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省域变动与当前策略

2014-11-08 05:48:44张谦舵
教育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省区省域变动

张谦舵

(张谦舵: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博士云南昆明 650500 责任编辑:张 敏)

自1986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启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发展,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机会均衡目标的基本实现,教师学历结构的调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性决策之一,〔1〕其在不同尺度空间结构上的均衡情况又是评价教育资源公平的指标之一。〔2〕〔3〕〔4〕

本文选择省域层面空间尺度,基于2003-2010年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变动系数来定量研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变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构变动的稳定程度;基于2003年、2010年截面数据的变动系数来反映省域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的显著情况;最后结合2010年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实际情况建议了不同省域教师学历结构调整的策略方向。

一、数据与方法

本文数据涉及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均来源于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3-2010)。〔5〕基于以上数据,本文用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S来刻度省域层面教师学历结构的变动状况,其公式为 (1):

式中,S表示变动系数;Si表示某省区i指标的教师学历结构变化系数,其中包含小学Sim和初中Sip;n为指标i的类别数,小学学历类别n=0,1,2,3,初中学历类别n=0,1,2;xit表示某省区i指标末期不同学历教师数比重,分小学xmt和初中xpt;xio表示某省区i指标基期不同学历教师比重,同样地分小学和初中两类;t为起止年时间间隔。计算中不同类别学历的贡献均按等权重处理。

一般地,变动系数越大,说明教师学历结构变动趋势越显著,反之则不明显。本文在基于2003年、2010年截面数据作空间结构比较时,通过SPSS软件,应用最远邻元素中的欧氏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控制变量聚类类别为4),区分出显著结构性变动、结构性变动、变动不显著、变动极不显著四类地区。

为测度不同类别教师学历结构变动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引入波动系数Cv予以评价,其公式为 (2):

式中,Cv表示波动系数,σsi表示i指标2003-2010年变动系数的标准差,μsi表示i指标2003-2010年变动系数的平均值。一般地,Cv越小,说明变动性的时间序列越平稳,反之则存在较大不规则波动。

二、教师学历结构变动时间序列及其稳定情况

基于公式 (1)计算省域层面小学不同学历类型的变动系数如图1所示。在时间序列的层面上,2003-2010年全国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平均年度变动系数为0.139296,在较长时期的尺度上已具较显著的结构性变动。其中的结构性原因包括:

图1 省域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分类别变动系数时间序列

1.本科教师学历结构比重的提高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师学历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2003-2010年其波动系数在0.067-0.785之间,说明本科学历变动具有明显的稳定特征,而且增长值亦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山东、内蒙古、江苏、浙江、天津、北京、上海7省区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不低于0.3的变动系数,教师学历结构优化显著。

2.研究生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的波动系数在0.584-22.920之间,说明研究生教师学历结构比重的增长成为未来教师学历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但存在明显的不平稳特征。其中,广东、陕西、云南、湖北、辽宁、上海、安徽、北京的增长较稳定,其余省区增长均不稳定,尤其山西、甘肃、江西、黑龙江、新疆的增长极不稳定。

3.定性地看,小学教师学历结构中专科教师数比重的降低更有利于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调整。但2003-2010年小学教师学历结构中专科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变化波动系数在-51.865-2.929之间,除江苏、浙江、天津、上海、吉林、北京6省区自2004年以来,以及福建、陕西、黑龙江、重庆、内蒙古、河北、广东、青海、山东9省区2007年以来专科比重呈减少趋势以外,其他省区专科教师学历结构比重仍然呈现增长趋势,不利于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调整。

基于公式 (1)计算省域层面初中不同学历类型的变动系数如图2所示。在时间序列的层面上,2003-2010年全国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平均年度变动系数为0.201713238,结构性调整较小学显著。其中的结构性原因包括:

图2 省域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分类别变动系数时间序列

1.本科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的波动系数在0.150-0.715之间,比小学具有更强的稳定增长趋势。并且,变动系数值远大于小学,大部分省区变动系数在0.3-1.0之间,而同期的小学则为0.1-0.4,尤其是云南、广西、陕西、江苏、贵州、甘肃、辽宁、福建、山东一直保持高于0.5的变动系数。不过,小学本科变动系数值总体呈增大趋势,而初中本科变动系数值则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尤其上海、北京、浙江、西藏、宁夏、吉林、新疆、湖北变动系数已低于0.3。

2.研究生教师学历结构系数的波动系数在0.410-23.787之间,说明研究生教师学历结构比重的增长成为未来教师学历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但同样存在明显的不平稳特征。除北京、上海呈现较强的增长趋势外,其他省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且较高的波动系数。与小学相比,初中教师研究生变动系数要高于小学,2003-2010年初中研究生教师学历结构比重变动省域平均系数为0.0005-0.0016(且呈不断增长趋势),而同期的小学则为0.0001-0.0004。

三、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显著情况

在空间结构的层面上,基于2003年与2010年两年的截面数据对比计算,以认识教师学历结构变动在空间上的表现。

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的截面变动系数如图3所示,分析表明:

1.北京市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发生了显著结构性变动,其变动系数为0.34438,聚类为一类地区。

2.江苏、西藏2省区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在0.22196-0.26945之间,发生了结构性变动,聚类为二类地区。

3.天津、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福建、安徽、陕西、山西、甘肃、湖南、河南、四川、辽宁、青海、海南、江西、宁夏、吉林、山东、黑龙江、新疆、河北、重庆、广东、湖北26省区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在0.10826-0.19273之间,变动不显著,聚类为三类地区。

4.上海、浙江2省区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在

图3 小学(2003,2010)截面变动系数省域聚类

图4 初中 (2003,2010)截面变动系数省域聚类

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的截面变动系数如图4所示,分析表明:

1.福建省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为0.29487,发生显著结构性变动,聚类为一类地区。

2.天津、广西、云南、宁夏、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北、江苏、甘肃、浙江、重庆、辽宁13省区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在0.20876-0.2606之间,发生结构性变动,聚类为二类地区。

3.四川、黑龙江、贵州、青海、湖南、山西、北京、西藏、安徽、广东、江西、河南、新疆13省区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在0.11476-0.15941之间,变动不显著,聚类为三类地区。

4.海南、吉林、湖北、上海4省区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为0.16859-0.20342之间,变动极不显著,聚类为四类地区。

基于图3、图4省域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计算获得全国省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如图5所示,分析表明:

1.北京、江苏、天津、福建4省区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发生显著性结构变动,变动系数在0.24783-0.26239之间,聚类为一类地区。

2.云南、广西、西藏、内蒙古4省区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发生结构性变动,变动系数在0.19892-0.22645之间,聚类为三类地区。

3.陕西、贵州、宁夏、甘肃、辽宁、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山西、青海、安徽、重庆、黑龙江、河南、江西15省区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变动不显著,变动系数在0.14672-0.19054之间,聚类为三类地区。

4.广东、海南、新疆、吉林、湖北、浙江、上海7省区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变动极不显著,变动系数在0.08526-0.13711之间,聚类为四类地区。

图5 (2003,2010)截面变动系数省域聚类

四、结论与建议

分析如上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省域教师学历结构变动情况主要是:首先,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较小学显著且稳定;其次,本科学历在小学和初中不同省区的变动系数均要高及稳定,表明本科是未来几年我国义务教育学历结构优化的重要文献;研究生学历在小学和初中不同省区教师学历结构变动中除少数省区外变动均不显著且不稳定,说明研究生学历结构在教师学历结构优化策略上宜依不同省区而有差别;专科学历在小学省区教师结构变动中显著但不稳定,且部分省区小学专科学历教师仍呈增长趋势,但变动系数不断降低。

从变动显著性的省区数量结构上看,我国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变动存在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发生显著性结构变动和结构性变动的省区过少 (仅3省区),极大部分省区变动不显著和变动极不显著。相对于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要均衡一些,显著性结构变动和结构性变动的省区数与变动不显著和变动极不显著的省区数各约占一半。

至2010年,全国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如图6、图7所示。在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方面:北京、上海二省市已具有极高的合格率,合格率在93%以上;浙江、青海、吉林、内蒙古、天津、江苏、广东、西藏、河北、辽宁、重庆、黑龙江、山西、新疆、陕西具有较高的合格率,在80%-87%之间;四川、宁夏、云南、河南、山东、湖南、福建、广西、贵州、湖北、海南、甘肃、安徽合格率较低,在71%-78%之间;江西的合格率极低,仅为66%。

在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方面:上海、北京二省市已具有极高的合格率,合格率在94%以上;天津、浙江、宁夏、江苏、西藏、吉林、福建、重庆具有较高的合格率,在73%-86%之间;山东、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云南、河北、陕西、青海合格率较低,在63%-71%之间;广西、广东、安徽、四川、海南、甘肃、新疆、山西、湖南、江西、湖北、贵州、河南合格率极低,在50%-61%之间。

图6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2010)

图7 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 (2010)

结合当前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实际情况,我国不同省区未来几年教师学历结构调整的策略性途径主要如下:

1.对于北京、上海这样已具极高教师学历合格率的省区,首要地应以优化教师学历结构为主,提高教师中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比重,特别地在本科学历比重逐步上升的情况下注意研究生学历比重的提高。

2.浙江、吉林、天津、江苏、西藏、重庆等具有较高教师学历合格率的省区,在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同时,应考虑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特别是本科教师学历结构比重的提高,以及适当考虑研究生教师学历结构比重的提高。

3.广东青海、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陕西、河北、山西、新疆等省区具有较高的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但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则较低(其中广东、山西、新疆为极低),因此在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方面应特别注意初中教师合格率的提高,并适当考虑小学和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重的提高,进而考虑研究生学历比重的提高。

4.宁夏、福建具有较高的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但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则极低,应首要地分别考虑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的提高以及初中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

5.山东、广西、云南、安徽、四川、海南、甘肃、湖南、江西、湖北、贵州、河南等省区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较低或极低,这些省区首要的任务是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适当地考虑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

注释:

〔1〕朱益明,贺绍禹.我国小学与初中教师学历提升问题的初步研究 〔J〕.教育发展研究,2000,19 (3):31-34.

〔2〕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 〔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9):1-8.

〔3〕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 〔J〕.教育研究, 2006, 13 (3): 17-28.

〔4〕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 〔J〕.教育发展研究,2009,27(1):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11.

猜你喜欢
省区省域变动
省域联网收费系统中的可信管控技术应用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变动的是心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