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是一所著名的百年老校。学校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经验。从2005年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厦门一中已有10篇高考满分作文,先后有3位同学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2013年福建省文理科语文单科状元都出自该校。学校因此涌现出一批热爱写作、极富语文素养的学生,其中该校高中二年级(19)班郭王璐同学就是突出的一位,该同学积极参与学校文学社团活动,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勤奋写作,其作品为当今语文教学及作文写作提供了借鉴。
语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写作中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让所学知识易于表达,同时保持一颗热爱生活之心,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读者,贴近生活,抒发心中真实的情感。下面就笔者近期三组作文及教师点评汇集于下,以期与读者共勉。
冲破禁锢,找寻真我
纪伯伦说:“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却忘了为何出发。”诚如此言,我们走在人生的长路上以追求幸福之名,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却遗忘了我们的初心,也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头看看那些丢失的真我。人们沉溺在物质的怪圈中不得自拔,但若失去真我,又该如何省已?如何应世?如何待人?
如今,有些人如同铁笼中的画眉鸟,心甘情愿做物质的奴隶。他们摒弃了真我,画地为牢,不再恋着最初的森林,唯有冲破过度的物质禁锢,方能找回真我。
“把灯关掉,以便看清灯泡。”格拉斯如是说。如果说物质的禁锢是过于耀眼的灯光,那么真我便是被强光遮蔽的灯泡。当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时,如过江之鲫的采访者,被抢购的著作,一时间,莫言仿佛掉进世俗的束缚里。然而,一句“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莫言以冷静之心,让世人看到了他的真我。他固守着真我冲破了名利的禁锢,这便是真正文学大家的风骨所在,而莫言真挚的自我,才是这个社会所应提倡的。
《自由在高处》一文中写道:“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后的自己,因为你即你的选择。”做真我,不是随波逐流,也无须鹤立鸡群;真我,是在无论环境恶劣与否中坚持的那个自己。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复活》时,正值声名鹊起,慕名之人络绎不绝,金钱和荣誉将他团团围住,但托尔斯泰却在此时搬至田园荒僻之地,让其佣人宣称托翁已故,十度春秋,然后携出巨作“复活”。
“光明的选择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俯首的瞬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丰硕而精神相对贫瘠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强迫自己完善自我就变得尤为可贵。
拒绝麻木之默
麻木的沉默就如同刺眼的灯光,它让我们看不清真理,无法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何为沉默?托马斯·卡莱尔说,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但也有人认为,沉默是毒药,不可轻易尝试。的确,他们都道出了沉默的真谛。在鲁莽无知的雄辩面前,理性的沉默便显得可贵。然而,被利益驱使的麻木之沉默就真的是世间之大毒了。拒绝麻木的沉默,方能重拾人性的真之始、善之源、美之端。
“每一次时代的伟大变革都来源于某个人的第一次吼叫。” 奥巴马一语惊醒梦中人。若是没有对沉默拒绝而勇敢吼叫,时代的进步又该从何而来?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独尊的死亡之城,在那个人人沉默的时代,声音被吞噬在黑暗中,人们苟活着,然而,就在这无言的禁锢中,一首但丁的“神曲”打破了沉默,但丁就这么坦荡地向死亡怒吼,揭开了人性探索的序幕。
因为不愿臣服于麻木之默,但丁撞向了中世纪的铜墙铁壁,使那个时代重获人性。选择拒绝麻木之默,就选择了人性中向善、向上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有言:“这里是我的心,到处是我的声音。”当无言、沉默成为习惯性选择,人们就更需要勇于发出内心的声音。台湾作家龙应台,一个冷峻的批判家,一个不屑于沉默的斗士,她的文章针砭时弊,鞭辟入里,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道德与良知。
这个时代也许有太多令人寒心的沉默,但也不乏彰显道德底色的呐喊。拒绝麻木之默,是在春风得意时的醒酒良方,更是艰难困顿中的启明之火。当下,每个人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搏。所以,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下,很多人麻木了,沉默了,妥协了。作家冯骥才说:“自己是器,他人是水。”选择拒绝麻木之默,就选择了容人而不必计较他人的一颗透明的心。
点评:作文审题是否得当,立意是否准确鲜明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另外,精心打造标题也很重要。写作是一种创作,写好作文关键在于观察与积累。平时,注意收集范文和剪报,抄写及背诵好词、好句、好段子,做到熟记和灵活运用,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通过广泛收集素材,有了这些知识的“拐杖”,行文才如流水。
历苦方知甜
歌德说:“没有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是不懂得滋味的人。”若是没有体味过泪水的苦涩,又怎么能品尝出面包的甜美呢?人生亦是如此,唯有历经拼搏,方能收获果实的“甜”。
人生就如同攀岩。命运抛给我们的,或是向上攀登的绳索,或是用来束缚手脚的铁链。智者紧握绳索向高处攀去,庸人则只是被铁链绑在原地;身在何处并非劣态,不知汲取养分勇于攀登才是劣势。“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的话一语惊人。成功的光耀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奋斗而来。2011年12月31日,史铁生走完了他跌宕的一生。他曾调侃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他笑对苦难,以残缺的身体执笔为文,在轮椅上写下了《我与地坛》等震撼人心的作品。史铁生是生命的强者。他以挑战苦难为乐趣,在苦中作乐。他的精神被人们所赞颂。他身体上的苦,最终化为心灵上的甘美。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兰修女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我们只是将平凡的爱,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中去。”她其貌不扬,一生辛苦奔波于各个脏乱的小巷。她毫不顾忌地与皮肤病患者拥抱,与长满脓疮的人握手,甚至于将穷困潦倒的病者带回家中治疗,不辞劳苦地照顾他们,直到生命终结。为什么德兰修女能够挺过这样苦之至极的生活呢?因为她以生命的长度去衡量,以灵魂的厚度去承受。望着患者温暖的笑,她的心里便溢满了“甜”。正如汪国真所言:“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体会过跋涉与开拓的“苦”,才能收获理想与辉煌的“甜”。endprint
让平等为人性流彩
林肯说:“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诚如此言。平等待人或许不是人性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却是人性的基石。
春秋战国时期,农夫便懂得平等对待每头辛勤耕作的牛,使它们不因人的差别看待沮丧难过。与动物相处尚且怀着一颗平等之心,更何况是对于人呢?“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自古流传的警句。无论地位是否崇高,金钱是否丰盈,处事之中都应平等相待。面对血浓于水的伯鱼和萍水相逢的陈亢,孔子始终秉持“有教无类”,平等教诲每一个学子。人的本身并无不同。因人所处境地的差异而区别对待,甚至歧视,是阻碍人际和谐的毒瘤。将平等待人的观念注入每个人的“精神燃料箱”,让平等为人性添彩,才能如速社会发展,共筑精神家园。
“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一语耐人寻味。平等是不具有针对性的,在任何人身上它都应适用。然而有时却不尽然,为什么所谓差生会时常受同学排挤和白眼?为什么落后的国家还常常遭到列强的炮轰和掠夺?时下,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国际上,恶意的不平等仍在肆虐。实现人人平等,是一个长远目标,也是一个敏感现实,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习以为常。
让平等为人性添彩是我们的向往,是幸福的尺度。要拨除不平等之恶瘤,需要揭短亮丑的勇气,敢于交锋的精神以及触及灵魂的态度。唯有对恃强凌弱之举做减法,对公平公正之举做加法,把握平等的“加减辩证法”,才能最大化地焕发人性的光芒。这也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希望。
在错误中找寻自我
人世间,没有何人能做到十全十美,大错小错都在所难免。而人与人的差别在于,智者勇于直面错误,愚者则意图遮蔽错误。错误,不是挡路的洪水猛兽,而应是前进的契机。
泰戈尔认为,没有错误的产生也就不会有真理的出现。没有经历错误的人生等同于没有追求的人生。犯错知错,善莫大焉。从未犯过错误的人,又该如何省已?西方谚语说:每一个阴云之上都嵌着阳光的金边。的确,犯错之时,就如同阴云当空,看不见光亮,但也唯有敢于犯错之人才有机会享受阳光的普照。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人人都知他历经三次高考方迈入名校大门。当他名落孙山时,他想,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小错误,于是,又有了第二次失利之错。但俞敏洪仍愿接受已错过两次的自己,终于,他怀着决意改错之心第三次走入考场,最后他成功了。他在错误中找寻到了自我。
如果说错误导火索,那么,知错改错就是那一簇火苗,勇于犯错并懂得改错,才能燃起人生绚丽的火花。犯错不改,在错误地丢失自我,才是真正的至极之错。维特根斯坦说:“我愿贴着地面步行,也不愿在云端跳舞。”地面上的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云端之上不知所向。
点评:有同学问,为什么常常会在拿起笔写作文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有同学也抱怨:“我没有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其实,写作的首要任务便是要找到写作的素材。叙述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并做到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这样的文章就显得细腻、动人了。
知识与教养
纪伯伦有言:“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却忘了为何出发。”知识与教养就如同歌与词、路途与目标,缺少了知识,教养就会停滞不前,而缺乏教养,知识便会误入歧途。唯有二者合一,人生才能焕发光彩,社会进步才能重获活力。
知识,就是从书本或是实践中学习到的理论,而教养则是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的品德。掌握渊博的知识,教养便不再无用武之地;获得良好的教养,知识便不再是匹夫之勇。所以,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艰难困顿,都应坚持知识与教养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古往今来,知识与教养的完美结合似是人人都意欲追求的,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与同为墨客的龙应台,均是坚毅的知识化身。真正的大家是不媚俗、知识与教养并举的人,才是文学家的风骨所在。知识与教养并重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底线,故而,将知识与修养一同注入每个人的“精神燃料箱”,使国民素质提升,从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再厚重的知识也无法掩去修养的重要性,修养是知识进步的掌舵者和启明灯。古有神童方仲永,与生俱来便有丰富的知识与才华,然其父却未让其接受修养的培育,空有满腹经纶也终论为庸常之辈。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注重修养培育,切不可成为空有知识而无修养之人。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样,利益主体多元。空有知识而修养匮乏者比比皆是,大学教授捏造“伪学术”哄骗世人现象令人痛心也引人深思。在人生处事上,应对真知识做“加法”,对假修养做“减法”,杜绝高知识低修养之辈,“把灯关掉,以便看清灯泡。”多些修养的培育,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
直面边缘
维特根斯坦说:“我愿贴着地面步行,也不愿在云端跳舞。”其实不然,从整个星球来看,地面是地球的中心而云端则是边缘。中心固然安稳少有危险,但却没有边缘的靓丽风景。唯有直面边缘,才能获得突破自我的勇气。
詹克明说,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钱钟书觉得在边缘行走是一种散淡与自由的享受;而茹厄勒认为,新事物总是被非专家发现的……这些无不阐明了直面边缘的重要性。边缘,并非必死无疑,而是绝处逢生。正如一盏灯泡,中心是强光,能蒙住双眼,使我们看不清事物本质。
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独尊的死亡之城,声音还未发出就已被扼在咽喉,麻木苟活成了社会主流。但丁的《神曲》似一志巨响震醒人们,也同时将他置身于危险的边缘。但丁揭开了人性觉醒的序幕,即使身处毫无支撑的边缘,他仍毅然我行我素。直面边缘,可以收获真理,惧怕边缘,就终是碌碌无为。
“每片阴云的背后都镶着阳光的金边。”诚如此言。边缘大抵也是如此,直面边缘,即使四周悬崖峭壁,脚下万丈深渊,又何尝不能看作是一种另类的姿态,特别的享受!面对生命边缘,大多数人是乱了手脚,慌不择路,作家史铁生的淡然直面使他看见了边缘的美景,同样处于边缘,勇敢直面,方是良策。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丰硕,但有些人精神贫瘠。为了追寻某种“不可预见”的幸福,人人争先恐后地挤向中心,却鲜少有人直面边缘。“人生充满劳绩,但我们仍可以诗意地栖息。”人生的边缘或许艰辛,或许难耐,但换一种姿态,可以变得更有诗意。
直面挫折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便只能是背景。”汪国真如是说。人生的路途,总会时不时袭来风雨,懦弱退却的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只有直面挫折的勇士才有资格匹配坚定而令人惊羡的背影。
伏尔泰认为,使人疲惫的并非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你脚下的可以战胜的挫折。远足之人遭遇困境在所难免,而是否勇敢直面挫折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何为挫折?也许是一个冷眼,一句否定或是一次拒绝。可即使遇上又有何妨?或许陷入挫折如同乌云当空,但只要咬牙挺过,仍旧会暖阳照心头。孔子说:“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如同坚定的箭簇上了蓄势待发的弓弦,为让仁爱广布,他奔走扬尘于阡陌,不辞辛劳地讲学。然而,诸国君主的一次次“闭门”让他陷入困境,但孔子并不言弃,他力挽狂澜、知其不可而毅然为之。
坦然地直面挫折。孔子的理想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因孔子不畏挫折、直面困难但终难获成功。命运抛给你的会是阻力抑或是动力,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
有人因直面挫折而成功,也必定有人因逃避挫折而失败。诗人海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记录美的文字。他看见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归现实,海子却发现生活与他心中的美截然不同,他被种种不如意击垮。最终,在轰鸣的火车声中,海子枕着铁轨茫然注视天空的一幕被永远定格。他逃避挫折,成了生命的失败者。其实,挫折的意义因人而异。对勇敢者而言,挫折是一种挑战,一个激励;对怯懦者而言,挫折则是一种打击,一个深渊。“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选择勇敢直面挫折,就选择了成功。
点评:作文的成功主要看材料是否切题、丰富、新颖——若选材不能说明观点,则属牵强附会;若材料单调,则说理空洞无力。材料不平庸,则文章就不会落入俗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