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瑞兵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取消重点校、重点班后,班级内的学生差异将拉大,教育教学过程的公平更需要引起重视。从现实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不公平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对一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形成教育的“死角”。教育督导特别要加强对教育“死角”的关注,引导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平等的理念,关注教育教学公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以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划分学生;而是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平等地、人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最大的发展。
重在走近学生
对学校督导,如果只是听汇报、看台帐,就不能发现教育的“死角”。督导不仅要走进校园,还应该走近课间活动的学生。要观察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执行行为规范的情况;要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校实施常规管理的情况;特别要关注校园课间的学生“暴力”行为,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这些特殊学生在学校受关注、受教育的情况。只有把视线转向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近学生,才能全面获取学校管理信息,才能引起学校对特殊学生的足够关注,减少教育的“死角”。
要了解教师问题
督导学校,一定要了解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情况,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事实上,一所学校,不同教师的敬业态度是会有区别的。校长可能不一定汇报这些问题教师,进而可能成为督导的“死角”。作为督导人员不能不多留一个心眼。为了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了解教师的真实状态,可以翻阅学校的岗位考勤记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可以到学校传达室进行观察,了解教师的出勤状况;可以到学生出操的操场,了解教师的到班情况;还可以通过与校长、教师的交流,了解个别情况。只有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督导的作用才更有效,对学校的帮助才更有力。
要关注教学盲区
听课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实施评估的基础,是对学校督导的重要环节,督导学校必须关注课堂教学。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的情况,必须防止遗漏课堂盲区。在选择听课对象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代表性。不仅要尊重学校的意见,听好学校的推荐课,还要根据对学校教师工作状态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问题教师进行听课,进而发现课堂盲区。在听课的同时,还要看他们的教材、教案以及作业布置,了解他们的备课准备情况;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只有适当加大对课堂的督查力度,对教师的帮助才更有针对性,对学校的教师管理进行评价才更有发言权。
要关注学生作业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督导不仅要关注表现精彩的优秀学生,更要关注那些学习困难学生是否成了教学的“死角”。因为教学过程的不可保留性和听课评价的主观性,对教学“死角”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翻阅学生的作业等,了解学习困难学生受到关注的情况。通过翻阅学生书包里的作业比起检查学校提供的作业,会得到更加真实的信息。通过看批改是否准确,二次批改是否到位,学生是否在订正中得到提高等,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问题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情况,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努力避免教学“死角”的存在。
应注意几种倾向
关注细节,但不能一叶障目,影响学校的整体评价 细节决定成败,做好工作必要关注细节。督导学校工作,也要关注细节,关注教育“死角”。关注教育“死角”重在帮助学校发现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关注“死角”必须着眼学校整体工作,把握适度原则,防止一叶障目,影响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影响学校干部教师的积极性。
指导帮助,但不能越俎代庖,影响学校的自主管理 指导帮助是教育督导的重要职能。做督导工作,也要正确定位,不能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要与学校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做到目标一致、心理相容。关注“死角”,发现问题,意在助力学校加强管理,而不是为了显示权威,更不能越俎代庖,束缚学校,影响学校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规范,但不能简单机械,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讲程序、守规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督导学校,关注“死角”,要坚持规范,但也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不能唯上唯书,机械教条,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特别在关注教育“死角”的同时,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理解不能简单化,对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师教育引导的理解不能机械化。要防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教师放任自流的理由,防止素质教育、减轻负担成为学校教师自我放松的借口。要把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管理中尊重,在信任中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督导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