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2014-11-10 09:02王亚娟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生理学提高教学质量

王亚娟

摘 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视实验教学等有效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生。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24-01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技能都很强的基础主干学科,与临床医学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理学教学中存在两大难点:一是抽象的理论多,二是需要验证理论的实验难。如何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产生兴趣,如何做好实验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是每一位生理学教师探究的主要课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建议。

1 充分备课

备课的目的在于保证讲授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阐明基本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 通览教材,学习相关的边缘知识

授课前,教师首先要通览教材,逐步深入理解所授理论知识;要认真学习相关前瞻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不断丰富授课内容,使教学内容跟上学科发展步伐。

1.2 反复修改、补充教案

在设计教案设计时,要考虑怎样讲涉及到每个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才能让学生很好消化。在讲解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和具有的教学资源,区分内容需要精讲,举例说明,图像讲解,自学讨论……这些均在备课时充分设计好,做到授课时胸有成竹,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能动性。每讲一次同一单元课程,会不断提高对其认识和体验,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编制出更适合教学的教案。

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只是精心备课、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一定要从学生和自身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及时转变角色: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境界,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让学生多思多做,成为学习的主角。授课教师语言表达要流利,口齿要清楚,对本专业学术问题叙述清晰,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学而不厌,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1 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具

充分利用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化静为动,给课堂带来生动的图像、声音和动画等教学形式,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性认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讲课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将抽象概念时运用了内容新颖、形象逼真的图片,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理性的认识,且便于记忆,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骨骼肌细胞收缩机制时,用动画视频演示: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如何把横桥与细肌丝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进而导致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的整个运动过程,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既要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合理运用色彩和素材,制作精细、图文并茂,生动准确鲜明地表达课件内容,对于深化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具有独特的作用。

2.2 教学模型的制作和应用

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教学模型用于教学实践。如讲心脏泵血时,心室收缩→射血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课堂上,可以设计简易模型:用像葫芦样的气球制成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将红墨水充入其中;在气球口处衔接一段有弹力的中空的橡胶管作为动脉血管尽管。这一教具不很标准,但较形象。在讲述心脏泵血这部分内容巧妙运用该教具进行演示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相关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2.3 设疑

设疑就是通过巧妙设计提问问题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趣味化,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获取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如讲“血液凝固”时,首先从字面理解其含义,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杀鸡时血流出来过几分钟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思考,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学生们踊跃发表各自的见解,师生活跃互动,最后教师总结出血液凝固的概念及产生原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2.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例如讲骨骼肌收缩机制时,就可以进行情境创设—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问题要一环扣一环。首先提出“关节活动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学生回答肌肉收缩,继续引导学生“在什么支配下肌肉完成收缩这一过程的?”学生回答神经,进一步引导学生“神经是如何把生物电活动转变为肌肉收缩的?”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就会对骨骼肌收缩的引起以及收缩原理产生浓厚兴趣,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重视实验与理论知识联系临床

3.1 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实验是验证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生理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我们要重视实验: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在思想上重视实验课,对生理学实验课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其次,教师要把握好第一次实验,培养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最后,在实验教学中,实验项目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选择,实验学时要合理安排,规范实验课教学方法和要求,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2 基础联系临床,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相关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联系。如在讲到尿液生成过程中,渗透性利尿的原理与肾糖阈的概念时,可以联系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症状以及多尿症状,这样可为今后内科疾病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是“传道授业”的桥梁,只有恰当合理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更好地把知识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学生的心田,教学内容必须重点突出,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性、诱导性、渐进性和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言根.学会学习——大学生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周群.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边竹平.生理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3(4):53.

[4] 杨锦华,何萍.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19-20.

[5] 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理学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