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清 孔祥东 庞 嘉
(1.成都军区房地产管理局工程环境质量监督站,四川成都 610031;2.成都军区建筑设计院,四川成都 610000)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我们研究某位建筑大师时,往往是从研究他的自宅开始的。“自宅”是指建筑师自己设计甚至自己建造的住宅。它不同于量大面广的普通住宅,数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建筑师在创作理念上存在差异,“自宅”的设计也是风格迥异,个性鲜明。可以说,自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住宅,它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每一座“自宅”都是绝无仅有且不可复制的。自宅反映了建筑师的生活情趣、创作思想、个人风格和设计技巧,具有清晰明确的建筑语言,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浓缩了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的认识。
对于一些建筑师而言,自宅是他们向外界表达自己思想和理念最理想的窗口,既是他们创作的起点,也是创作的终点。很多建筑师一生的作品都能在他的“自宅”设计中找到“影子”。所以,对“自宅”——这种特殊类型的住宅进行研究,就十分有必要。
从广义上讲,建筑师在设计自宅时,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是住宅的本质问题——居住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建筑师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建筑师设计理念上的差异,虽然自宅在功能上差别不大,但建筑师处理问题的手法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从伊东丰雄的创作思想、设计手法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他的自宅——“银色小屋”进行分析,加深我们对自宅的理解,帮助我们总结自宅设计的一些共通点,以获得建筑创作上的启发。
伊东丰雄生于1941年,是日本中生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1]。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很快。“建筑”变成了快速城市的代谢物,一般都市的消费品——短命、易耗、用完即弃,即使是住宅类建筑也无法使人们有归属感,而被看成是一个临时的避难所。“临时性”就成了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而这种哲学又恰好与日本传统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日本,建筑不是一件长久的东西,它的生命也许只是几十年,大家对这也没什么抵触感”“建筑不是长久的存在,而是临时物的这种想法,是我所喜欢的”。同时,由于现代城市的迅速变化,消费主义从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异化发展,“人”逐渐失去“场所”的归属和记忆,生活也与现实失去联系。伊东丰雄想要用建筑去表达一种轻盈、无重量感,去反映这种“伪体验式的生活”。这种感觉就是他经常提到的“floating”——漂浮的、浮动的、流动的、不固定的。因此,伊东丰雄的作品避免任何形式的坚固,而展现一种短暂的、脆弱的、易变的外观。
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是从自然界中开始展开的,“风”的流动启动他的建筑思想研究。他的建筑作品追求“风”的特征——流动性、飘逸性和轻盈性。轻盈感是近代的美学观,目标是对自由和“不确定性”的追求,而这种轻盈性源自他对后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的深刻领悟。
“银色小屋”建于1924年,当初最原始的创作理念就是,用轻金属材料来表现临时性与轻盈感,建筑要经济适用,同时避免刻意设计的形式。从“银色小屋”这个名字看,伊东试图用银色作为建筑最显著的特征,而这种“银色”正是在屋顶材料与自然光线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2]。
这幢住宅平面十分简单,各房间围绕中庭布置,除卧室的一部分置于地下外,其余房间均为单层空间,建筑面积约250 m2(见图1)。建筑的基础结构由各个空间组合而成,包括混凝土圆柱围成的庭院。粗壮的混凝土圆柱与轻快的钢结构拱顶形成鲜明的对比。菱形结构是工厂预制好的,用螺钉固定。这种不混合水的制造工艺很符合该建筑“临时性”特征。建筑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的中庭设计。屋顶共有七片拱顶,其中最大的一片拱顶覆盖着中庭。拱形的曲面顶棚,是一个活动屋面,可以自由开启,让空气和光线进入室内。即使是在关闭的情况下,透明材料仍不能阻挡阳光,整个建筑就像笼罩在梦境之中。光线在室内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停地反射与照耀营造出一种朦胧感。在伊东看来,透明的材料在周围环境下并不存在丧失私密性的问题,相反,它能很好地将外部空间引入到室内,达到空间之间的“交流”。
图1 银色小屋
“银色小屋”的外在形式采用的是轻型材料和临时性材料,整体上轻盈飘逸。人们在建筑内,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未来的时空隧道,能从中感悟出后现代社会的虚幻和时代的“不确定性”。这种虚幻中所营造的“不安定感”正是伊东“临时性”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可以说,“银色小屋”浓缩了伊东当时对建筑的理解与认识,也为他以后的建筑创作提供了借鉴。
住宅是人类的遮蔽所和生存空间。在现代社会里,几乎人人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宅,建筑师也不例外[3]。不同的是,建筑师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条件为自己设计住宅并付诸实践。但建筑师设计自宅并不只是为了生活上的舒适,他们也需要通过自宅去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可以说,“自宅”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之间不仅仅只是“个性”上的差异,而且是存在“共性”的。这就是我们研究“自宅”的重点。
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作品的价值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读者从作品中获得的启示[4]。这点在建筑创作上同样适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领域越来越强调“体验建筑”的重要性,而“自宅”正是建筑师自我体验的开始。自宅浓缩了建筑师对建筑的全部理解和认识,是建筑哲学的“实体性”表现[5]。建筑师可以在自宅中时刻感受自己的思维与理念,在获得心灵上共鸣的同时,也可以对创作理念上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这就是自宅作为“体验性建筑”的价值所在。
自宅一般以两种角色出现在建筑师的创作生涯中:“试验性自宅”与“总结性自宅”。一方面,建筑师为了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创作理念的建筑之路,往往通过自宅的方式,开始“建筑试验”。自宅的体量一般不大,建筑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对它进行改造。这同时也是一个创作理念和手法不断调整的过程。
例如,1979年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圣塔莫尼卡自宅(见图2),就是对他自己新的设计理念的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和研究[6]。这个自宅设计为他今后几十年的建筑创作提供了一个设计雏形;路易斯·巴拉甘的自宅设计经过几次修改(见图3),反映出建筑师对空间与形式的不断探索[7,8]。另一方面,建筑师在设计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是到了创作生涯的晚期,往往通过“自宅”设计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
图2 盖里自宅
图3 巴拉甘自宅
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在20世纪40年代末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玻璃住宅(见图4),正是对他追求密斯式均质空间和简洁形式的一个概括总结[9]。“在自我体验中设计”就是自宅不同于其他建筑类型的一个鲜明特点。自宅就是生活感悟与建筑实体有机结合的产物。
为什么说自宅设计最能反映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宅是自由的创作。记得某位建筑师曾经说过:“相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我更喜欢小住宅的设计。”小住宅的设计不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建筑创作上相对于公共建筑,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自宅作为小住宅类型的一个分支,在设计时还不用考虑业主的要求,可以更加自由的建筑创作。当前的大部分建筑,在设计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宗教、长官意志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在创作上也有一些建筑师风格和手法的表达,但毕竟这种建筑的设计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所以不可能是“自由的创作”。这就是自宅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的优势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自宅成为了许多建筑师的最爱。
某些建筑师因为自宅设计而出名,这一点也不令人惊讶。建筑师通过自己对当今社会现状的思考,寻找出一条符合自己建筑哲学的创作之路。正是由于这份感悟与执着,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往往具有前卫性和典型性,这必然导致与当时社会大环境,特别是建筑环境格格不入。此时,自宅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建筑师往往渴望自己的设计理念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这就需要一个向外展示自己的窗口。因为自宅在创作上比其他建筑有更多的“自由度”,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反映的更加彻底,更加全面,所以通过“自宅”介绍自己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例如,当我们提起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时,就会想到他的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等知名建筑,却不知道赖特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他的自宅设计(见图5)[10]。当时芝加哥的中产阶级正在新建私宅,而赖特在1889年为自己设计的自宅起到了广告的作用。这促进了他事业的发展与腾飞,也将他的早期设计理念传播出去。可以说,这个自宅的设计是赖特建筑生涯的“起点”。
图4 玻璃住宅
图5 赖特自宅
西方建筑师在设计自宅时,不仅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还倾心于对建筑本质问题的研究和对新风格的探索,以获得一种亲身的体验,进而验证自己的建筑哲学[11]。这对当今中国的建筑创作是很有启示意义的。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建筑师很少有机会去进行自宅的设计,就连获得普利茨克奖的王澍的自宅也仅仅只是一个室内设计,与西方建筑师相比,缺少了很多“自我体验”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且,中国建筑师在创作上存在这样一种倾向:他们往往更看重公共建筑与纪念性建筑,而忽视普通的居住建筑的设计。虽然以吴良镛、刘家琨等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师试图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总体的创作趋势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徐千里曾说过:“中国建筑师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在技巧上,不在主观创作条件上,而在观念上。[12]”居住建筑成为了一种商品,建筑师虽然在设计中也表达了一些个人的理念,但总体的设计手法却是大同小异。
反过来看建筑大师的“自宅”,他们在设计上展示出了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设计技巧,是建筑师自我意识的能动表达。这种不盲从于社会潮流,并在潮流中“坚持自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需要对他们的“自宅”进行认真的分析解读和借鉴参考,转变以往的一些错误观念,以提高我们的建筑素养和设计水平。
[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伊东丰雄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王发堂,徐宇甦.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83-89.
[3]胡振宇.西方建筑师的自宅设计[J].南方建筑,2000(1):66-68.
[4]张秋艳.格伦·默科特建筑作品及其创作思想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5]李芊潭.格伦·默克特的住宅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6]徐丽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盖里[J].工程与建设,2006(2):2-3.
[7]李欣恺.诗意的建筑——巴拉甘自宅阅读[J].四川建筑,2006,26(4):46-47.
[8]WagnerW F.More houses architects design for themselves[J].New York:Mcgraw-hill,168 PP.AN Architectural Record Book.370 Illus.Plans.(General),1981.
[9]刘小波.菲利普·约翰逊与他的玻璃住宅[J].艺术生活,2002(1):1-4.
[10]朱仁洲.赖特早期作品中的东方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
[11]郭 巍,魏春海.美国现代园林设计大师——詹姆士· 罗斯[J].中国园林,2004(7):8-9.
[12]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