宋时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蔗煮糖,商贩幅凑,宋置监收其税。”并记载白砂糖的制法:“凡煮糖取蔗入碓舂烂,用桶实之。……浆液自窍入桶,酌入釜烹炼。俟其浆渐稠,挹置大方盘中冷结,遂成砂糖”;“至正月复取黑砂糖煮之,劈鸭卵投釜中疾搅之,使渣滓上浮、辄去、至尽。”乃成为“白砂糖。其响糖、糖霜皆煮白砂糖为之”。(5)其他各县之产糖亦不亚于惠安。元代南安人黄长者还发明黄泥盖糖脱色法,提高了糖的质量。(6)
明清时期,泉州的甘蔗种植更加普遍。据《泉州府志》记载:“甘蔗,丛生似芦,多节盈握,竿高六七尺,赤色,名昆仑蔗,白色名荻蔗。”“所谓荻蔗,用以煮糖,泉地沙园,强半皆植。”(7)泉州自古以来山多地少,地狭人稠,但是由于甘蔗的经济效益高,在当地甚至出现甘蔗田挤掉水稻田的现象。据明代陈懋仁所撰《泉南杂志》载:“甘蔗杆小而长,居民磨煮以煮糖,泛海售焉。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皆仰给于浙直海贩。”(8)明代,随着蔗车的开始使用,泉州的制糖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关于蔗车的结构,清人张尚瑗《糖车》诗云:“闽南多蔗林……制糖常有格,锯齿磨轮形,驱牛负其轭。楂如谷磨,汁似漕床滴,坎地置瓷罂,涓涓受沥液。傍为釜甑具,炽火燔以负。既济功斯成,粲然熬波白,作甘配酸碱,饴饧随俗适。”记述了蔗车和与之相配套的整个工艺。蔗车的使用,甘蔗不必切断,可直接放入蔗车夹碾;其次,可将蔗汁一次性榨出;其三,可以连续作业,中间不需停顿,大大提高生产率。(9)清代,蔗车普遍使用并有所改进,《天工开物》说蔗车的辊筒是用木制的,清康熙年间闽浙总督刘兆麟也说:“闻南安县芒蔗,用木车磨煮糖,名曰蔗车。”(10)乾隆时期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则把蔗车称为“石车”,可见当时已改用石头制造辊筒。石头辊筒体重耐磨,榨蔗能力远胜于木制辊筒,使用石辊筒是一个进步。据乾隆《泉州府志》卷9“物产·货之属”记载:“糖,有黑砂糖,有白砂糖。白糖有三种:上白曰清糖;次白曰官糖;又次白曰贩尾。其响糖、冰糖、牛皮糖皆煮白砂糖为之。晋江为多,南安、惠安、同安、安溪俱有。”(11)除泉州本地生产的蔗糖,台湾也是清代最重要的糖产地区之一。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即解除海禁、实施开海贸易政策。在民众私航活动的推动下,台湾与沿海各省之间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多,闽台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泉台的郊商随即脱颖而出,在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中担负特殊使命。他们将台湾糖、米等货物运载北上贸易,也将台湾所需的各种商品贩运来台。
清代前期泉州商人在沿海北艚方向贸易的商品中,蔗糖是其中的大宗。泉州商人将泉州本地生产的蔗糖以及通过闽台行郊贸易贩运来的台糖向北输送,并将当地的棉花、豆、棉布等运回泉州贩卖。我们以清雍正九年(1731)六月二十四日起至九月二十日等近三个月时间,由泉州府发往天津的艚船中所运载的商品,来研究当时蔗糖贸易的情形和规模。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蔗糖是泉州商人北艚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在这三个月从泉州运往天津的22艘艚船中,除了泉州府晋江县发字壹千叁百拾玖号和泉州府同安县顺字壹百伍拾壹号外,每艘船都会运载一定数量的蔗糖。而且有的船还是专门运载糖的糖船,如泉州府同安县顺字一百捌拾一号、泉州府同安县顺字贰百四号和泉州府晋江县发字壹千陆百捌拾柒号,这充分体现出当时泉州对华北地区输出商品的特色。同时,这些蔗糖的种类也不局限于白糖一种,还有松糖、冰糖、糖果、糖水等。这样,从康熙年间开海后,每年三四月间,从泉州满载蔗糖之船,通过海道北上宁波、上海、天津等地,至秋天东北风起,又贩运棉花、棉布回程,这才有了“糖去棉花返”的民谚。
注释:
(1)蓝元鼎:《漕粮兼资海运疏》,载《清经世文编》卷48,“户政二三”。
(2)泉州鲤城文史资料第二十辑(总第三十八辑):《泉州行郊点滴》。
(3)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4)(宋)苏颂撰,胡乃长、王致谱辑注:《图经本草》,福建科学记述出版社,1988年。
(5)(明)嘉靖《惠安县志》卷5,“物产”。
(6)(明)何乔远:《闽书》卷150,“南产志”。
(7)(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9,“物产”。
(8)(明)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
(9)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10)转引李玉昆:《南安人发明黄泥盖糖脱色法》,载《泉州晚报(海外版)》,2005年7月20日。
(11)(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9,“物产·货之属”。
(12)同时参见范金民:《清代前期福建商人的沿海北艚贸易》,载《闽台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以及黄国盛:《清代前期台湾与沿海各省的经贸往来》,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