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的开设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巨大挑战。理论构建上,选修课的设置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和学分制五大特点。如何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如何深入备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观念,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相辅相成、双管齐下。
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强调对总体目标的把握,要以必修课教材内容为“点”,以选修课教材内容为“面”。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对必修内容我们要求“精读不嫌细”,而选修内容则“宽泛不怕粗”。例如在学习必修教材中李清照《醉花阴》和《声声慢》时,可引导学生学习选修教材李清照的《一剪梅》和温庭筠的《菩萨蛮》等,由点到面的迁移,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比较阅读的能力。
第二,尊重个性,教师指导学生选修课上大胆自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转变观念,语文重在积累和感悟,语言就像涓涓细流,慢慢渗进学生的灵魂并逐渐与血液一起循环,传统的“满堂灌”拼命地讲解就像挖一条口子让洪水肆意泛滥,其结果灾祸无穷;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相信我们的学生,学生聪明智慧,潜力巨大,相信他们能够学好,相信他们,就是最好的尊重他们的个性。我的做法是,每次上这样的课前,都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备课,负责课堂教学的设计。同学们从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互联网上查阅大量资料,集体商量,有时还找老师请教,出谋划策,创设情景,发扬团队精神。例如在《语言文字应用》“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时,学生们对我们市方言产生了兴趣,课后进行了搜查整理,并在下一节课上由小组长给大家上了“乡音”一课,讲解了普通话和“乡音”的异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因课施“法”,处理好教材“学完”与“教完”的环境。
我认为,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容量大、内容多的情况下,教师更应从实际出发,增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处理好对教材“学完”与“教完”的关系。有的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比较赏析,有的课文则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必在课内讲析。例如《中国小说欣赏》这样的选修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激发起阅读的兴趣,进而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把节选部分进行拓展。而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散文则对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同题材、体裁的其他作者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如在学习《琵琶行》一课时,我们就把其它描写音乐的诗文名篇《李凭箜篌引》等找来让学生对比阅读,从中体会描写音乐的方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建立“知识树”的能力。
第四,选准教法,与时俱进,让学生终身受益。
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习惯等,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对于选修课,要考虑到它与必修课的异同,凡是语文课常见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适用于选修课。如阅读赏析课的同时要进行语言运用教学和训练。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仿写训练,如对对联、仿写精彩语段、写拒绝词等。另一方面就是进行基本的、系统的写作训练,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应用文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欲望。比如,教学《红楼梦》,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刘心武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开阔的认识。但我们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设置语文课,选修课,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受益,而不仅仅是眼前的高考。因此,我们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思想因素,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选修课开设是对传统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的一场革命。对学校而言,是检验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实的试金石;对教师而言,是检验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的大熔炉;对学生而言,是检验语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磨刀石。因此,我们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探索,一定会踏破传统束缚的坚冰,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惑,迎来素质教育姹紫嫣红的春天。
陈巍,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