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秋
摘 要:立体构成教学是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和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来研究空间形态美,训练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直观判断力和立体设计与加工技巧能力,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相比,更注重锻炼学生的观察、认识、想象、分析、选择、综台、组织、决断等造型能力。
关键词:立体构成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81-02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立体构成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所涉及的学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雕塑、广告、服装等设计行业。除在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也被称作空间艺术,空间构成。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立体构成从设计到形成,是一门科学。让形态在大小、比例、方向和面积上起变化,并按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其目的是培养我们创造和发掘形态的思维方法。因此立体构成是一门具有创造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学科。
在中国设计教育中,当前艺术类专业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几乎如出一辙。教学方式比较固定,对学生的练习“千篇一律”,存在的诸多问题渐已暴露,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立体构成教学必然要经历改革创新之路,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才能更好的与实践就业相结合,适应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观点。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立体构成的特殊性,现在的很多教师和学生在上立体构成课时,缺乏创造性,缺少积极性。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前苏联现实主义画派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正引进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才30多年,它由大学里的一门造型基础必修课发展到一些中专、职校也开设这门课,甚至连小学也有类似的纸工课,然而从我们的高等艺术学院的立体构成教材和授课内容方面看,似乎大同小异,就是完成几个点、线、面、体的构成作业而已。不少是以折纸操作为主导,在教师的灌输要求之下,学生集体统一去折一个球体、方体或切割一个柱体,再就是线的组合、方块的组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这框架的规定之下做好这件作品,无须过多地思考和发挥想像。甚至经常是换个材料复制粘贴着某个范例而已。
艺术设计学科的宗旨是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那么立体构成课也应以空间构成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提高专业素养、更新观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现代立体构成课堂教学应该突破传统采用启发和激发式教学。好的老师应该具有成功的启发技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授课方式和题目设定、实训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在深入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立体构成教学形式和内容,传承与创新并举,与时俱进,探求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立体构成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开阔艺术视野,拓展教学思路,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2 挖掘运用新材料
材料运用是立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体构成教学的核心环节。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新型材料已被用到各个领域,包括艺术创作,而我们的学生在作立体构成作业时,仍停留在一般材料的使用上,不愿意对新材料多加研究。能恰当的运用新材料做立体构成作业,是取得好效果的关键。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停留在艺术形态的视觉美上,还要考虑到材料的运用。在对材料的加工体验过程中,看重追求形态创造的可能性,特别是人类感官对新型材料的刺激反应等。由此可见,立体构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材观念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一定要把牢这一环节。立体构成的作品要在材料上多发现,对生活中随处可得的材料多尝试。
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要督促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各种材料,甚至把生活中的废品、旧物等变废为宝。例如,废弃的车轮,不用的零件,衣物、食品包装盒等等。大到机械小到一个纽扣,从新进行利用,创造出艺术的价值。生活中不乏新材料,而是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以设计者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发现可利用的新材料,为立体构成设计注入新鲜的视觉感受。
3 创作与实用相结合
立体构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大到一个建筑楼的运用,小到一个杯子的运用。学生在做立体造型设计时兴趣度不高相对较墨守陈规,尤其是刚进入艺术院校美术功底不扎实,艺术领悟力和审美水平有限。在立体构成这个要求在三维空间里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让他们一下子应对立体构成中大量抽象元素,并用这些抽象的元素来设计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往往处于仅仅去完成作业。这也和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关,统一的教学模式内容、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练习,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脱离现实容易让学生产生学无至用的心理。对立体构成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实用出发,贴近生活,艺术为实用服务。艺术家创作设计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陶冶情操,故强调健康美好的形式,并使艺术性与实用性统一在一件作品上。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生活中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范例。利用媒体网络资源抓住相关资讯,开启学生创作的思路和眼界。比如:当我把互联网上一则关于捷克泥瓦工以16万个瓶塞装饰住宅成景点的报导提供给学生时,这个现实生活中的创作与实用结合的例子立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创作兴趣,都跃跃欲试来个与众不同的发明创造。又如:2010年11月18日14:33羊城晚报关于设计师Yoav Kotik独具慧眼,妙手偶得,将五颜六色的金属瓶盖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花朵、首饰的报道,使学生从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开启之后的啤酒、可乐瓶盖,除了偶尔兑换几毛钱之外,绝大部分都被人随手丢进垃圾桶。设计师利用瓶盖上原有的商标图案,设计出别具特色的饰品挂件。如此花哨却又俭朴的配件用于装点黑白灰为主色调的淡雅服饰,想必更见成效。这废物利用得恰到好处。
这个实用的例子不仅具有环保的创意,而且回收再利用,更是变废为宝。所以,将各种标志着产品特色的漂亮金属瓶盖收集起来,稍加改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附上特别设计的串联物件,一个个别致又实用的装饰配件蹴就成型。
利用废旧物品搞小制作让学生意识到,一门专业基础课,也能设计出生动的作品来。创作与实用结合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今天,构成已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关键要素,将立体构成与应用领域紧密结合,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的实用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构成运用水平与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开阔眼界、亲自体验材料特性、选择材料与实施操作、最终进行运用设计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材料在构成设计中的重要性。
4 结论
立体构成课程应不拘形式,重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点、线、面空间构造原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鼓励采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避免成为纯技术训练,其中教师引导和理论指导作用至关重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材料学、实用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会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这门这程的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