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吕婷婷++张恒
摘 要:老松江水电站的挡水和泄水建筑物设计包括左岸粘土心墙堆石坝、岸边式溢洪道右岸砼挡水坝。左岸粘土心墙堆石坝位于桩号:坝0+000 m~坝0+330 m,长330 m。岸边式溢洪道,位于桩号坝0+330 m~坝0+356 m,长度为26 m。右岸砼挡水坝位于桩号坝0+356 m~坝0+378 m,长度22 m。
关键词:老松江水电站 粘土心墙堆石坝 溢洪道 砼重力坝
中图分类号:TV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071-01
1 工程概况
老松江水电站工程位于松花江支流松江河上,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老松江村境内,距松江河镇仅5公里。吉林省抚松县老松江水电站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工程主要由堆石坝、溢洪道、砼重力坝、引水发电隧洞、调压井、电站厂房及开关站组成。
2 左岸粘土心墙堆石坝设计
2.1 坝体结构设计
左岸粘土心墙堆石坝位于桩号:坝0+000 m~坝0+330 m,长330 m。坝顶高程为745.60 m,防浪墙顶高程为746.80 m,最大坝高49.85 m,坝顶宽为5 m。
粘土心墙顶高程为744.10 m,粘土心墙顶宽3.0 m,心墙两侧边坡为1∶0.25,粘土心墙上游侧依次设有厚1.0 m反滤层及1.0 m过渡层,下游侧依次设有厚2.0 m反滤及 2.0 m过渡层,以连接心墙与坝体堆石体。坝体上、下游堆石体坝坡坡比分别为1:1.5和1:1.4,并在高程723.40 m处分别设2.0 m宽的马道,坝体上游死水位至坝顶的水位变动区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厚度0.5 m。
2.2 基础处理
粘土心墙堆石坝基础座于卵砾石及含泥砂砾卵石层上,可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要求,但基础存在有厚约30 m的含泥砂砾卵石层,渗透系数k=2.0~5.0 m/d,坝基防渗问题较为突出。
因为透水层厚度较厚,采用开挖方案,工程量大,明显不经济。由于两岸在含泥砂砾卵石层以上覆盖有40多米厚的第三、第四纪玄武岩层,如果坝基采用砼截渗墙方案,与两岸坝肩不好连接。因此,基础防渗不宜采用大开挖及砼截渗墙方案。本次设计考虑到工程重要性,推荐采用防渗效果好、可靠性高的高压旋喷灌浆处理方案:
旋喷桩深入基底安山岩1.0 m,顶部深入粘土心墙深度不小于2.0 m。旋喷桩有效直径1.0 m,单排布置,间距1.0 m。
3 溢洪道设计
根据本工程实际的地形地质条件,泄水建筑物型式为岸边式溢洪道,位于桩号坝0+330 m~坝0+356 m,长度为26 m。溢洪道由进水渠段、控制堰段、泄槽段、消力池段、海漫段组成,全长588 m。
3.1 控制堰
控制堰段长37.82 m,桩号溢0-021.50 m~溢0+016.32 m。控制堰结构型式为WES型实用堰,溢流坝堰顶高程为735.00 m,前缘净宽为18.0 m,分2孔,单孔净宽为9.0 m,闸墩为钢筋砼结构,中墩厚度为3.0 m,为缝墩,边墩厚度为2.5 m。堰面曲线方程为,溢流堰曲线段与泄槽底板连接,采用反弧段过渡,反弧段反弧半径为15.0 m。
溢流坝基础座落在玄武岩上,为避开含碎石的壤土夹层对堰体稳定的不利影响,控制堰底高程拟定为725.00 m。玄武岩层下为厚30.00~32.00 m的含泥的砂卵砾石,其顶板高程707.00 m左右(距控制堰基底约18m),底板高程676.00 m左右。玄武岩坚硬、较完整,风化轻微。虽在玄武岩层下分布厚30.00~32.00 m含泥的砂卵砾石,但该层土质较密实,且具微弱胶结,同时上覆玄武岩较厚,故其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根据对基础地质条件分析基础可不做固结灌浆,但为满足渗漏渗稳要求,需对玄武岩层进行帷幕灌浆及含泥的砂卵砾石进行高压旋喷灌浆。帷幕灌浆和高压旋喷灌浆设置一排孔,旋喷桩深入基底安山岩1.0 m,顶部高程为上覆玄武岩底板高程707.00 m左右,旋喷桩有效直径1.0 m,单排布置,间距1.0 m。帷幕灌浆顶高程为725.00 m,底部深入旋喷灌浆不小于1.0 m,孔距为2.0 m。
3.2 泄槽
泄槽段长度为289.18 m,桩号溢0+016.32 m~溢0+305.50 m。为减少岩石开挖,节省工程投资,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泄槽由三个坡段组成,桩号溢0+016.32 m~溢0+096.32 m,泄槽底宽由25 m渐变至35 m,底坡为i=5‰,底板采用0.50 m厚的钢筋砼板护砌,边墙为悬臂式钢筋砼挡墙;桩号溢0+096.32 m~溢0+216.32 m,泄槽底宽35 m,底坡为i=90‰,底板采用0.50 m厚的钢筋砼板,边墙为悬臂式钢筋砼挡墙;桩号溢0+216.32 m~溢0+305.50m,泄槽底宽35 m,底坡为i=250‰,底板在桩号溢0+216.32 m-溢0+240.32 m采用0.50 m厚的钢筋砼板护砌,在溢0+240.32 m-溢0+305.50 m范围内,基础从玄武岩石突变成含泥的砂砾卵石,同时泄槽内水流速度增加较大,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底板厚度增加到1.2 m,边墙均为悬臂式钢筋砼挡墙。泄槽挡墙以上边坡,覆盖层开挖边坡为1:2.0,岩石层开挖边坡为1∶0.75,边坡采用喷锚护砌,喷砼厚度10 mm,锚杆直径16 mm,锚杆长1.5 m,间排距1.0 m,梅花形布置。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泄槽底板桩号溢0+016.32 m~溢0+240.32 m范围内设锚筋,锚筋直径22 mm,长度1.5 m,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2.0 m。为减小地下水对底板的浮托作用,在底板下设纵横排水沟。
4 右岸砼重力坝设计
右岸砼挡水坝位于桩号坝0+356 m~坝0+378 m,长度22 m,坝顶高程为745.60 m,防浪墙顶高程为746.80 m,最大坝高为20.60 m,坝顶宽度为5.0 m,上游为直立面,下游坝坡为1∶0.70,折坡点高程为743.60 m。坝基坐落在玄武岩上。坝体沿坝轴线方向每隔11 m分一横缝,缝内用沥青油毛毡填充,并设橡皮止水。
参考文献
[1] 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SL274-2001.
[2] 溢洪道设计规范[S].DL/T5166-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